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一别两宽

2025-08-17 2495字 4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没错,李晴芳去学了跆拳道,用的钱是她拍婚纱写真所剩下的那点钱,还有她爸妈又给她添补了许多。

这时跆拳道课程一年一千六,暑假每天早上八点半开始上课两小时,开学后则只上周六天,也是每天两小时课程。

她哥也跟着去了。

自此,兄妹俩开始了每天一起去上跆拳道课,又一起去图书馆学习的日子。

本来李耀勤玩心还挺大,也没想这样,可李晴芳这种埋头苦学的向学力,无形中给了他紧迫感。

尽管如此,学习上,李耀勤仍然还是不如李晴芳专注用心。

李耀勤只比李晴芳大一岁,可因李晴芳上学早,因此,暑假开学后,她竟然是要跟李耀勤这个哥要上同一年级的。

兄妹俩开学后,便都要上高二,前世自然也是如此。

只是前世,李晴芳因为抑郁症而后来复读了一年,她哥则没有。

当然,关于早恋的事,后来回了本家后,李晴芳便都跟本家老实交代了。

并且,她还告诉家里,她如今早没了早恋的心思。

只是,在和本家交代的过程里,她并没有说出谈景清的名字。

她只说,她暗恋的人是大院里的一个哥哥,且那只是单方面暗恋,其实并不算早恋。

同时,她也告诉了家里,她没近视。

她之所以没近视却还要戴眼镜,就只是为避免招惹麻烦上身而己。

因此,关于谈景清,李家那是听都没听过的。

而对女儿一首想要戴眼镜的想法,李峪民夫妇想了想,便也同意并支持了。

八零后是看着《十七岁不哭》这种相关花季少年感情生活问题的电视剧长大的。

地方教育频道那时还经常会放一些关于早恋、青少年混社会以及未婚先孕等的普法电视剧,李晴芳这一代以及他们的家长,对早恋以及过早辍学混社会等危害非常清楚,也极为重视孩子的这些问题。

就连李峪民夫妇自己都觉得,他们女儿的相貌很容易招惹麻烦,继而影响学习。

毕竟,他们女儿如今正面临高考,虽然才高二,但时间真的不等人。

何况,李晴芳自认学习基础不好。

所以,他们也认为,麻烦能避免还是要避免的。

李峪民夫妇后来特意带着女儿,又给女儿买了两副更好的眼镜替换,同时也不让孩子在家戴眼镜,省得他们女儿那好好的眼睛,因为戴眼镜而出了什么问题。

两千年九月,李晴芳以低空擦线的分数,拿到自己努力的理想成绩,和她哥李耀勤进入同一所高中。

只是,她哥在普通五班上学,而她则在重点三班。

和她同样在三班的,还有她哥的发小赵磊。

赵磊的父亲赵长毅是李峪民的好友兼发小。

李奶奶先前提到过的,李峪民为帮忙朋友出头,而得罪了村书记,那朋友便是赵长毅。

早年李峪民很是维护赵长毅,后来赵长毅所在的果品厂改制,他下了岗。

下岗后,他就一首跟着李峪民混了。

学习语文英语的方法,赵磊总会虚心向李晴芳求教,所以,李晴芳很快就和赵磊也混熟了。

赵磊英语学的还可以,理科尤其学得好,就是语文一首在及格线上徘徊来去,总拖成绩后腿。

正好李晴芳数学物理学的不好,他们就互相给对方补课,以此督促双方共同进步。

这一年,李峪民和李晴芳以及家人商量后,开了一家小型罐头厂,又开了一家玻璃店配合自家铝合金店的生意。

这是打算借着几年后的房地产东风起势。

这一年,李家还在本市农机校旁,花了五万为儿子买下一六分宅基地。

这些前前后后的投资以及置业,将陈丽手里的二十万都花了个精光。

只不过如今李家手里还有铝合金门窗以及玻璃店的买卖进账收入,这让李家没像前世那般,因为各种投资失利而生活的有些困难。

农机校旁的那个宅基地,上一世李家想买却错过了。

而如今,借李晴芳重生的便利,它被李家早早收入囊中。

那个宅基地上头本就有平房西间,李家打算等有了钱后再重新翻盖加盖,以后便可以租给农机校当学生宿舍用。

本地农机校位于市里城区地带,虽它处于城区偏僻地带,校址还不大,但学校想买地扩大校区,却因为周围都是住户,便没钱也不好买入这周围的地。

后来农机校又一首在扩招,所以,这学校早晚也需在附近给学生租宿舍用的。

李峪民之所以会开罐头厂,一方面是因李晴芳和她哥前世网店卖的就是本地特产,有这类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则是李峪丰的果园以及村里可以便宜给他供货。

再有,就是本地果农太可怜。

这一年乃至后来几年,本地市的果农种的同类型果子太多,供大于求,收货商实在收不了太多,便最终也不愿意要了。

这让本地果农所种果子最后都砸在了自己手里。

以苹果为例,这一年苹果卖到六七分一斤都没人收。

而本地有名的雪花梨,不要钱的扔在路边,却都没人愿意捡拾。

而之所以果农会把果子扔在路边,则是因他们不想让自己辛苦种的果子都烂在地里可惜了,就摆出来随便路人拿回去吃。

果贱伤农,这是当年本地果农的真实写照。

李峪民因心疼他哥,也为了帮扶村里,加之女儿说是有赚头,便投资十万,贷款三十万,借着郭嘉帮扶政策的便利,开了一家小型罐头厂,同时加工苹果干、蜜枣等农特产。

这罐头厂里,还有李奶奶的棺材本三万块,同时李峪丰所带领的村民集资创业款五万,起名丰民实业罐头厂。

而李晴芳,因为家里说好的农机校旁的那宅基分她一块她没要,所以后来,李峪民就从投资款十万里头拿出五万,当作是她的入股资金。

总之,李家的意思是,儿女都一样,不能儿子有的女儿却没有,他家没那种女儿以后会嫁人,便不给女儿留遗产的说法。

在本家日子过的顺心,又把大部分时间花在读书学习上,李晴芳没了时间和过多心力关注其他。

自然而然的,她就把燕市大院的所有人都抛去了脑后。

只在逢年过节,她会和家里商量一下,往燕市给徐前进以及她二叔、张阿姨,还有吴家邮寄些礼物和家乡特产,以此来表示对他们感恩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