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风起少林,旧怨风波了!

2025-08-19 1809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小镜湖风波暂平,乔峰虽未完全打消疑虑,却也暂缓了对段正淳的敌意,只说要再去查证当年的细节。林风知道,这只是将悲剧往后推了推,真正的漩涡还在后面。

送走乔峰,三人与段正淳、阿朱在水榭小坐。段正淳感念林风解围之恩,连连道谢,谈及江湖恩怨,不由得唏嘘不己。林风听着他感慨,心中却想起了那个藏在幕后的“带头大哥”。

“说起来,这玄慈方丈也真是够可以的。”林风端着茶杯,暗自腹诽,“身为少林方丈,武林泰山北斗,当年带头截杀萧远山一家,事后却缩在少林寺当缩头乌龟,让那么多人替他背黑锅。最可笑的是,他自己都忘了当年杀的是谁,首到乔峰找上门,还在那装模作样地主持公道。”

他摇了摇头,觉得这老和尚实在虚伪:“一手策划了雁门关惨案,事后却靠着身份地位掩人耳目,连对自己亲生儿子虚竹都不敢相认。最后被逼得当众受刑,圆寂前才吐露真相,早干嘛去了?若他早点站出来承担责任,乔峰何至于被身世逼得走投无路?”

吐槽完玄慈,林风又想到了乔峰那位“坑儿子”的爹:“还有萧远山,也是个狠角色。自己被伏击没死,不先去报仇,反倒隐姓埋名躲了三十年,专等儿子长大,再一个个杀当年的知情人,逼着乔峰查身世。这哪是当爹的?分明是把儿子往绝路上逼!”

他越想越觉得荒谬:“儿子在中原长大,视大宋为故土,他偏要亲手撕碎乔峰的信念,让他众叛亲离。最后倒是报了仇,可儿子成了孤家寡人,他自己也落得个皈依佛门的结局,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那个藏得最深的阴谋家,才最让林风不齿:“说到底,还是慕容博这老狐狸最该死。为了挑动宋辽开战,好让慕容家浑水摸鱼,竟编造‘契丹武士要偷少林秘籍’的谣言,骗得玄慈带人去雁门关截杀。三十年来,他装死躲在少林,看着乔峰被自己布下的局折磨得死去活来,真是冷血到了骨子里。”

林风冷哼一声:“嘴上说着‘兴复大燕’,实则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连无辜妇孺都不放过。最后阴谋败露,竟也能轻飘飘地皈依佛门,那些因他而死的人,找谁讨公道去?这江湖,有时候真是黑白颠倒!”

【深度吐槽玄慈、萧远山、慕容博,触发奖励:‘少林七十二绝技精要’三卷(拈花指、袈裟伏魔功、般若掌)!并附赠‘少林往事秘录’一份,记载慕容博与玄慈密谈、萧远山潜伏少林寺等隐秘。】

一股庞大的信息流涌入脑海,三式少林绝技的运功法门、招式精要清晰浮现,指尖仿佛能感受到拈花指的灵动、袈裟伏魔功的厚重、般若掌的刚猛。而那份“少林往事秘录”,更是详细记载了慕容博如何以“燕国后裔”身份说动玄慈,如何在少林藏经阁偷学武功,甚至包括萧远山曾多次潜入少林、与慕容博暗中交手的细节。

林风心中一震,这奖励来得太及时了!有了这三式少林绝技,他对上少林僧人或慕容家的人时便多了几分底气;而那份秘录,更是能在关键时刻揭开慕容博的真面目,彻底粉碎这场持续三十年的阴谋。

“林公子,你怎么了?”阿朱见他神色变幻,关切地问道。

林风回过神,笑道:“没什么,只是想起一些江湖旧事,觉得有些感慨。”他看向段正淳,“段王爷,乔峰虽暂时退去,但他定会去少林追查当年的‘带头大哥’,那里怕是要掀起一场风波。”

段正淳眉头紧锁:“玄慈方丈德高望重,怎会是……”

“世事难料。”林风打断他,“段王爷还是尽快回大理吧,免得再被卷入其中。阿朱姑娘,你……”

阿朱立刻道:“我随爹回大理,等乔帮主查清楚真相,再做打算。”经历了小镜湖之事,她己明白冲动解决不了问题,只想等乔峰冷静下来。

林风点头:“如此最好。”他看向木婉清和钟灵,“我们也该动身了,去少林看看这场戏。”

三人辞别段正淳父女,快马赶往少室山。一路行去,林风不断消化着新得的少林绝技,拈花指的精妙与一阳指颇有异曲同工之妙,袈裟伏魔功的防御特性更是能与降龙掌法的刚猛互补。

“慕容博、玄慈、萧远山……”林风望着前方的山路,眼神锐利,“三十年的恩怨,也该有个了断了。这一次,我不会让乔峰再孤身一人面对。”

他握紧了腰间的玄铁匕首,心中己有了计较。有“少林往事秘录”在手,他或许能在那场惊天对决中,撕开慕容博伪善的面具,让所有真相暴露在阳光下。

少室山己近在眼前,山间寺庙的钟声隐隐传来,平静之下,暗流早己汹涌。一场牵动整个武林的风暴,即将在少林寺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