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健林:从“商业帝国”到泡沫的崩塌
王建军第一次见到鑫健林的“招商总监”刘志强时,对方正站在巨型沙盘前指点江山。沙盘上,“鑫健林国际健康城”的模型灯火辉煌,五星级酒店、温泉度假村、老年公寓、三甲医院的微缩建筑错落有致,刘志强手里的激光笔在“国际医疗中心”的模型上停住:“王叔,您看这栋楼,引进的是德国最先进的质子重离子治疗设备,光这一台就值20亿。现在我们对外发售‘康养权益卡’,10万一张,不仅能优先入住老年公寓,还能享受每年8%的分红,等健康城建成运营,这卡的价值最少翻十倍。”
王建军摸了摸沙盘边缘的金属栏杆,冰凉的触感让他觉得格外“正规”。展厅的墙上挂满了各种“荣誉证书”——“中国养老产业领军企业”“AAA级信用单位”,甚至还有一张和某部委领导的合影(后来才知道是PS的)。刘志强是他妻子的远房表弟,去年过年时提着茅台上门,说自己在“大公司”当总监,有内部投资名额。“我爸妈都买了50万的,”刘志强拍着胸脯,“这项目是市政府重点扶持的,地皮都是划拨的,稳赚不赔。”
展厅里人来人往,不少老人在子女的陪同下签约。王建军的老同事李建国也在其中,他手里捏着一张“VIP认购单”,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兴奋:“老王,我托关系才拿到两个名额,这卡以后能继承,给孙子留着都是资产。”李建国退休前是国企会计,一辈子谨慎,这次却动了心——他亲眼看到刘志强给另一位老人算收益:“10万存银行,一年利息3000;买我们的卡,一年分红8000,还送全年体检,你说划算不?”
王建军的妻子也在旁边劝:“志强总不能骗自家人吧?咱那套老房子反正要拆迁,不如先拿10万出来试试水。”就这样,王建军稀里糊涂签了合同,刷走了半辈子攒下的积蓄。合同上写着“鑫健林康养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盖的公章鲜红夺目,还附着一份“市政府重点项目批复文件”的复印件,上面的公章看着挺真。
接下来的半年,鑫健林的“动作”不断。他们在郊区圈了一块地,用围挡围了起来,上面印着健康城的效果图,还插着“鑫健林集团”的彩旗。每周都有大巴车拉着投资人去“考察”,刘志强在现场拿着喇叭喊:“各位叔叔阿姨看清楚,地基己经打好了,明年这时候就能封顶!”王建军跟着去过一次,看到几辆挖掘机在空地上怠速运转,司机们坐在驾驶室里玩手机,他问为啥不干活,刘志强说:“在等钢筋进场,都是进口的,手续慢。”
分红倒是准时到账,每个月800多块,首接打进银行卡。王建军拿着这笔钱给孙子买了个平板电脑,心里踏实了不少。他开始主动给老朋友们推荐:“鑫健林真靠谱,比存银行强多了。”在他的介绍下,小区里的张阿姨、楼下的赵师傅都买了“康养权益卡”,刘志强还给他发了个“推荐奖”——一台价值1999元的空气净化器,用了没俩月就坏了。
转折点出现在年底。有投资人去市政府办事,顺便问起“鑫健林健康城”项目,结果工作人员一脸茫然:“没听过这个重点项目啊。”消息传回来,不少人开始慌了。王建军赶紧给刘志强打电话,对方说:“那是他们新来的,不懂情况。下周我们董事长要和市长签约,到时候邀请大家去现场见证。”
签约仪式搞得轰轰烈烈,请了本地电视台的记者,还租了辆劳斯莱斯当“董事长专车”。一个梳着大背头的男人在台上和一个“市长代表”握手,闪光灯不停闪烁。王建军挤在人群里拍了视频,发给张阿姨:“你看,我说靠谱吧。”后来才知道,那个“市长代表”是从婚庆公司雇来的演员,一天500块,而所谓的“签约”,不过是在一份空白合同上签了个名。
过完年,分红突然停了。刘志强解释说:“公司把资金都投到设备采购上了,德国的质子仪马上要运过来,这几个月先欠着,等设备一到位,一次性补发。”可到了三月,围挡里的挖掘机不见了,彩旗也被风吹得只剩个杆子。有人翻墙进去看,发现所谓的“地基”就是个土坑,里面积满了雨水,还漂着几个塑料袋。
王建军和李建国带着十几个老人去找公司,发现原本装修豪华的展厅己经换了主人,变成了一家火锅店。隔壁办公室的人说:“鑫健林上个月就搬走了,欠了三个月房租。”他们找到刘志强的住处,门锁着,邻居说早就没人住了。打电话给刘志强的父母,老人在电话里哭:“我们也联系不上他,他还骗了我们养老钱啊!”
这时候大家才发现,所谓的“鑫健林集团”,根本没有实体产业。那栋“国际医疗中心”的地皮,是租来的荒地,租期只有一年;宣传册上的“德国设备”,连厂家都查不到;墙上的“荣誉证书”,全是花钱在淘宝上做的。更让人崩溃的是,他们互相打听后发现,受害者几乎都是“自己人”:王建军是被妻子的表弟骗的,李建国是听老同学说的,张阿姨是被广场舞队友拉进来的,赵师傅则是被亲弟弟——也就是那个“董事长”的司机——忽悠的。
最让人揪心的是独居老人周奶奶,她把儿子车祸去世的赔偿款80万全投了进去,还借了邻居20万。得知被骗后,老人在家喝了农药,幸好被及时发现救了回来。在医院里,她拉着王建军的手,浑浊的眼睛里全是泪:“我就想给孙子留点钱,怎么就这么傻啊……”
警方介入后,查出这是一个典型的“亲情传销式骗局”。主谋张健(也就是那个“董事长”)初中都没毕业,以前是开火锅店的,因为欠了高利贷,才想出这个“健康城”的幌子。他先拉来自己的亲戚当“总监”“经理”,再让他们去骗各自的亲友,用“高分红”和“上市梦”画饼,一年多时间骗了近2000万,大部分钱被他在澳门输光了。
刘志强作为“骨干”,被判了三年。他在法庭上哭着说:“我开始也信了张健的话,以为真能做成大项目,后来发现是骗局,己经骑虎难下了……”可那些被他骗了的亲戚朋友,再也不想见他。王建军的妻子因为这事,和娘家彻底闹翻了,过年都没敢回去。
一年后,王建军在菜市场碰到李建国,对方头发白了大半,背着个蛇皮袋捡塑料瓶。“老李,你这是……”王建军想打招呼,李建国却别过脸,匆匆走了。听说他把房子卖了还债,儿子也跟他断绝了关系。
小区里的长椅上,再也没人聊“投资”“分红”的事。偶尔有新人搬来,提起鑫健林,老人们都沉默着摇头。王建军还是每天去公园打太极,只是不再像以前那样爱聊天了。有一次,他看到有人在发理财产品传单,赶紧上去劝:“别信这些,尤其是亲戚推荐的,坑的就是自家人。”
夕阳下,他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像极了那个曾经在鑫健林展厅里,被“商业帝国”模型迷了眼的自己。那场用亲情、信任和贪婪堆砌的骗局,最终只留下满地狼藉,和无数个家庭难以愈合的伤口。而那些所谓的“高大上”,不过是骗子精心编织的网,网住的,全是最亲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