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上午,郝秘书走会签流程,二处不少人都知道了。
唐乾纳闷地问万善,“不是给咱二处申请招人吗?我听说讨论的项目是:关于岗位职责匹配和人员分配合理性,啥意思?”
“孔局长思考的层次我达不到,你问我,我问谁?”
“你不知道?昨天我找老方,说起你主动申请外勤出差,老方说你肯定知道点内幕消息,早早溜了。”
“屁,我知道啥消息,会签讨论还是你过来跟我说的,郝秘书能跟我提这事儿?”
唐乾叉胳膊靠在椅子背上,露出沉思的表情,“郝秘书嘴严,他不可能跟你说。这个匹配和分配是什么意思?咱们局没有吃空饷的啊,就现在这人手都不够,我一礼拜有三西天都在加班。”
“还有,是韦处长说二处缺人,这问题怎么到局常委班子上讨论?有点弄大发了吧。你帮我分析分析,这里面有什么文章。”
万善拿起报纸,“别揣测领导,你也没长那脑子,安心工作。马上五一了,咱们放不放假啊?”
“应该放吧,没任务就放。”
唐乾没得到想要的答案,临走时候问万善,“你明天汽车还是火车?”
“不知道,明早八点到松江大学集合,听他们安排。这次护送任务牵涉到保密文件,除了我还有其他公安同事。”
“防特务?”
万善翻动报纸,“啥时候没特务啊!再过五十年也有特务,咱们这是铁饭碗,到退休那天特务都抓不完。”
“闹心,狗特务。”
唐乾骂了一句,走得一点不开心。
合上报纸,万善吹着缸子里茶叶末,心里思考唐乾带来的消息。
岗位职责匹配和人员分配合理性,听听多高大上的议题。
韦处让自己做统计表不是心血来潮,统计五个组的人员资料,然后上会讨论目的是什么呢?
按照熟悉的套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核心是增加人手,按照这个脉络推断,岗位和人员就存在差异,是经过调查总结的,不是拍脑袋决定。
结合二处一年来完成任务和破获的案情,明晃晃告诉上级,保卫局缺人。
但是——缺人打报告就行了,何必绕这么大一圈呢?
‘哒哒哒’
手指敲着桌子,万善停下动作,嘴角微微一笑,声音微不可闻,“观世音的莲花池里,养的是通天河的灵感大王,保卫局这池子里,要养家里培育好的鱼苗啊。”
这也是他出差的原因之一,最早没想通韦处的目的,总觉得招人搞这么声势浩大,一定另有目的。
他不想趟浑水,单位里最重要的就是人事权和财政权,哪个跟他都不挨着。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保卫局里谁是谁的关系他都没搞清,下场替领导摇旗呐喊,得罪人都不知道,不值得,不划算!
后世有些单位大费周章搞公开招聘,就像大导演全国选角一样,是做给大家看的。
现在虽然不像后世一个萝卜一个坑,也不是能随随便便进人的,保卫局的人事安排要经过局常委会议讨论。
万善要没有抓住金永吉和油葫芦这个功劳,还没机会进党校学习,自然也就进不了保卫局。
出差好,什么会什么风向都与他无关,谁爱来谁来,又不是他的地盘。上面还有老唐顶着,他干好自己这一摊比什么都强。
‘铃铃铃’
电话铃声惊醒沉思的万善。
“喂,保卫局二处五组万善,哪位?”
抽出一支烟点上,“薛老三,查到了,行行行,三哥,好了吧,吃咖喱的三哥。”
“股长也是受人之托,上面谁打了招呼?姓管的参谋。谁的人啊?王前进!明白,感谢三哥,等我出差回来给嫂子带礼物,嫌我客气了?那我不带了,哈哈哈,瞅你那德性,嗯嗯,挂了。”
万善叼着烟,首到一条长长的烟灰断裂掉裤子上,站起来抖抖裤子。
王前进,果然是你出手了。
——
戴上帽子,骑车到了爷爷家楼下,楼口的平台使劲跺脚,地上稀泞全是泥汤。
敲门,就老爷子一个人在家。
“我奶呢?”
“跟人买水萝卜去了。”
“嘿,晚上我让人送来完事儿了呗,一道儿稀泥,不留神就摔了,老太太折腾啥啊。”
万良启背着手走到窗台往下踅摸,“没多远,院里供销社上了一批,正好我也想吃。”
“你没陪着去啊,大男子主义。”
“小兔崽子,进屋叭叭的数落起我来了。”
哄了一会儿老爷子,老头噗嗤笑了,给了万善后背一巴掌。
“今儿不是工作日吗?过来有事儿?”
万善给老爷子点上烟,“还真有事儿。”
从张大山跟老谢合作,囤了五百匹棉布说起,多方调查后确定怀疑对象。上午薛家老三打听清楚,王前进下面管参谋安排的。
老爷子没发表意见,讲起薛战军,“薛老三路子挺广呢,还帮你打听这事儿,小前儿总跟你玩,比你大两岁,每次都被你打哭,他爸说他就是欠揍。”
万善晃晃茶叶罐,“被我揍过的都愿意帮我,没被我揍过的背后琢磨我。我发现呐,人脾气不能太好,该出手就出手,打服为止,不服,就再打一次。”
万良启哼哼冷笑两声,“你有啥想法?”
“我没想法,总不能冲军区里揍王前进吧,虽然我能打,遇上当兵的最多一打五,近不了他的身啊。”
“说说就不着调,跑部队打人,好大的胆子,这事儿我处理。”
万善倒了茶叶,晃晃暖壶,“我去烧点水。”
齐兰香进屋看到万善和面,“大孙儿,你咋来了呢?”
“明天出差,过来问问您有啥需要带的,正好顺道儿买了。”
“我有啥需要的?咱江城公家商店里啥都有,还用你出差买啊,你放那吧,我来做。”
“别沾手了,我爷中午想吃手擀面,我活好面了,等醒了你来擀。”
“正好我买了点大棚的洋柿子,中午弄柿子鸡蛋卤。”
“行,奶,这面你看够不够?我爷说他要吃两大碗。”
“别听他瞎叭叭,上回一大碗面条撑的中午都睡不着,中午擀这一嘎溜就够了,剩下的晚上吃。”
万良启站厨房门口,小声嘀咕:“我咋吃不了两碗?年轻时候能吃五碗呢!”
老太太赶他走,“你回屋吧,眼大肚子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