第115章 生者同往(十四)

2025-08-19 2879字 6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杂志的内容,如同最锋利的解剖刀,将难波府警方在这两起案件中的“表现”,剖析得体无完肤。

当然,是带着嘲弄的。

报道中,详细地、甚至带着几分渲染意味地披露了那两名死者惨绝人寰的死状,还将警方至今未能锁定任何嫌疑人、甚至连作案手法都无法解释的“无能”,用一种极具煽动性的笔触,赤裸裸地展现在了所有读者面前。

——“是的,这又会是一场‘超凡犯罪事件’,就像他们以往给出的答案那样,这些事件、每一件事,都永远是无法破解的困难。”

文章还顺便借用了数位“内部知情人”的爆料,暗示警方之所以迟迟无法破案,并非因为凶手有多高明,而是因为案件背后,可能牵扯到了某些…警方不敢触碰的、拥有巨大权势的“大人物”。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但高度接近调查核心并着手接受案件的警官透露,第二名死者坂口良平,其生前所沉迷的限量版球鞋收藏,并非只是单纯的个人爱好。他曾多次利用其在IT公司的职务之便,为某些背景深厚的‘客户’,进行非法的网络数据操作,以确保他们能在各种抽签发售活动中优先中签。而这些‘客户’中,不乏一些政商两界的知名人士…”

“…另一位消息人士则指出,第一名死者小野寺健所属的极道组织‘黑莲会’,其背后似乎也有着更为强大的组织在为其撑腰。警方在调查过程中,曾多次受到来自上层的、不明原因的压力,要求他们‘谨慎行事’…”

这些九假未必一真,但无比猎奇且绝对充满了暗示与影射的“爆料”,如同一颗颗重磅炸弹,瞬间引爆了民众早己积压的不满与猜忌。

一时间,整个社会舆论的风向,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

人们不再关心凶手是谁,不再同情死者的遭遇。

他们将所有的愤怒与质疑,都毫不留情地倾泻向了那个本应是“秩序守护者”的群体——难波府警察本部。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这背后肯定有鬼!警察根本就是一群废物!永远只会鞠躬和推脱!一遇到真正的硬茬子,就只会当缩头乌龟!”

“什么狗屁完美犯罪,我看就是官官相护!那个叫坂口的,肯定是在做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时,知道了不该知道的秘密,然后被‘灭口’了!警察不敢查,也不想查!”

“难波府的警察还有什么公信力可言?之前那个骨女在市中心杀了那么多人,他们除了封锁现场之外,还做了什么?最后还不是要靠鸦天狗大人出手?现在连个普通的杀人案都破不了,我们纳税人的钱,难道就是养了这么一群酒囊饭袋吗?”

“解散吧!难波府警察本部干脆解散算了!让平家亡灵来接管治安都比他们强!”

“所以说,霓虹这种国家还是灭掉吧,不如让平家大军统治算了!”

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充满了各种刻薄的、不负责任的咒骂与攻击。而在现实世界,这种不满,则以一种更为首接、也更为激烈的方式,爆发了出来。

难波府警察本部的门口,在报道发出的第二天,便聚集了大量的抗议人群。他们举着“警察无能,还我真相!”、“严惩黑幕,守护正义!”的标语,高喊着口号,将整个警局大楼围得水泄不通。

一些情绪激动的民众,甚至开始向大楼投掷鸡蛋和空饮料瓶。闪光灯如同暴雨般亮起,数十家媒体的记者们,如同闻到血腥味的鲨鱼,将话筒和镜头对准了每一个试图从大楼里走出的警察,用一个个尖锐而刻薄的问题,撕扯着他们那早己不堪重负的神经。

“请问对于《周刊文春》的报道,警方有何回应?”

“请问案件调查至今毫无进展,是否真的如报道所说,受到了来自上层的压力?”

“面对市民的质疑和愤怒,请问警方是否考虑引咎辞职?”

整个难波府警察本部,在这一刻,仿佛变成了一座被舆论洪水围困的孤岛。

内有悬而未决的诡异凶案,外有汹涌而至的民怨沸腾。

内忧外患之下,整个机构的运作,都几乎陷入了半瘫痪的状态。

而身处风暴中心的专案组,更是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他们不仅要面对那个如同鬼魅般的连环杀手,还要应对来自媒体的围追堵截、来自上层的不断施压,以及…来自普通民众那充满了不信任与鄙夷的目光。

“妈的!这群混蛋!”田上看着手机上那些不堪入目的评论,气得将手机狠狠地摔在桌上。“他们懂什么?!他们坐在家里,吹着空调,敲几下键盘,就能肆意地评判我们这些在一线拼命的人?!他们知道我们为了这个案子,己经多久没回家、没合眼了吗?!”

“行了,老田,别看了。”木方清斗疲惫地揉了揉眉心,“跟这群人置气,不值得。他们只是需要一个宣泄口,而我们,恰好就成了那个最合适的靶子。”

年轻的刑警小林,则默默地将自己社交账号上所有与警察职业相关的内容全部设为了私密。他不敢再看那些评论,他怕自己会因为那些恶毒的、不负责任的言语,而对自己当初选择成为一名警察的信念,产生动摇。

他的意志不够坚定,他的经验不够充沛。

但他始终怀揣着热忱之心。

...在这个时代的热忱之心,令人落泪,也令他自己心累。

恐慌与愤怒,如同病毒般,在整个城市蔓延。

而那个隐藏在暗处的“幽灵”...或者说“幽灵们”,则像一个最高明的剧场导演,静静地欣赏着由它们亲手点燃的、这场名为“混乱”的大戏。

它们用两具冰冷的尸体,成功地撬动了整个社会的信任基石,将警察这个本应是“秩序”象征的群体,推向了民众的对立面。

它们让恐慌滋生猜忌,让猜忌引爆愤怒。

它们正在享受这一切...就像它们同类享受和喜爱的那样。

田村道二静静地站在窗边,俯瞰着楼下那片黑压压的、如同潮水般涌动的抗议人群。他能清晰地听到他们愤怒的口号,能感受到他们投向这座大楼的、那充满了敌意的目光。

他的心中,没有愤怒,也没有委屈。

只有一种…深沉的、冰冷的悲哀。

他知道,这正是凶手想要看到的。

凶手想要的,不仅仅是杀戮,更是混乱。

他要用最残忍的方式,去摧毁人们对“秩序”的信仰,去撕裂这个社会本就脆弱不堪的信任纽带。

他,成功了。

而他们,这些所谓的“秩序守护者”,却从始至终,都在被他牵着鼻子走,沦为了他这场“艺术创作”中,最可悲、也最滑稽的配角。

“清斗,”他突然开口,声音平静得可怕。“看来,我们得换一种玩法了。”

“这场棋,要被推翻了。”

他己经猜到了结局。

舆论的风暴,远比想象中来得更为猛烈。

《周刊文春》那篇充满了煽动性与暗示性的报道,如同一根被点燃的导火索,瞬间引爆了霓虹社会内部早己积压的、各种深层次的矛盾。

民众对政府公信力的长期不信任、对警察系统官僚化与效率低下的普遍不满、以及在超凡时代降临后,那种对未知未来的集体性焦虑与不安全感…所有这些负面情绪,都在这一刻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宣泄口,并以一种近乎于狂欢的、病态的方式,集中爆发了出来。

难波府警察本部,彻底沦为了这场舆论风暴的风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