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跟着医生往里走,洛可可趁机对李大东说:“大东哥,我去供销社那边看看自行车,你们先陪着二丫检查,完事了我去找你们?”
李大东点头:“行,你自己当心点,这雪天路滑。”
洛可可应着,转身往供销社方向走,走没几步就拐进旁边一条僻静的巷子。
左右看了看没人,意念一动,一辆半旧的女式自行车就出现在巷子里,车把上还挂着个帆布包,看着就像刚从供销社买的。
她拍了拍车座上不存在的灰,推着车慢悠悠往卫生院晃。
刚到门口,就见二丫娘抱着孩子出来,脸上带了笑:“可可姑娘,医生说烧退了没啥大事,开了药,让回家接着吃就行……”
“那就好。”洛可可笑着晃了晃手里的车把,“你看,我把自行车买来了。”
李大东瞅着车眼睛一亮:“行啊,这车子看着挺新!以后你往镇上跑也方便了。”
二丫娘也跟着笑:“可可姑娘这下可省事了,可以随时跑镇上……”
洛可可却在心里叹了囗气,这辆自行车算什么,我还真想买辆车开呢?
只是这个环境下能开车吗?
回去的路上,洛可可骑着新“买”的自行车跟在拖拉机旁边,风刮在脸上也不觉得冷。
雪不知何时停了,夕阳透过云层洒下来,把几人的影子拉得老长。二丫在娘怀里睡得正香,偶尔发出两声呓语,听得人心头发软。
洛可可蹬着脚踏板,看着前头拖拉机上的身影,忽然觉得这寒冬里,也藏着不少暖人心的热乎气。
临近家门时,洛可可抬眼望了望天色,估算着洛凡、诚诚和悦悦也快放学了,便索性调转车头,径首朝学校方向驶去。
抵达学校门口,没等多久,便瞧见孩子们的身影。
诚诚和悦悦一眼就瞅见了骑着自行车的洛可可,顿时兴奋得小脸通红。
只见他俩像两只欢快的小麻雀,叽叽喳喳地飞奔过来,围着自行车转了一圈又一圈,眼睛里闪烁着惊喜与好奇的光芒,仿佛发现了什么稀世珍宝。
洛凡到底是见过些世面的,并未像诚诚和悦悦那般被自行车的出现惊得咋咋呼呼。
不过,感受到凛冽的寒风,他还是忍不住催促道:“姐,外头冷得厉害,咱们赶紧回家吧!”
洛可可笑着应道:“好嘞,洛凡,咱们这就回家。”说着,她把诚诚抱上自行车后座,让悦悦坐在前面的横梁上,又让洛凡上到自行车后座,嘱咐道:“你们三人俩抓好了,我要走了,可别摔下去了!”
洛可可稳稳地在自行车上,后座搭载着洛凡和诚诚,前梁上坐着悦悦。
她双脚轻快地蹬着踏板,车子朝着家的方向稳稳驶去。
一路上,不时碰到几位前来接孩子的叔叔、婶婶。
他们瞧见洛可可骑着自行车,还同时载着三个孩子,眼中不禁流露出敬佩之色。
他们纷纷笑着向洛可可点头示意,眼神里满是赞许。
洛可可也笑意盈盈地回应着大家的招呼,那笑容如冬日暖阳,在寒冷的空气中传递着温暖与亲切。
诚诚和悦悦却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一会儿问洛可可自行车是从哪儿买来的,一会儿又好奇地问骑自行车是什么感觉。
洛可可耐心地一一回答着他们的问题,笑声在寒冷的空气中回荡。
回到家后,洛可可进了厨房忙着准备晚饭,洛凡要跟着进来帮忙,洛可可把他推出去了。
今天忙了一天,她可不想自己动手,想吃空间囤的包子与美食呢?
洛凡见姐姐不要他进厨房,便带着诚诚悦悦在茶厅玩了起来。
不一会儿,洛可可就把馒头包子端进了茶厅,洛凡带着诚诚和悦悦在一旁帮忙摆碗筷。
看着孩子们懂事的模样,洛可可心里暖暖的。
饭桌上,热气氤氲,饭菜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屋子。诚诚和悦悦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热气腾腾的饭菜,一边兴高采烈地分享着幼儿园里的趣事。
特别是当提到苏菲老师时,两个小家伙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就像夜空中闪烁的星星,光芒中满是兴奋与欢喜。
看着他们这般模样,洛可可心里不禁泛起一阵欣慰,看来邀请苏菲来担任幼儿园老师,着实是做对了选择。
突然,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
洛可可疑惑地起身去开门,只见门口站着一位陌生的中年男子,穿着一身有些破旧但却洗得很干净的中山装,头发整齐地向后梳着,脸上带着几分拘谨的笑容。
“请问您是?”洛可可有些诧异。
男子赶忙说道:“你好,姑娘,我是邻村的,我叫赵文礼。听说你们村在办学校,还请了知青当老师,我就想着来问问,能不能让我家孩子也来这儿上学?我们村没有办学校,我不想耽误孩子。”
洛可可听后,心中一动,热情地说道:“赵大叔,先进屋说吧,外面冷。”
赵文礼走进屋里,看到孩子们乖巧地坐在桌旁,不禁露出羡慕的神情。
洛可可给他倒了杯热水,说道:“赵大叔,我们学校目前确实还在发展阶段,不过只要孩子愿意学,我们肯定欢迎。只是这来回的路有些远,您放心让孩子跑吗?”
赵文礼连忙点头:“放心放心,只要能让孩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远点也没关系。我每天可以用牛车送他来,再接他回去。”
洛可可思索片刻,说道:“赵大叔,您先别急着做决定,这大冷天的,来回折腾孩子也辛苦。您要不先去和李支书说下,先带孩子来试学几天,看看情况,要是觉得行,咱们再正式办入学手续。”
赵文礼感激地说道:“那太谢谢你了,姑娘。你真是好心人呐!我现在就去找李支书商量,如果行的话,明天就带孩子过来。”
送走赵文礼后,洛可可回到屋里,陷入了沉思。
学校的发展比她预想的要顺利,可随着学生可能越来越多,也面临着新的问题,比如教室是否足够,师资力量是否跟得上。
但她心里也清楚,每一次困难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既然选择了做这件事,就一定要把它做好。
她暗暗下定决心,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想办法让学校越来越好,给孩子们创造一个真正良好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