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为啥需要女青年配合你

2025-08-16 2441字 4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闻老三推着炭车,到了红星幼儿园旁边的茶馆。

两筐炭过秤算账,拎着空筐路过一个包间,左扇门敞开着,瞧见了悠哉悠哉喝茶的万善,二人对了一个眼神。

闻老三放下筐,进屋关门,“万叔。”

万善提壶倒茶,“喝点水。”

“谢万叔。”闻老三点头哈腰,半拉屁股坐炉子边,摘下帆布手套,里面粗纱劳保手套破了几个洞。

“手套都破了,去买几双。”掏出五块钱推过去。

闻老三脸红摇头,“不用,不用,万叔,家里有,我舍不得戴新的。”

万善又掏出十块钱,敲了敲,“买双结实点的鞋。”

“哎~万叔,张大山那边打听到倪学宗姘头的事儿了,这事儿知道的人不多,周围邻居以为那女的是调动工作搬过来的,不知道她养汉。”

“从头说,这女不是乡下进城的?”

“不是,吴老二说那女的气派就不像普通人,应该读了很多书那种,肚子里有书本就高贵那种。”

“腹有诗书气自华,什么玩意就肚子,你首接说事儿,别再转述吴老二的废话。”

“这女的是去年国庆前搬过去的,街道办登记的名字叫辛婉秋,工作单位是少年宫的舞蹈老师。”

“舞蹈老师?”

万善两手交叉,大拇指绕来绕去,展家真麻烦,越查人越多,这又多了一个辛婉秋。

一个娘们名叫婉秋,她的身份,耐人追寻。

闻老三默默喝茶,没敢打断万善的思考。

“少年宫的舞蹈老师,就算找爷们,也没必要找一个放映员啊。搞艺术的眼光都高,不应该啊!辛婉秋是倪学宗姘头这事儿,怎么传出来的?”

“少年宫传出来的,周围邻居都不信,说没见过陌生男人单独来找过辛婉秋,街道办说辛婉秋还找过他们反映情况,对别人造谣污蔑她的清白表示愤慨和愤怒。”

“草!”

万善忍不住爆粗口,“这特么不是耽误事儿吗?少年宫谁造的谣?”

“最有可能是一个叫冯自力的,少年宫幼艺科的二把手。别人叫他冯科长,但他就是个股级。”

“这不用说,少年宫是教育局下属单位,主任也就正科级,江城是副省级城市,主任最多副处级,他一个下面科室的二把手,副科都烧高香了。”

万善摆摆手让闻老三离开,“拿上钱,让张大山给我查清楚辛婉秋和冯自力的履历。”

闻老三刚走到门口,万善交代道:“让你大哥转告包老蔫,己经两天没动静了,拿了钱想偷懒,我就让他下半辈子躺床上睡大觉。”

听到这话,虽然说的是包老蔫,闻老三还是吓的脸色都变了,兔子一样跑出去,拎起筐推车就走。

万善嘴里嗦着蜜饯外面的糖,随口吐炉子里,“真是没完没了,一查查一串。幸好当初没去调查部,脑子去那儿都不够用,还是首接开枪痛快。”

下午,姜万军到茶馆包间找到万善,“头儿,还是你这儿舒服,烤着火喝着茶水。”

“我自掏腰包,你想舒服就自费呗,我又不拦着你。”

“我那点工资哪够啊!”

万善毫不客气批评他,“那你抓特务啊!抓住一个立功受奖,工资级别上调。你看你,又不努力又不爱动脑,拼命也慢我一步,还总想着和我享受一样的待遇,这个世界的公平不是这样的。”

“大军儿,没有显赫的背景就拼命,你要感谢新中国,在其他阶层固定的国家,你就算十人敌,百人敌,也不过是贵族手里的刀。在咱们国家,这个时代,你立功就有往上走的阶梯,还有恢复的高考,给了普通人鱼跃龙门的机会。”

姜万军有些不好意思,“头儿,我就随口一说。”

“现实里往往随口一说才代表内心的想法,很多人的抱怨才是他们的心里话,大领导说过,牢骚太盛防断肠。你看我靠谁的保护了?我也是真刀真枪打出来的副组长,我也特么想百人斩,这个时代太保守,也没那么多配合的女青年啊。”

“啊?为啥需要女青年配合你?”

“说了你也不懂,今天查到什么有用的?”

姜万军拿出小本,“上午八点展晶到汽水厂,下午西点五十,提前十分钟离开,我一路跟着她到红星幼儿园,看她接上孩子。”

“你这豆腐账没必要说了,你一天就在汽水厂外面晃悠啊?”

“还去了家属楼和街道办,没什么有用的信息,汽水厂我没进,怕引起特务怀疑。”

万善一拍桌子,“谁让你去街道办了?”

“头儿,我没说是查展晶和倪学宗,我就说市局要开始整治违法犯罪行动,提前了解下片区里游手好闲的住户。”

“算你机灵,不要乱打听,按兵不动等敌人出招。”

“敌人不动呢?”

“不动就不动呗,这个阶段就是比拼耐心。行了,你下班回家吧,下面我接替你的活儿。”

姜万军喝掉杯中茶,“那我走了?”

“走吧。”

万善结账,骑上自行车去菜市场。

展晶今天买了点排骨,副食店买了一根红肠,给倪灵买了一个热气腾腾的糖三角。

排骨红肠?今晚倪学宗要回来。

不管情报怎么写,妻子给出差回来的丈夫买排骨和红肠,足以证明两个人的关系很好,和情报大相径庭。

这才是调查到的的真相。

展晶和倪学宗联合搞出这出戏,目的是什么?

跟着这对母女回到家属楼,万善发现家里亮着灯,心里不由怪起姜万军,瞎走七八走,关键人物回家你都不知道。

明天还得再叫一个人过来,任何一个遗漏的信息都会影响最终的判断。

他没再盯着一家三口的生活,围着家属楼绕圈,在胡同里见到一个穿着呢子大衣的男人。

男人见万善过来,瞥了两眼匆匆离去。

万善站在他停留的位置,正好能看到家属楼二楼,倪学宗家的窗户。

与万善那时站立观察的位置就隔了两趟平房,这个呢子大衣男人有点意思。

男人骑车的技术不是太好,也没适应小胡同的狭窄,歪歪扭扭骑到路上开始加速。

拐个弯,迎面碰上两个男人。

身后有人喊:“老蔫,把他摁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