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开工

2025-08-19 2367字 4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破土动工,鞭炮齐鸣。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洒在双泉村那片平整的川地上。林有福站在地头,深吸一口气,泥土的芬芳混合着晨露的清新扑面而来。

今天是大棚正式开工的日子!

“都准备好了吗?”林有福转头问身旁的大学生技术员小李。

小李推了推眼镜,手里拿着设计图纸:“林代表……所有坐标都己经测量好了,就等开工。”

远处,村民们三三两两地走来,手里拿着各式工具。董常武带着十几个壮劳力走在最前面,远远地就喊:“有福……咋干?你言传一声!”

钢材整齐地堆放在一侧,像一座小山包。

王铁军带着“福军建筑工程队”的工人们己经开始搬运材料。最近工程队没有活,

“大家注意!”林有福拿着喇叭现场指挥。

“每个大棚的位置都是技术员精心测量过的,必须严格按照坐标来搭建!”

村民们七嘴八舌地应和着,很快分成几十个小组开始干活。董常武那组动作最快,不一会儿就竖起了一排钢架。

“有福……你看怎么样?”董常武得意地喊道。

林有福走过去,掏出卷尺仔细测量,眉头渐渐皱了起来:“不行……错位了二十公分。”

“不就二十公分吗?”董常武挠挠头。

“种地哪有这么精准的?”

“不行!”林有福斩钉截铁。

“这大棚的方位都是技术员计算过的,差一点都不行!”他指着图纸解释。

“偏了这二十公分,采光就会受影响,产量至少要降一成。”

周围的村民都围了过来,有人小声嘀咕:“有福也太较真了……”

梁援朝站出来打圆场:“有福说得对……咱们要干就干最好的……来……重新弄!”

他蹲下身将一根钢材从地里拔了出来,林有福端来一盆白灰,拉起一根线。

“我跟梁书记给大伙示范,先放线,再用白灰打点,最后挖坑下管子,这样就不会错位!”

董常武看明白了,还是招呼同伴:“听见没?拆了重来!有福说咋干就咋干!”

正当工地干的热火朝天,一阵汽车喇叭声传来。众人回头,只见几辆吉普车停在路边,魏书平带着县里的领导走了过来,后面还跟着电视台的摄像师。

“有福啊……我带人来学习经验了!”魏书平笑呵呵地说。

“哟……这钢架可真气派!”

林有福赶忙迎上去,简单汇报了工程进度。电视台的记者把镜头对准了正在施工的村民。

董常武见状,干得更起劲了,他脱掉外套,露出里面被汗浸湿的汗衫。故意大声指挥同伴:“注意角度……线拉首,点对准,将来要是菜长不大,就是你的大棚没建好!”

惹得大伙哈哈一阵笑。

“有福……听说这些钢材是你从南方买来的,可真有你的啊!”魏书平满脸欣慰。

“我就欣赏你这种说干就干的气魄,这才是干事的态度嘛……哎……不像有些人,眼皮子太浅,鼠目寸光……”

林有福看得出魏书记的惆怅,他知道魏书记是在说县里的个别领导,他们在发展理念上有出入,一个激进,一个保守。

对于他这个空降的县委书记来说,县里的工作得不到其他领导的支持,想干出成绩也不容易。

“当领导有当领导的苦衷!”

林有福对领导不好评价,只得低声安慰:“魏书记……凡事做到问心无愧,尽力而为就好!”

“好个问心无愧……尽力而为!”

魏书平拍了拍林有福的肩膀:“你小子比我还看的开……有前途啊!”

“有福啊,我要告诉你一个坏消息,你的薄膜生产指标没批下来!”

“啊……这……咋办才好!”林有福忧心忡忡。

魏书平沉默了一会:“不过……你不用担心,我再去趟市里,叫徐副市长想想办法!”

……

在人群外围,刘二蛋蹲在地头,眼睛死死盯着那些闪闪发亮的钢架。他的几个本家兄弟凑在一起,嘀嘀咕咕不知在说什么。

“看什么看?”董常武发现了他们,大声喊道。

“不干活就滚蛋!”

刘二蛋脸色一阵青一阵白,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土,悻悻地走了。但他的目光却时不时地往回瞟,眼神复杂难明。

下午,正当林有福忙着指导一组村民时,林有根和林有禄不知什么时候也来了工地,默默地帮着搬运钢材。

“大哥……三弟?”林有福有些意外。

林有根低着头,声音压的很低:“有福……我们也来帮忙!”

林有禄补充道:“爸说……自家兄弟,要带个头,不能拖你的后腿!”

林有福心头一热,拍了拍两个兄弟的肩膀:“来得正好,那边需要人手。”

远处,林有福看到父亲跟董老汉坐在田埂上抽着旱烟,两个干瘦的影子拉的很长。

收工的时候,二十个大棚的框架己经整齐地矗立在田野上。霞光洒在钢架上,刺的人睁不开眼睛,林有福还是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梁援朝走过来,递过来一只水杯:“累了吧?今天进展不错。”

林有福接过水杯,目光扫过场地:“是啊……比我想象的顺利。”

祁建业也凑过来,兴奋地说:“二哥……照这个速度,不用半个月就能全部完工!”

夜幕降临,村民们陆续回家。林有福是最后一个离开的,他打着手电筒,又检查了一遍今天搭建的大棚钢架。

林有福想起前世双泉村的贫穷落后,再看看眼前这一排排现代化的大棚,心中感慨万千。

“爸!”远处传来林珊林玥的喊声。

“回家吃饭了!”

林有福应了一声,最后看了一眼堆成小山的钢架。他知道,这不仅仅只是大棚,而是双泉村新的希望,是村民们走向富裕的开端。

回家的路上,月光如水。林有福背着林玥,牵着林珊的手,沿着“有福路”往家走,他的脚步越走越轻快,右臂的伤似乎完全感觉不到疼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