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分子水的神话

2025-08-20 2679字 5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一场披着科学外衣的闹剧

市会展中心的会议厅里,冷气开得足,却压不住满场的燥热。主席台上,自称“中国量子水研究第一人”的刘教授正唾沫横飞地演讲,身后的大屏幕上循环播放着五颜六色的分子结构图,标题赫然写着——“小分子水:攻克心脑血管疾病的终极密码”。

“各位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刘教授推了推金边眼镜,声音透过麦克风震得人耳朵发麻,“普通的水,水分子团是由13-15个水分子组成的大分子团,像篮球那么大,根本进不了细胞!而我们研发的‘量子共振小分子水’,每个分子团只有5-6个水分子,像乒乓球一样,能首接渗透细胞,清除血管里的垃圾!”

台下响起一阵惊叹。前排的张大妈赶紧掏出笔记本,把“5-6个水分子”几个字圈起来,她有高血压,上个月听小区的李姐说喝了这水,血压都稳定了,今天特意坐了两小时公交来的。

刘教授拿起一瓶贴着“量子小分子水”标签的矿泉水,对着灯光比划:“这瓶水,经过我们的‘低频共振仪’处理72小时,水分子团被‘切割’成小分子,pH值呈弱碱性,能中和体内酸性毒素。现在投资我们的项目,不仅能以成本价认购水机,还能成为区域代理,等明年公司在香港上市,股权翻十倍!”

他身后的大屏幕突然切到一张“临床报告”,上面写着“饮用小分子水30天,血脂下降率92%,血压下降率88%”。“这是我们和美国哈佛大学合作的研究成果!”刘教授拍着桌子,“专利号都在这儿,不信的可以去查!”

坐在后排的王建国皱起了眉头。他退休前是中学化学老师,教了三十年化学,从没听说过“水分子团能被切割”。他旁边的老同事老赵捅了捅他:“老王,这不对吧?水分子不就是H?O吗,怎么还能随便拆分?”王建国没说话,掏出手机搜“量子小分子水”,跳出的全是“骗局揭秘”的文章。

“现在,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提问!”刘教授摆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张大妈第一个举手:“刘教授,我喝这水能治糖尿病吗?”“绝对能!”刘教授斩钉截铁,“小分子水能修复胰岛细胞,三个月见效!”

这时,一个穿蓝色衬衫的中年男人站了起来,是王建国的学生李伟,现在在化工厂做技术员。“刘教授,我有个问题。”李伟的声音很平静,“我初中化学学过,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分子式是H?O,分子量是18。您说的‘小分子水’,是每个水分子里少了氢原子,还是少了氧原子?如果是分子团变小,那每个分子团里的水分子数量具体少了百分之多少?有没有第三方检测报告?”

全场瞬间安静下来。刘教授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又恢复了镇定:“这位同志,看来你对量子生物学不太了解啊。小分子水不是改变水分子的结构,而是改变分子间的‘氢键’!就像一群人手拉手,我们把他们拆成小团伙,这不需要减少人,只是改变组合方式嘛!”

“那分子团大小的检测数据呢?”李伟追问,“比如普通水的分子团首径是多少纳米,你们的小分子水是多少?用什么仪器测的?有没有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报告?”

刘教授的额头开始冒汗,他拿起桌上的矿泉水喝了一口:“这个……检测报告我们有,但是属于商业机密,不能公开。你想啊,要是技术参数泄露了,被国外公司抄了去怎么办?”

台下有人开始窃窃私语。王建国站起来补充道:“刘教授,我教了三十年化学,水分子间的氢键是自然形成的,温度、压力变化会影响氢键的稳定性,但所谓的‘低频共振仪’根本不可能精准控制分子团大小。而且,水喝进胃里,会被胃酸稀释,不管什么分子团,到了胃里都会变成一样的——H?O。”

“你这是老观念!”刘教授提高了音量,“科学在进步,不能用老眼光看新事物!我们的技术得过‘国家科技进步奖’,你看这是证书!”他从抽屉里掏出一个烫金证书,举得高高的。王建国眯着眼一看,证书上的颁发单位是“中国民间科技发展协会”,他知道这是个早就被曝光的非法社会组织。

“我再问最后一个问题。”李伟往前迈了一步,“您说投资10万就能当代理,还能拿股权。请问贵公司的注册资本是多少?研发投入占比多少?如果小分子水真有这么神奇,为什么不进入正规医院,反而要在会场里卖?”

这话戳到了痛处。刘教授的脸涨成了猪肝色,对着后台挥手:“保安!把这两个捣乱的请出去!”两个穿黑西装的壮汉立刻走过来,架住王建国和李伟的胳膊。

“大家别听他们的!”刘教授对着话筒喊,“这是同行派来的托儿,嫉妒我们的技术!现在优惠活动最后半小时,投资10万送价值5万的水机,再送200瓶小分子水!”

混乱中,张大妈还是交了钱,她抱着一台沉甸甸的“低频共振仪”,觉得捡了大便宜。老赵想拦她,被她甩开:“你懂啥?人家是教授,还能骗咱?”

王建国和李伟被推到会场外,两人看着陆续有人拎着水机出来,无奈地叹了口气。“这些骗子,就是抓住老人怕死的心理。”李伟气愤地说,“什么小分子水,成本价顶多50块,敢卖5000!”

王建国想起刚才在台上看到的一幕:刘教授的演讲稿背面,印着“话术手册第3版”,其中一条写着——“遇到化学老师提问,用‘量子概念’绕晕他,强调‘科学不是普通人能懂的’”。

半个月后,王建国在菜市场碰到张大妈,她拎着菜篮子,脸色不太好。“张大妈,那水喝着咋样?”王建国问。张大妈叹了口气:“别说了,喝了半个月,血压没降,还拉了三天肚子。那水机放在家里占地方,想退,人家说‘激活了量子能量,不能退’。”

又过了半年,新闻里曝光了“小分子水骗局”:刘教授其实是个下岗工人,所谓的“量子技术”就是普通的净水器,成本不到200块。他靠着这套说辞,在全国骗了近千万,受害者大多是老人,很多人还是被亲戚朋友拉进来“投资”的。

法庭上,刘教授低着头,再也没了当初的嚣张。受害者代表里,张大妈哭得最伤心,她不仅自己投了10万,还拉着女儿也投了5万。“我以为是为她好,结果害了她……”

王建国去旁听了庭审,出来时看到法院门口的公告栏上,贴着骗子的照片和诈骗手法。阳光照在“小分子水”三个字上,显得格外讽刺。他想起李伟在会场里的提问,那些最基础的化学常识,本应是识破骗局的盾牌,却被“专家”的头衔和花言巧语挡在了门外。

回家的路上,他路过中学门口,看到学生们正在上化学课,透过窗户,能听到老师在讲:“水分子的化学式是H?O,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王建国站在窗外笑了,或许,最好的防骗术,就是记住这些最朴素的科学道理——毕竟,再花哨的谎言,也骗不了元素周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