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画中的心意与未愈的伤-1

2025-08-19 2538字 5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星火·艺燃希望”慈善艺术展闭幕答谢晚宴的喧嚣,在市美术馆顶层花园宴会厅里流淌。水晶吊灯折射着璀璨的光芒,昂贵的香槟在杯塔间汩汩流淌,衣香鬓影,觥筹交错,空气里弥漫着成功落幕后的松弛与微醺的喜悦。

赵洋无疑是今晚的焦点之一。她穿梭在各界名流和重要捐赠人之间,一身烟灰色缎面鱼尾晚礼服勾勒出利落的线条,长发松松挽起,露出优美的颈项。脸上是无可挑剔的职业微笑,言谈举止得体大方,每一个握手,每一次举杯,每一句恰到好处的感谢与展望,都精准地落在该有的位置,赢得一片赞誉。

“赵小姐真是年轻有为!这次展览的策划和执行,堪称典范!”一位头发花白、拄着拐杖的老收藏家由衷赞叹,他是本次捐款数额最大的个人捐赠者之一。

“您过奖了,王老。”赵洋微微欠身,笑容真诚,“是艺术家们的作品打动了人心,是像您这样心怀大爱的支持者点亮了希望的火种。我们只是尽力搭建好这座桥梁。”她的话既谦逊,又将功劳归于他人,听得王老频频点头,脸上笑意更深。

“SU集团有你这样的人才,是福气啊!”另一位商界大佬也凑过来,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赵小姐,有没有兴趣跳槽?我这边新成立的文化基金,正缺个掌舵人,待遇绝对让你满意!”

“李总说笑了,”赵洋笑容不变,应对自如,“SU的平台和蒋总给予的机会,让我受益匪浅。‘星火’刚点燃,后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可舍不得半途而废。”她巧妙地用对项目的责任感化解了挖角,既表明立场又不让对方难堪。

就在她刚结束与一位重要媒体人的寒暄,端起侍者托盘上的柠檬水润了润有些发干的喉咙时,一位穿着美术馆深蓝色制服的工作人员悄然走到她身边,手里捧着一个扁平的、包装素雅精致的方形纸盒。

“赵洋小姐?”工作人员的声音压得很低。

赵洋转过头,有些意外:“我是。”

“林哲轩先生让我将这个转交给您。”工作人员将盒子递过来,态度恭敬,“他说很感谢您在展览期间对艺术家作品呈现的用心,一点小小谢意,不成敬意。他本人因工作室有急事,未能出席晚宴,特意托付我务必亲手交给您。”

林哲轩?赵洋的心轻轻一跳。她接过那个质感温润的纸盒,分量很轻,却莫名觉得手心有些发烫:“谢谢,麻烦您了。”她环顾了一下西周喧嚣的人群,目光落在不远处通向空中花园露台的玻璃门。那里灯光相对幽暗,人也稀少许多。“我去那边看看。”

她拿着盒子,像揣着一个小小的秘密,穿过衣香鬓影,走向那片相对安静的角落。露台晚风习习,吹散了宴会厅里浓郁的香水和食物气息,带着初夏夜晚的微凉。她倚在雕花栏杆边,城市的璀璨灯火在脚下铺陈开一片流动的星河。

带着几分好奇和隐隐的期待,她小心地拆开了包装。素雅的浅灰色包装纸下,是一个同样简洁的白色硬质卡纸盒。打开盒盖,里面静静躺着一幅装裱精致的小幅油画。

画面上,是熟悉的场景——美术馆新翼的穹顶大厅一角。柔和的、仿佛带着温度的灯光自上而下流淌。画面的中心,是一个穿着米白色丝质衬衫、黑色阔腿裤的女孩侧影。她微微低着头,神情是赵洋自己都未曾见过的专注。眉心微蹙,嘴唇下意识地轻抿着,正全神贯注地核对着手中的流程板。几缕碎发垂落在她白皙的颈侧,在灯光下勾勒出温柔的弧度。她的身后,是虚化处理的斑斓艺术品和模糊流动的人群光影,唯独她的身影被精准地聚焦,清晰、沉静,仿佛自带一层柔和的光晕。画作的右下角,是林哲轩那飘逸而极具辨识度的签名,旁边还有一行清隽的小字:《专注的星光》——致创造连接的人。

赵洋的呼吸在看清画面的瞬间屏住了。一股奇异的暖流猛地涌上心头,又迅速蔓延开,让她的指尖都有些微微发麻。这幅画……画的是她?在开幕那天?她完全不记得自己专注工作时是什么样子,只记得当时的紧张和千头万绪。但在林哲轩的笔下,那个被压力和琐碎包围的瞬间,竟被赋予了如此温柔的光晕和沉静的力量。这份礼物,含蓄、用心,充满了艺术的浪漫和对她工作价值的精准洞察与高度肯定。他不是在画一个漂亮的符号,他捕捉到了她沉浸其中的“内核”。

就在这时,手包里的手机轻轻震动了一下。她有些恍惚地拿出手机,屏幕亮起,一条新信息来自林哲轩:

【赵小姐,小画一幅,聊表谢意。画中的你,是那天穹顶下最动人的风景。希望这份‘记录’没有唐突。】

看着屏幕上温和的文字,又低头凝视着画中那个被温柔笔触描绘的自己,赵洋感觉脸颊有些发烫。被一位才华横溢、观察力如此敏锐的艺术家,如此用心地欣赏和记录,这种感觉太过奇妙。它带着一种被深刻理解和尊重的熨帖,也悄然唤醒了一丝女性本能的、淡淡的被珍视的虚荣。

指尖在屏幕上悬停片刻,她回复道:【林先生太客气了!画收到了,非常非常喜欢!画得太好了,我都不认识画里的自己了![笑脸] 您把我工作时的样子描绘得过于美好了,简首自带柔光滤镜。】她试图用轻松的语气掩饰内心的波澜。

林哲轩的回复快得几乎像是守在手机旁:

【并非美化滤镜,只是努力捕捉了真实散发的光芒。赵小姐值得这份美好。】

紧接着,第二条信息几乎是踩着前一条的尾巴跳了出来:

【另外,不知赵小姐周末是否有空?我工作室附近新开了一家私人画廊,规模不大,但主理人品味独到,主打几位北欧新锐艺术家的作品,有几件在探索‘光影与空间情绪’方面的手法非常新颖大胆。我想着,或许对‘星火’后续沙龙活动的灯光氛围设计能有些启发?当然,纯粹是朋友间的艺术交流,偷得浮生半日闲。】

邀约来得如此自然又妥帖。理由充分(工作启发),定位清晰(朋友交流),分寸感拿捏得恰到好处,让人难以生出拒绝的心思。北欧当代艺术、光影空间、氛围设计……每一个词都精准地戳在赵洋的专业兴趣点上。

赵洋看着信息,指尖悬在屏幕上方,犹豫了。林哲轩的温柔、才华、那份细腻的尊重和恰到好处的距离感,像一阵和煦的春风,带着青草与阳光的气息,吹拂着她因蒋天一的冷酷疏离和田浩那场彻头彻尾的背叛而变得有些干涸龟裂的心田。享受这种被真诚欣赏、被温柔以待的感觉吗?是的,如同久旱逢甘霖。和这样通透、有趣又尊重她的人相处轻松愉悦吗?毫无疑问,像卸下了沉重的盔甲。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