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的沉睡与喧嚣的闹剧
小区门口的药店又在搞“健康讲座”,扩音器里的女声尖得刺耳:“喝小分子水,治糖尿病、高血压,包治百病!”王建国拎着菜篮子经过,看见张大妈正排队领鸡蛋,手里还攥着那张印着“量子水”字样的宣传单。他叹了口气,上次揭穿小分子水骗局的事,张大妈至今还躲着他走。
“王老师,又去买菜啊?”隔壁楼的老陈凑过来,压低声音,“你说邪门不邪门?我儿子在网上买了个‘磁疗床垫’,说能治失眠,花了三万多。我跟他说这是骗人的,他反倒骂我老顽固,说‘专家都推荐了’。”
王建国停下脚步,看着药店门口那些举着宣传单的老人,忽然想起几十年前的事。那时候他还是个半大孩子,跟着大人们去村口的土高炉“炼钢”,把家里的铁锅、铁勺全砸了,扔进用泥巴糊的炉子里烧。火光映着每个人的脸,大家喊着“超英赶美”的口号,觉得自己在干天大的事。可最后炼出来的,全是一块块敲不碎的铁疙瘩,连农具都打不了。
“那时候也没人想过,土法炼钢根本炼不出可用的钢材。”王建国对老陈说,“现在想想,那时候的人咋就那么信呢?”老陈笑了:“现在不也一样?我侄女在保险公司上班,天天发朋友圈,说她们公司的‘分红险’比存银行划算,每年返现30%,还说这是‘国家支持的项目’。我跟她说这利率超过银行贷款利率两倍,肯定有问题,她不听啊。”
正说着,药店的讲座开始了。那个自称“健康管理师”的年轻人站在台上,手里举着一瓶水:“大家看,这是普通水,滴在油里全浮着;这是我们的小分子水,滴进去立刻和油融合!这就是为什么它能清血管里的油脂!”台下一片惊叹,有人举着手机录像。王建国看得首皱眉——初中化学就讲过,水和油互不相溶,除非加了乳化剂,那瓶“小分子水”里指不定掺了啥。
他想起去年秋天,村里的李老汉非要在一亩地里种三斤麦种,说“专家说了,密植能高产,亩产万斤不是梦”。结果麦子长得太密,通风不好,全得了白粉病,最后收的麦子还不够种子钱。李老汉蹲在地里哭,说:“报纸上都登了,XX县亩产十万斤,我这才一万斤,咋就成这样了?”
“你说这些事,道理明明很简单。”王建国给老陈递了根烟,“土炉温度不够,炼不出钢;麦子太密,长不好;水分子就是H?O,不可能凭空变小。为啥总有人信?”老陈点着烟,吐出一口烟圈:“还不是因为有人想走捷径?炼钢想一步登天,种地想一夜暴富,治病想不打针不吃药。骗子就是抓住了这个心思。”
这话让王建国想起上个月的事。他去参加一个“农业创新论坛”,台上的“专家”讲得唾沫横飞,说用“纳米技术”种土豆,亩产可达二十吨。王建国忍不住举手:“土豆的生长需要光合作用、养分,就算用再好的技术,也有个生理极限。二十吨相当于每平方米结西十斤土豆,可能吗?”
那专家翻了个白眼:“这位老同志,你不懂纳米技术的能量。我们在实验室里己经实现了,这是‘重大突破’,马上要在全国推广。”台下坐着的几个县里的干部还带头鼓掌,说要“引进项目,打造高产示范基地”。王建国看着他们胸前的工作证,忽然觉得心里发寒——这些管农业的干部,难道不知道农业生产的基本规律吗?
回家的路上,他路过县图书馆,进去翻了翻 old neer。1958年的报纸上,满是“亩产万斤”的报道,还配着农民站在稻穗上的照片(后来才知道是把几亩地的稻子移栽到一亩地里拍的)。那时候的“专家”也在报纸上写文章,说“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突破自然规律”。结果呢?田里的庄稼荒了,仓库里的粮食空了,饿肚子的日子成了一代人的噩梦。
“历史咋就这么像呢?”王建国对着报纸叹气。图书馆管理员是个年轻人,凑过来看了一眼:“王老师,您看这个干啥?现在都2024年了,谁还信那套啊。”王建国指着手机上的新闻——某公司宣传“区块链养鸡,一只鸡年产蛋365个,每个蛋卖100块”,下面还有不少人评论“科技改变生活”。
年轻人挠了挠头:“这……可能是真的吧?区块链我不太懂。”王建国苦笑:“不管啥链,鸡一天最多下一个蛋,一年最多三百个,这是生理规律。跟1958年说稻子能长到一人高,不是一回事吗?”
那天晚上,王建国失眠了。他想起自己教过的学生,有的成了公务员,有的当了企业高管,还有的成了所谓的“专家”。他在网上搜了搜,发现那个鼓吹“纳米土豆”的专家,毕业于某知名农业大学,论文里全是晦涩的术语,却没提过一次田间试验数据。而支持他的那些干部,履历表上写着“经济学硕士”“管理学博士”,却连基本的农业常识都没有。
“是常识不值钱了,还是骗子太狡猾?”他对着天花板喃喃自语。窗外的路灯照进来,落在书架上的《十万个为什么》上,那是他给孙子买的,里面清清楚楚写着“水分子的结构是H?O,无法被切割成更小的分子”。
第二天一早,王建国去了社区活动室,那里正有老人在听“防诈骗讲座”。讲课的警察举着PPT,上面列着各种骗局:“……凡是说‘包治百病’‘亩产万斤’‘稳赚不赔’的,都是骗子。大家记住,违背基本常识的事,千万别信。”
台下的张大妈听得很认真,时不时点头。讲座结束后,她走到王建国面前,红着脸说:“王老师,上次是我不对。我后来去医院问了医生,他说根本没有小分子水这回事。”王建国笑了:“知道错了就好,以后遇到不懂的,多问问年轻人,或者翻翻书。”
走出活动室,阳光正好。几个孩子在广场上放风筝,风筝线在阳光下闪着光。王建国看着那些奔跑的身影,忽然觉得心里踏实了些。或许,不管骗子的花样多新,只要有人还记得那些最朴素的常识——水就是水,麦子要好好长,炼钢要真功夫——闹剧就总有收场的一天。
他想起小时候,爷爷教他种地时说的话:“啥庄稼有啥脾气,你糊弄它,它就糊弄你。做人做事,都一样。”这话放在今天,依然管用。那些砸锅炼钢的铁疙瘩,那些亩产万斤的谎言,那些小分子水的神话,说到底,都是忘了这个最基本的道理。
而大领导、大专家们,或许不是不知道对错,只是有时候,在政绩、利益、面子面前,常识被悄悄藏了起来。但老百姓心里有杆秤,日子久了,谁在实干,谁在忽悠,终究看得明白。就像地里的庄稼,春天播下的是啥种,秋天收的就是啥粮,一点都假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