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章 甄嬛传——宜修07

2025-08-15 2237字 10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雍正先以“体恤功臣”为由,将年羹尧从西北调回京城,升为一等公,但实际剥夺其兵权。 随后借故将他贬为杭州将军,远离权力中心。 年羹尧仍不知收敛,甚至在杭州继续作威作福。

瓜尔佳氏,张廷玉等大臣上奏,列出年羹尧九十二项大罪(如大不敬、贪污、结党等)。 雍正故作震怒,下令彻查,实则早己决定铲除年氏。

随着年羹尧被赐死,年家倒台,嚣张跋扈的年世兰被褫夺封号降为常在,迁居茭芦馆禁足不得出。

同时柔则身体不好了,没熬过这个夏天,以嫔位之礼下葬。

雍正西年,功臣之女瓜尔佳氏文鸢入宫居永和宫主殿,封为祺嫔,初始位分就是嫔,比原剧情高。雍正小心眼作祟想抬高祺嫔位份,压制皇后。

雍正五年除夕,下旨大封后宫,

裕妃晋为贵妃,

齐妃晋为贵妃。

敬嫔晋为妃,

督察嫔晋为妃,封号瑾居永寿宫主位

欣贵人晋欣嫔,居储秀宫主位。

曹贵人晋为嫔,封号襄,居启祥宫主位,

沈眉庄这几年恪守宫规,也得了几分宠爱,己经回到贵人位分,此次晋为嫔,封号惠。居景阳宫正殿。

安陵容家世有限,晋为贵人,封号文,安陵容这些年不争不抢,有几分宠爱,一心跟着敬妃养孩子。

方佳贵人晋为嫔,封号纯,居碎玉轩主殿,

芳贵人晋为芳嫔,居延禧宫主位,

夏常在晋为贵人,封号妍

甄答应晋为常在,封号玉

雍正五年,弘晖己年满十六,到了该议亲的年纪。宜修这些日子常对着宗人府递来的名册出神,指尖划过一个个世家女子的姓氏——富察氏温婉,钮祜禄氏显赫,佟佳氏端庄,每一家的根基与教养都在她心中反复掂量。后位的稳固,从来不止于自身,更要靠下一代的联姻牢牢系住,她必得为嫡子择一位能助益前程的贤内助,才算稳妥。

只是这宫墙里的风,近年总带着些沉郁。胤禛鬓边的白发添得快了,性情也越发难测。或许是上了年纪,或许是前几年年羹尧之事留下的阴影,他看人的眼神里总藏着几分审视,像在透过每个人的脸,搜寻着不臣之心。有时议事到深夜,他会突然沉默,盯着烛火问一句“你说,这满朝文武,真有几个是真心向着朕的?”连带着对后宫也多了层防备,谁的话听着都像试探,谁的笑看着都像假面。

宜修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却只字不提。她依旧每日按规矩请安,汇报六宫琐事时语气平淡,仿佛什么都没察觉。

前朝的奏折递得越发频繁,御史们言必称“国本当固”,屡屡提及太子弘晖的婚事乃“社稷根基”;后宫里,宜修也借着请安的由头,将拟好的名册在胤禛面前摆了又摆,语气平和却句句在理:“富察氏出身高贵,性子端方,与弘晖乃是天作之合;钮祜禄氏与西林觉罗氏,一家握有兵权,一家精通文墨,皆是助力;马佳、索绰罗两家虽稍逊,却也知书达理,可佐内宅。”

胤禛看着窗外落了半地的梧桐叶,沉默了许久。前朝的压力如影随形,宜修的盘算也明明白白——这桩婚事,从来不止是给儿子选妻,更是在为储君编织一张盘根错节的势力网。他终是点了头,朱笔在名册上圈定了名字:

富察氏为太子妃,正位东宫;钮祜禄氏、西林觉罗氏封侧福晋,分掌东宫左右;马佳氏、索绰罗氏则为格格,随侍左右。

旨意一下,内务府便忙了起来,采买、备礼、钦天监择吉日,红绸从东宫一路铺到宫门,看着热闹非凡。宜修站在承乾宫的回廊上,望着那片刺目的红,轻轻舒了口气——弘晖的婚事定了,这后位的根基,又稳了一分。只是她眼角的余光扫过养心殿的方向,终究没说什么,只转身吩咐宫人:“把给太子妃备的那套赤金点翠头面再打磨打磨,别失了规矩。

弘晖大婚后,进入朝堂,少年志气满满。德才兼备,时常被朝臣夸赞。与太子朝气蓬勃对比明显的胤禛鬓角霜白,己然进入暮年。

胤禛到了晚年,猜忌之心像藤蔓般疯长,连亲生儿子弘晖也没能逃过。他总觉得弘晖日渐长成,眉宇间那股沉稳气度里藏着对皇位的觊觎,前朝对太子的赞誉听在耳中,都成了“结党营私”的佐证。

有时弘晖只是按例汇报东宫事务,他也能突然翻了脸,指着鼻子骂得毫不留情:“你当朕老了?看不清你那点心思?处处学着朕的模样笼络人心,是盼着朕早点殡天,好坐享这江山吗?”话里的刻薄像冰锥,扎得弘晖脸色煞白,只能跪在地上连连叩首,口称“儿臣不敢”。

更有甚者,一次议政时弘晖对军务提了句建议,胤禛竟拍了龙案,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斥他“越俎代庖,心怀叵测”,末了冷冷丢下一句:“这太子之位,你若坐不稳,有的是人能替你!”

这话像一块巨石砸进平静的湖面,朝野上下人心惶惶。宜修在后宫听得消息,指尖攥着佛珠的力道几乎要捏碎檀木。

那几日,废太子的流言在宫墙里悄悄蔓延,连东宫的侍卫都换了一批生面孔。弘晖闭门不出,窗前的梧桐叶落了满阶,像极了他此刻的心境——父亲的猜忌如同一把悬顶之剑,不知何时就会落下,将他多年的谨守与孝道,劈得粉碎。

宜修终究忍不住了,在弘晖再一次被骂的从养心殿踉跄着出来,额头带着红印,明显被打了。

这是她的弘晖啊,含辛茹苦教养的嫡子呀,她教他读圣贤书,教他谨守孝道,教他在帝王面前步步小心,可换来的,竟是父亲这般无由的猜忌与羞辱。他哪里有半分觊觎皇位的心思?不过是尽太子本分,在朝堂上多尽了几分力,便被视作眼中钉。

宜修拿出乌拉那拉家中秘药,下在胤禛饮食中,不知不觉,胤禛身子越来越虚弱,太医也查不出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