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签约供销社,母亲病情突变!

2025-08-19 2995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红日西沉,最后一抹余晖染红了窗棂,映照在李青川布满血丝的双眼上。

他面前的旧笔记本上,“下一步:扩大种植面积+中药辅助治疗”两行字,墨迹未干,却仿佛重逾千斤。

母亲虚弱的喘息声犹在耳畔,那句“娘不想拖累你”像一把钝刀子,在他心口反复切割。

几天前,当他揣着与镇供销社签订的合同,将第一笔沉甸甸的货款交到父亲李大山手中时,他以为苦尽甘来,好日子就在眼前。

郑会计那句“年轻人,好好干,我们很看好你”的勉励,更是让他浑身充满了力量。

王春兰嫂子送来的那碗鸡汤,不仅暖了母亲的胃,也暖了全家的心。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在人看到曙光时,再泼上一盆冰水。

母亲的病情急转首下,高烧不退,咳血量触目惊心,一度陷入昏迷。

那一刻,李青川感觉天塌地陷。

他疯了一般求来老赵头施针,又一头扎进从县图书馆借来的医书里,每一个字都像救命稻草。

数据库中那张“清肺汤”的方子,成了他唯一的希望。

夜奔百家,低声下气,受尽白眼,他终于凑齐了百合、川贝、雪梨……亲手熬药,一勺勺喂下,守在母亲床边,一夜未眠。

当母亲悠悠转醒,虚弱地握住他的手时,这个刚硬的汉子,泪如雨下。

“娘,您放心,儿子有办法!您一定会好起来,活得比谁都好!”他擦干眼泪,斩钉截铁。

但办法从何而来?

药材昂贵,后续的调理更是个无底洞。

仅靠目前那几分地的草药,杯水车薪!

扩大种植面积,刻不容缓!

第二天一大早,李青川眼窝深陷,神情却异常坚定。

他将家里仅剩的一点积蓄揣进兜里,又把那份与供销社签订的合同小心翼翼地折好,贴身放着。

这不仅是一份合同,更是他说服别人的底气,是他未来的希望。

他第一个找到的是村长李满福。

李满福正蹲在自家院门口,吧嗒吧嗒抽着旱烟,眉头拧成了疙瘩。

村里的地,除了各家各户的口粮田,就剩下村集体那几块没人要的贫瘠坡地,还有几片零散的荒地,常年被野草和灌木占据。

“满福叔。”李青川声音有些沙哑。

李满福抬眼看了看他,吐出一口浓烟:“青川啊,你娘好些了?”村里没秘密,李母病重的事,他自然知道。

“托您的福,暂时稳住了。但我寻思着,后续调理还需要不少钱,光靠那点药材……”李青川顿了顿,深吸一口气,“我想跟村里租几亩地,多种些草药。”

李满福眉头一挑,有些意外:“租地?村里的好地都分出去了,剩下的那些坡地,种庄稼都费劲,你种草药能行?”他不是不信李青川,只是那几块地实在太差。

李青川早有准备,从怀里掏出合同:“满福叔,您看,这是我跟镇供销社签的合同,他们那边有多少我要多少,价格也好。我试种的那批,郑会计都说好。”他把合同递过去,“我知道那些地贫瘠,但我最近学了些改良土壤的法子,而且有些药材,对土地要求不高,反而喜欢砂质或者排水好的坡地。”

李满福接过合同,一字一句看得仔细。

供销社的红章鲜艳夺目,收购价格也确实。

他沉吟片刻:“青川,不是叔不帮你。那些地,荒着也是荒着,你要是真有本事种出金疙瘩,叔当然高兴。只是,这租金……”

“满福叔,我明白村里的规矩。”李青川诚恳道,“租金我照市价给,绝不让村里吃亏。而且,如果我种成了,规模扩大了,将来需要人手,我优先雇佣村里人,您看怎么样?”

李满福眼睛一亮。

李青川这小子,不声不响,倒是个有远见的。

如果真能带动村里人致富,那可是大功一件。

他把烟杆在鞋底磕了磕:“行!这事我帮你张罗。不过,光靠村集体的地,怕也有限。村里各家各户,有些边边角角的荒地,或许也能利用起来。”

“那太好了!”李青川心中一喜,“如果能说服大家把那些零散地也租给我,或者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合作,我感激不尽!”他知道,单打独斗难成气候,要想快速扩大规模,必须把全村的力量都调动起来。

李满福点头:“这事急不得,我先召集几位族老和各家代表开个会,你把你的想法,还有这份合同,当面跟大家伙说说。能不能成,就看你的本事了。”

消息很快在李家村传开。

李青川要在荒地上种草药,还要租大家的闲散地?

一时间,议论纷纷。

有支持的,觉得李青川脑子活,敢闯敢干,说不定真能带大家发财;有怀疑的,认为他异想天开,供销社那是 ?????? 单位,能看上他一个泥腿子种的东西?

别是被人骗了;更有甚者,酸溜溜地说他走了狗屎运,想一个人发财。

傍晚,李家村的祠堂里灯火通明。

村里的主要人物都到齐了,李大山也陪着儿子坐在下手。

李满福清了清嗓子,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简单一说,然后示意李青川发言。

李青川站起身,面对着数十双或好奇、或审视、或怀疑的目光,他心中反而平静下来。

他将合同展示给众人看,朗声道:“各位叔伯婶子,乡亲们,这份合同是真的,供销社的郑会计亲口答应,只要我种出来的药材符合标准,他们照单全收。我娘的病,大家也知道,没有钱,寸步难行。我想扩大种植,不仅是为了给我娘治病,也是想闯出一条路子。”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恳切:“我知道大家担心风险,担心那些荒地种不出东西。我向大家保证,如果租用大家的土地,我会签订正式的租赁协议,租金按时支付。如果大家愿意以土地入股,将来有了收益,我按比例分红,绝不食言!我李青川,用我的人格担保!”

人群中一阵骚动。有人低声议论,有人交头接耳。

一个尖细的声音响起:“青川小子,你说得好听!万一你种亏了呢?我们的地不是白白给你糟蹋了?供销社的收购,能长久吗?”说话的是村里的李老三,向来爱占小便宜,又见不得别人好。

李青川看向他,目光锐利:“三叔,风险自然有,但机遇也摆在眼前。供销社的收购是长期合同,白纸黑字写着。至于土地,我会尽心尽力去改良,去耕耘。如果大家信不过我,可以先租一小部分给我试试。等我种出名堂,大家再决定要不要扩大合作。”

“对啊,老三,青川这孩子实诚,他爹娘的为人咱们也清楚,不会坑咱们。”人群中有人帮腔。

李大山也站起来,黝黑的脸上带着一丝激动:“各位乡亲,我儿子虽然年轻,但他有决心,也有脑子。请大家给他一个机会,也给我们李家一个机会!”

李满福适时开口:“青川的想法,我觉得可行。村集体的几亩坡地,可以先拿出来给他试试。至于各家的零散地,大家自愿。谁家愿意,就到我这里登记。”

灯光下,李青川紧握的双拳微微松开。

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但这条路,他必须走下去。

为了母亲,为了这个家,也为了那些期盼的眼神。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祠堂里每一张脸,仿佛看到一片片荒芜的土地,正在他的手中,孕育出金色的希望。

夜色渐深,但李青川的心,却比任何时候都要火热。

他仿佛己经看到,不久的将来,漫山遍野的药草,随风摇曳,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而那一条通往富裕和健康的路,正在脚下延伸。

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