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的出品公司是华影制片厂,趁着得奖的消息,电影上映了。
现在的电影票票价在五分钱到三毛钱不等,看位置的好坏。
就是这样几分几毛的票价,票房竟然突破了十万。
要知道白红梅的电影成本一万块钱都还没有。
除了内地的电影票房,竟然还有海外票房。
电影在湾湾、香江、东南亚等地都上映了。
等到电影下映,白红梅的最后分成竟然有三十多万。
别小看这三十多万,1982年,三十多万,还是投资仅仅不到万元的小制作,白红梅的名气早就打出去了。
此后,白红梅经常会收到别人问自己还有没有想再拍电影的消息。
白红梅放出消息说暂时不拍电影,还要上课,从此之后生活又规律了起来,每天三点一线,上课、宿舍、食堂。
现在首都己经进入了秋冬季节,天气转冷,白红梅今年和江卫国要回松山岛过年。
认识白红梅的亲戚朋友,都知道她拍了一部电影,电影还得奖了。
白红梅的电影除了获得国际电影的奖项,还在华国获得了第二届华国电影金秒奖最佳电影奖,第五届大众电影最佳电影奖、第三届华语电影最佳导演奖...
安杰得知白红梅拍的电影获得这么多的奖项时,都感觉不可思议。
她当时还打电话过来恭喜白红梅。
1983年的元旦到来了,今天放假一天,白红梅和江卫国去吃火锅了。
下雪天和火锅最配,他们吃的是麻酱火锅,特别香!
过完元旦不久就到了期中考试时期,白红梅和江卫国放假时间不一致。
白红梅先放假,她放假之后去商场买了过年的礼物,今年回松山岛过年,她先把自己爸妈那边的礼物邮寄回去。
还要买带回去的礼物,毕竟家里人除了江德福,其他人都没有机会来首都。
白红梅买的是软卧,1月22日,两人带着行李踏上了回家的路。
回松山岛还是一样的路程,到了青岛之后,先住了一夜,第二天上午才到码头。
在码头上船之前,江卫国打电话回家,是江亚宁接的。
“亚宁,我们等下就要上船了。”
“好,等着我们去接你和嫂子。”
天冷,上船后大家都在船仓待着,没什么人在外面吹风看海景。
下船的时候,白红梅看到了和上次回来一样的场景。
安杰、江亚宁、江亚菲、江德华、小样五个人站在码头等她们,唯一的区别就是小样长高了,大家穿的都是厚衣服。
江亚宁挥了挥手:“哥、嫂子。”
小样跑了上来:“大表哥、大表嫂。”
白红梅摸了摸小样:“小样都长这么高啦。”
然后看向安杰和江德华:“妈、姑,这么冷的天,我和卫国我们两个人回去就行了。”
江德华高兴的上前想接过江卫国手中的行李,江卫国没让她拿。
“姑,东西很多,我拿的动,不用你,这么冷的天,咱们快回去吧。”
“好,回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