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李淳身形微沉,足尖在地面轻轻一点,整个人便像是失去了重量般飘然而起!他的动作行云流水,没有丝毫滞涩,在不算宽敞的院子里划出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优美弧线。步伐起落间,脚下铺着的细沙微微溅起,却神奇的没有一粒能沾上他的裤脚!
尤其当演练到流云步第七式“风折竹”时,李淳的身形骤然由极动转为短暂的极静,随即猛地一个折返!宽大的衣摆后襟因骤然发力而瞬间绷得笔首,像锋利的刀片!足尖点地的刹那,竟发出“叮”的一声脆响,李然就看见,坚硬的地砖上,三叔脚尖划走的地点,留下一个清晰的白点!
“看仔细了?!”李淳的喝声如惊雷,“这式‘云遮月’,精髓在‘三折三转’,虚实相生!记住,腰胯要稳!要像溪流中的顽石,任它水流湍急冲刷,我自岿然不动,守住中轴!”他话音未落,身形再次晃动!
李然瞳孔骤然收缩!
李淳的身影在短短七步之内,竟接连幻化出三道虚实难辨的残影!最后那道最淡的虚影,甚至轻盈地掠过了院角一个小小池塘的水面!水面上的浮萍只是微微下沉,随即弹起,连半圈像样的涟漪都没有荡开!
“流云步的要诀,首在‘灵动’,身法需如风似电,飘忽不定,让对手难以捕捉你的轨迹。”李淳收势而立,气息平稳,开始讲解,“但真正的精髓,却在一个‘流’字!真气流转需圆融无碍,心念所至,身形即至!口诀你记好:气走三焦过云门,脚踩七星转坤乾...”
李然站在一旁,目光灼灼,将李淳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讲解都深深印入脑海,同时在识海中快速构建模型,尝试理解其背后的力学原理和能量运行轨迹。
“三叔,侄儿想试试!”见李淳演示讲解完毕,李然抱拳,眼中跃跃欲试。
“好!大胆施展!”李淳退开几步,让出场地。
李然走到院子中央,深吸一口气,回忆着李淳的动作和口诀,调动丹田太阳真气,按照流云步的初步法门,尝试踏出第一步。
然而,理想很,现实很骨感。他的动作明显带着听风步的痕迹,身形转换间显得颇为生涩僵硬,腰胯用三叔的话说,就是锈死的轴承,难以流畅地带动身体转向,步法更是缺乏那种行云流水的韵律感。
“腰!太僵了!”李淳的喝声响起 ,他手中不知从哪抽出一根三尺长的细韧竹枝,快如闪电般点在李然后腰的腰眼穴上!
这一点,力道奇巧无比!
李然只觉腰眼处一股温和却沛然的力量猛地透入,原本僵硬紧绷的腰胯瞬间一松,像是被卸掉了锁扣!整个身体不受控制地、却异常流畅地借力旋身,划出了一个远比他自己尝试时漂亮、圆润得多的弧线!
“记住刚才这股劲力!”李淳的声音紧随而至,“流云流转,借力卸力!腰是轴,腿是轮,真气是人推车的劲儿!不是靠蛮力硬扭!”
李然稳住身形,额头己见汗珠,但眼神却更加明亮。刚才那一下,让他真切体会到了“流”的意境!
李淳走到他身边,语气缓和下来:“然儿,不必急躁,更不必刻意追求速度。流云步讲究的是‘自然’二字,像天上流云,聚散无常,随风而动。关键在于把握住真气流转与身体动作之间的节奏,找到那种圆融一体的感觉。”
李然认真点头,将李淳的话牢牢记下。他闭上眼睛,排除杂念,再次缓缓运转真气。这一次,他不再刻意模仿动作,而是用心去感受真气在足三阴经、足三阳经中的流动,去体会腰胯作为力量中枢的微妙平衡,去尝试让意念引导身体,而非身体带动意念。
慢慢地,他的身形开始变得协调。起步、转折、停顿、再动...虽然速度依旧不快,但那份生涩僵硬感正在迅速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初具雏形的、轻盈流畅的韵律。步伐落点也变得更加精准、稳定。
李淳在一旁看着,严肃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难以掩饰的欣慰笑意,微微颔首:“不错!不错!然儿,你这悟性...果然没让三叔失望!照这个势头下去,勤加练习,用不了太久,这流云步的精髓,你便能掌握个七八分了!”
李然听到夸奖,心中自然欢喜,但更多的是一种对武道新境界的探索带来的兴奋。他没有丝毫松懈,抹了把额头的汗水,目光坚定:“多谢三叔指点!侄儿再练几遍!”
说罢,他再次凝神静气,在晨曦微光笼罩的小院里,一遍又一遍地演练起那初窥门径的流云步法。每一次转身,每一次踏步,都力求比上一次更流畅,更自然,更贴近那“身如流云”的意境。体内新生的太阳真诀真气,也在这不断的尝试与磨合中,与这套精妙的身法,开始了初步的、充满潜力的交融。
此后几日,李然每日清晨来三叔这里学习一个时辰后便自行回去练习,不到十日,李然己经能够熟练地运用流云步,身形矫健如灵狐,穿梭于演武场,让旁观的族人惊叹不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