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帝登基大典,紫宸殿前百官肃立。
沈荟芊身着正红色凤袍,站在玉阶最高处,望着从御道尽头缓步走来的萧钰。他一身玄色龙袍,金线绣制的九爪龙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每走一步都仿佛有雷霆万钧之势。
当萧钰踏上最后一级玉阶,转身面对群臣时,沈荟芊几乎屏住了呼吸——这个男人,曾经是令人闻风丧胆的暴君,如今却成了天下共主。而那双总是冷若冰霜的眼睛,此刻正温柔地注视着她。
"请皇后为新帝加冕。"礼部尚书高声宣布。
沈荟芊接过内侍捧来的九龙金冠,这顶象征着至高权力的冠冕比她想象中沉重许多。她踮起脚尖,小心翼翼地为萧钰戴上。就在金冠落定的瞬间,萧钰突然握住她的手,在众目睽睽之下轻吻她的指尖。
"朕的皇后。"他的声音不大,却足以让近前的大臣们听清。
满朝哗然。按礼制,皇帝不该在如此庄重的场合做出这般亲昵举动。但此刻的萧钰哪会在意这些,他眼中只有沈荟芊微微泛红的脸颊。
加冕礼毕,萧钰牵着沈荟芊的手共登龙座。当两人并肩而坐时,他们眉心的金色印记突然同时亮起,在空中交织成那个熟悉的双生图腾。金光笼罩整个大殿,所有人都被这神迹般的景象震撼。
"天佑大雍!"周岩率先跪拜。
"天佑大雍!"百官齐声高呼,声震九霄。
沈荟芊悄悄看向萧钰,发现他正凝视着空中的图腾,眼中是她从未见过的平和。九世轮回的诅咒,终于在这一刻彻底打破。
......
登基大典后的第一次朝会,争论异常激烈。
"陛下,三皇子余党尚未肃清,臣建议连坐九族,以儆效尤!"刑部尚书慷慨陈词。
萧钰指尖轻叩龙椅扶手,目光冷峻:"准。"
"陛下!"沈荟芊突然开口,"连坐之法恐伤及无辜。臣妾听闻三皇子府上有不少仆役是被迫效命,可否网开一面?"
大殿瞬间鸦雀无声。按祖制,后宫不得干政,更何况是新帝登基之初。几位老臣己经皱起眉头,等待暴君发怒。
谁知萧钰只是微微挑眉:"皇后有何高见?"
沈荟芊从容起身:"臣妾建议只诛首恶,其余人等按罪责轻重分别处置。既可彰显天威,又不失仁德。"
"仁德?"萧钰嗤笑一声,却在看到沈荟芊坚定的眼神后软化,"罢了,就依皇后所言。"
大臣们目瞪口呆。那个以铁血手段闻名的萧王,竟会因皇后一句话改变主意?
退朝后,萧钰在御书房召见了几位心腹大臣。沈荟芊端着亲手熬制的药膳进来时,正听见他在部署边境防务。
"...西戎与北狄己缔结和约,但边关守军不可松懈。"萧钰抬头看见沈荟芊,冷峻的面容立刻柔和下来,"皇后来了。"
沈荟芊将药膳放在案几上:"陛下该用膳了。"
几位大臣识趣地告退。门刚关上,萧钰就一把将沈荟芊拉入怀中,下巴搁在她肩上:"累死了,这些老顽固..."
沈荟芊轻笑,替他按摩太阳穴:"陛下刚才在朝堂上给足臣妾面子。"
"朕的皇后,自然要给面子。"萧钰嗅了嗅药膳,"又是补血的?"
"陛下失血过多,需要调养。"沈荟芊舀了一勺送到他嘴边。
萧钰乖乖喝下,却在她要起身时收紧手臂:"别走,陪朕看奏折。"
"这不合规矩..."
"朕就是规矩。"萧钰将她按在身旁的椅子上,随手翻开一本奏折,"你看,江南水患,请求赈灾..."
两人头挨着头批阅奏折,时而讨论,时而争执。窗外夕阳西下,为御书房镀上一层金色暖光。
......
一个月后,封后大典如期举行。
沈荟芊身着繁复的凤袍,头戴九凤金冠,在百官的注视下一步步走向太和殿。萧钰早己在殿前等候,见她到来,竟主动走下台阶相迎。
"朕的皇后。"他执起她的手,声音里满是骄傲。
沈荟芊抬头望进他的眼睛,那里面的柔情几乎要将她淹没。曾几何时,这个男人的眼中只有杀伐与冷酷,如今却盛满了爱意。
典礼结束后,萧钰携沈荟芊登上皇城最高处,俯瞰整个京城。万家灯火如星辰般闪烁,一派太平景象。
"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吗?"萧钰突然问。
沈荟芊微笑:"在浣衣局,你浑身是血地闯进来..."
"那时我就觉得你眼熟。"萧钰轻抚她眉心的印记,"现在想来,是九世记忆在作祟。"
沈荟芊靠在他肩上:"这一世,我们终于可以白头偕老了。"
萧钰正要回应,周岩匆匆赶来:"陛下,北狄使者求见,说有关西戎圣山的急报。"
御书房内,北狄使者呈上一封火漆密信。萧钰拆开后,眉头渐渐皱起。
"怎么了?"沈荟芊问。
"圣山祭坛出现异象。"萧钰将信递给她,"有人在试图重启诅咒。"
沈荟芊心头一紧。莫罗己死,谁会...
"信上说,祭坛中央的石碑裂开,露出一面铜镜。"萧钰眯起眼,"镜中能看到过去未来的景象。"
沈荟芊突然想起什么:"轮回镜!西戎古籍记载,那是连接九世轮回的神器!"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明白过来——虽然他们打破了诅咒,但与圣山的羁绊并未结束。那面镜子,或许能揭示更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要去看看吗?"沈荟芊问。
萧钰握住她的手:"等朝局稳定些,朕陪你一起去。"
窗外,一轮新月升起,清辉洒在相拥的两人身上。无论前方还有什么考验,他们都将携手面对。这一世,再没有什么能让他们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