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热锅上的菜

2025-08-18 1863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第二天,天还没亮,灶屋就亮了灯。

江妍到的时候,陈婶己经在切萝卜。她袖子卷得高,刀快得像风,嘴上还念着:“中午那一桌啊,可不是咱寻常这几口人,县里的、区里的,还有那谁谁家的外甥,听说在厂里管采购的。”

“咱这小灶都成了大灶了。”

江妍脱了棉袄进灶:“备啥菜?我帮着拌点。”

陈婶眼睛都没抬:“凉菜给你整,蒜泥黄瓜、葱拌干丝,还有咸菜拼碟。你手快,摆得也匀。”

“好。”

她去小灶后头找食材时,正撞上刘梅。

刘梅那副神情还是一如既往地我不服:眉一挑、眼一斜,手还抱着胸,看着江妍笑:“哟,你今儿也来了?不是说副食组只留长工?你还当自己是个角儿啦?”

江妍低头拎着黄瓜,不理她。

“装得倒也像。”刘梅啧了一声,“不过你记住了,今天可是招待领导,可不是谁都能露脸的。”

江妍擦了擦手,只淡淡一句:“那就看谁做得出让人吃得下的菜了。”

她说完就走,没半点火气,但那一句,把灶屋里的其他人都噎了一下。

陈婶笑着低声骂:“你这嘴啊,是专门来气人的。”

江妍把菜洗干净,刀落得稳稳的,一条黄瓜三刀下去,不偏不倚。

她不争,是因为她早就知道,争吵没用,锅里的菜才是硬道理。

午时刚过,村部新翻的那间青砖屋里摆上了桌。

县里来人姓孟,是副食办主任,一进屋先打量:“唷,这村子干净,饭菜也香,跟我去的那些公社不一样。”

张支书乐得脸上开花:“那是,那是,我们这有个姑娘,手艺是头一份的。”

“谁?”

“就那新来的知青,江妍。”

“哎呦,知青能烧出这手菜?”

张支书不紧不慢:“她手下有活儿。我请您尝这凉拌干丝,是她拌的。”

孟主任挟了一筷子,入口一嚼,眼睛眯起来:“啧,香油配得稳,盐也没重,刀工细得能过针线眼。”

“这人能干。”

一桌人也开始吃,咸菜爽口,黄瓜清脆,连那个最难伺候的采购处李科员都点头:“你们这姑娘,烧饭是上等的。”

屋外,灶房也炸开了锅。

刘梅不服气,一边切葱一边酸溜溜:“不就是拌个凉菜吗?有啥稀罕的。她长得清清爽爽,吃你们也吃不进肚子。”

另一个妇女接了话:“可那味儿确实好,你不服你也拌一盆。”

“我拌了能送进去?”

“你不拌,当然送不进去。”

刘梅脸涨得通红,把葱拍得啪啪响。

江妍就在一边洗碗,也没插话。

她听得清楚,但手没停,碗一个一个叠好,热水一烫,油一过,干净透亮。

她把最后一个碗擦完,正要起身,门口走进一个人。

不是别人,是孟主任。

后头跟着的是张支书,正笑着指着江妍:“就她,江妍。”

孟主任上下打量她一眼:“你就是今天拌凉菜的?”

江妍点头:“是我。”

“你学过?”

“没有。”

“做几年了?”

“头一回是十三岁学着做,后来就一首在做。”

孟主任点头:“不错。要不要考虑以后到县副食厂里试试?我们厂里正招炊事员,会写字、能干活、干净利落的,缺的就是你这样的人。”

屋里一下子安静了。

江妍没答,只说:“我现在在副食组干得好着,不着急。”

孟主任笑:“行。你记着,这灶火啊,比人眼长情。”

说完拍拍她肩,就走了。

江妍站在原地,心口有点发烫——不是因为孟主任看得起她,而是因为她第一次觉得,她做了那么多年的饭菜,有人吃出了味,也吃出了分量。

晚上收拾完,陈婶走的时候说了一句:

“你一个姑娘家,倒真比小伙子能耐。”

江妍拎着扫帚,回了一句:

“有火烧着的锅,谁怕热,谁饿肚子。”

夜里,程野没来。

但她知道他知道了。

因为她回到屋子时,门口放着一个小木篮,里头是一包粗盐、两节干香肠,还有一根没封口的老葱。

上面压着一张写着西个字的纸条:

“饭好,人稳。”

没有署名。

她拿起那张纸,看了看,收进抽屉,心里竟然升起点不好意思的笑意。

她不是不明白。

这人没说一句夸她的话,但他一边看着她做饭,一边往灶里送柴,今天还特地让她知道他也在看她被看见的那一刻。

饭菜能热三餐,但那张纸——够她心热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