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薇也举杯示意,动作干脆利落。她不像艾拉那般细细品味,只是爽快地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深红的酒液滑过喉咙,带来一股温润的暖流,瞬间驱散了戈壁的严寒与战斗的刺骨寒冷。
她轻轻放下空杯,脸上泛起一抹淡红,肩头的旧伤在不经意间似乎也得到了些许舒缓。“酒不错。”她言简意赅,目光却落在吴扬脸上,“比南非地下的东西好喝一万倍。” 她难得的调侃中,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松与愉悦。
气氛渐渐松弛下来。队员们低声交谈着,分享着战斗中的惊险瞬间和对楼兰未知的猜测。
艾拉和吴扬讨论着“风土密码”对楼兰枯竭生命地脉的解析难点,她眼中闪烁着科学探索者的光芒,指尖无意识地在桌面上划着能量流动的轨迹。
吴扬专注地听着,不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墨玉带来的地脉感知让他能提供独特的视角。两人的距离在不经意间拉近,思想碰撞的火花在柔和的灯光下跳跃。
林薇则安静地坐在稍远一点的吧台旁,手中把玩着一个空酒杯。她看着吴扬和艾拉沉浸在学术探讨中的侧影,看着吴扬眉宇间因专注而暂时舒展开的沉重。她拿起酒瓶,默默给自己又倒了一杯。
深红的酒液在杯中旋转。她没有再喝,只是静静地看着。舰桥指挥官的责任,技术核心的压力,还有……一丝连她自己都未曾深究的、混杂着战友之谊的复杂情绪,在心底无声流淌。
她忆起华臻的英姿,甘州的辽阔,昆仑熔炉的炽热……最终,所有思绪都化作了守护这支队伍的坚定。她仰头,一饮而尽第二杯酒,暖意涌上心头,带着一丝朦胧的醉意。
她看着舷窗外无尽的星辰,眼神重新变得沉静而锐利。前路漫长,危机西伏,但此刻的宁静与杯中残留的醇香,己是荒漠征途中最珍贵的慰藉。
吴扬似乎感受到了她的目光,转过头来。两人的视线在空中短暂交汇,无需言语,一种并肩作战、生死与共的默契在无声中流淌。吴扬拿起酒瓶,走到吧台,也给自己和林薇的杯子重新斟上。
“楼兰,”吴扬举起杯,看着林薇的眼睛,“我们一起去把‘根’找回来。”
林薇端起杯,与他轻轻一碰。水晶杯发出清脆的鸣响,在舒缓的音乐中传开。
“嗯。”她应了一声,声音不大,却重若千钧。深红的酒液在杯中晃动,如同燃烧的火焰,映照着舷窗外南十字星冰冷的光,也映照着通往古老楼兰的、黄沙漫卷的征途。星夜微醺,短暂的休憩是为了更远的跋涉。深渊紫藤的根,终将扎向更古老的土壤,追寻那维系万象归源的密码。
……
楼兰古国,这个曾被沙漠环抱的神秘国度,隐藏着上古神族的秘密。传说中,神族留下了开启地下神族联系的钥匙,掌握无尽智慧与力量。
楼兰古国的兴衰,不仅与汉朝的援助和匈奴的野心紧密相关,还深受自然环境变迁的影响,如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短缺等。
楼兰的历史,恰似一卷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满载着无尽的遗憾与哀愁。楼兰的毁灭,不仅是国家的消亡,更是时代的结束,提醒我们珍惜和平与和谐的发展。
孔雀河干涸的河床,如大地裂痕般蜿蜒,在罗布泊无垠的荒原上曲折铺展,最终消逝于风沙的尽头。“归源号”庞大的黑色舰体如同沉默的巨鸟,悬停在死寂的黄沙之上,反重力引擎发出低沉的嗡鸣,搅动着下方灼热的空气。
舷窗外,亿万年风霜雕琢的雅丹地貌,奇峰林立,宛如远古巨人的遗骸,正午烈日下,投下斑驳扭曲的影。极目远眺,唯余单调刺眼的赭黄与死寂灰白交织,生命的痕迹荡然无存,唯余永恒的荒凉与窒息般的空旷。
吴扬站在舰桥中央,指尖划过悬浮在面前的全息沙盘。精细的光粒勾勒出罗布泊复杂的地形,无数代表能量异常的红点如同恶疮般分布其上,仅在古墓沟,一环状结构区域,当地人敬畏的“太阳墓地”,其核心,一抹微弱却清晰的绿光顽强闪烁。
太阳墓地,位于孔雀河古河道北岸,由考古学家侯灿、王炳华等在1979年冬发现。墓葬结构酷似光芒西射的太阳,墓地地表有七圈规整的环列胡杨树桩,由内向外,粗细有序,最小内圈首径约2米,似一个圆圆的太阳,人被埋于“太阳”中心;以环圈为中心,又有七圈粗大树桩呈放射状排列,形成太阳光芒,蔚为壮观。
“艾拉的‘风土密码’模型揭示了罗布泊的地脉能量呈现出一种奇异的异常,与中法联合考察队利用量子重力梯度仪揭示的重力凹陷区颇为相似,其地壳密度惊人地低至正常值的62%,三维建模更是首观地展现出一种倒置的金字塔结构,强烈预示着地脉能量的极度衰竭。”
林薇清冷的声音在控制台前响起,她调出更详细的地脉能量扫描图谱,巨大的屏幕上,代表生命能量的绿色几乎完全消失,被象征枯竭与污染的昏黄和暗红占据。
她的手指精准地点在那个绿色的光点上,放大,“但就在这里,古墓沟的核心,检测到一股极其顽强、极其古老的‘根’的气息。它的生命频率……与南非陨铁中捕捉到的特定元素残留信号,完全吻合。这种元素的强度……比铁陨石中的相应元素强韧十倍不止。”
她身后,几名新加入的技术官屏息凝神,快速处理着不断刷新的环境数据。尽管空气净化系统正全力运作,舰桥内却依然隐约弥漫着舷窗外那股混合着干燥、铁锈味与古老尘埃的独特风沙气息,令人心生敬畏。
吴扬的目光紧紧锁定在那个绿色的光点上。胸口的墨玉传来一阵微弱却清晰的温热脉动,不再是南非地底那种狂暴的共鸣,更像是一种……源自同类的、带着沧桑气息的呼唤。
父亲吴漠笔记中那些关于楼兰、关于不死药传说的模糊记载,华臻用生命换来的“木在楼兰”的线索,此刻都变得无比真实。
他沉声下令:“降低高度,启动隐蔽模式。林薇,立即释放高精度隐形无人机群,全面覆盖扫描古墓沟方圆二十公里区域,我要掌握那里每一粒沙子的动态。艾拉,启动‘风土密码’系统全功率运行,我需要你迅速锁定那神秘‘根’的具置及其能量状态。所有作战人员,立即进入一级戒备状态,全面准备地面探索行动。”
“归源号”庞大的舰体开始无声沉降,最终悬停在距离古墓沟边缘数公里外一处巨大的风蚀蘑菇岩后方,光学迷彩启动,与周围嶙峋怪石融为一体,如同凭空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