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峪民介绍了自己带来的果子品种和质量后,陆川就事论事,毫不留情的问出了关键所在:“你们的果子再好我们这里也有,我不缺货源,那我凭什么收购你们的果子?”
“你们说你们的果子品质好,但我们这里也不缺这样好品质的果子,那我又凭什么要让你们带来的货源和我们本地的果农竞争呢?”
地方保护主义自来就有,这合情合理。
对啊!为什么?
这话让李峪民一行人心头一凉,都卡顿在了那里好半天说不出话来,他们看向李晴芳。
虽李晴芳不觉得,但一首以来卖果子的主力都是她,这谁让她脸够厚、嘴也最能说,还什么话她都能胡扯瞎掰,也不怕低三下西的求人呢。
李晴芳是这么认为自己的。
做销售这行,不懂利益让渡是没法成事的,李晴芳可比他们这一行人懂这个多了,李峪民心里很明白女儿的优势在哪里。
能说会道不是优势,懂得让渡利益兼之如何双赢,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接收到出击信号,李晴芳忙拿起手边果汁,客气又恭敬的敬了陆川一杯。
敬完感谢陆川这个老总百忙之中能亲自接洽他们一行人后,李晴芳指了指陆川手边搁着的火柴,准备以此打开话题。
不是陆川怀旧,而是这个饭店的特色本就带有早先时代的怀旧风情,因此这饭店餐桌上摆放的点烟神器不是打火机,而是火柴,且这饭店里所用的果汁品牌是和源。
“陆总,您有孙女的吧?孩子有在看童话故事吗?”陆川有一儿一女,且外孙加亲孙也有三个,其中有两个是孙女,所以,李晴芳此番这话并非信口开河,在这里胡乱问话。
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了眼,陆川会意,“卖火柴的小女孩吗?一个可怜也令人心碎的童话故事——这……我家孙女应该看的吧,但我并不是很清楚——我实在太忙了,顾不得管教她们,可这跟你我现在所说又有什么关系?”
等着的就是这话,李晴芳抿唇含蓄一笑,迫不及待的回答说:“有关系,当然有关系!”
一个国外的童话故事如何就能跟他们的生意扯上关系,这话引起了陆川谈话的兴趣,“小姑娘,有什么关系?”
“卖火柴的小女孩卖的是火柴,而我们则卖的是苹果,区别的地方在于我们的货品不同,而相同的地方则在于……我们都很可怜。我们都是想求着旁人能买走我们手里的东西,也好让我们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不至于没钱吃饭继而饿肚子。”
这时,陆川特意注意了一眼李晴芳这个还没成年的小姑娘,又扫视过他们一行人中的其他人。
李晴芳这话,让陆川觉得有些可笑,且还让他想起他们以前六七十年代的那会,并有了兴趣跟李晴芳继续交谈。
“小姑娘,你不是我们那个年代过来的,也不像饿过肚子的人。你爸爸他们跟我,都是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我们应都是饿过肚子的,所以,你现在跟我说饿不饿肚子这话题,我一点不觉得你能跟我产生共鸣,也不会觉得那饿肚子的感觉,你能跟我一般感同身受……”
李晴芳在徐家是被王岚饿过肚子的,饿的肚里都泛了酸水,后来求助吴婷妈妈她这情况才改善,她怎么不能感同身受呢?
好吧,既然陆川起了谈兴,李晴芳也就只能将自己还想说的话先憋在肚子里,听陆川先说了,这谁让他们一行人要求人家呢?
既然要求人家,那必然是要以人家的需求为先嘛,何况在听人家说话的过程里,她还能从中提取些能令双方相谈甚欢的话题。
令李晴芳没想到的是,陆川还挺爱话说从前。
他为何之前就选了这样具有怀旧风情的饭店来招待人,这时李晴芳心里己经有了谱。
想到陆川招待人,李晴芳不免就想到了谈景清,看先前那个样子,陆川这顿饭本打算是用来招待谈景清的吧?
谈景清无声无息的就那么走了,没做出任何告别行为,也不曾留下任何只言片语,应是被她伤透了,也应是以后再也不会想搭理她了吧?
可她能拿他怎么办呢?既然她不喜欢他,也不想这辈子跟人谈恋爱,那她又何必要拖着人家呢?
与其如此,且还不如就让谈景清长痛不如短痛吧,彻底痛一回,他就死心了。
虽然,这样绝情的方式其实是有些对不起谈景清的,毕竟伤了他那里,也不知他那里……呃,还好吗?但这种事,只要不喜欢对方,怕的就是心软而导致的拖拉再耽搁对方。
因此,思来想去,李晴芳觉得自己选择这样子的处理方式也没什么错。
这更何况,当时对方所作之事确实也引起了她的厌恶。
李峪民一行人陪着陆川回忆从前,话题很快打开,饭桌上两方人的应酬便由最开始的陌生冷淡逐渐转为相熟热络。
当陆川提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时,李晴芳终于找到了跟他谈生意插话的机会。
“陆总是农民的儿子,我们这一行人谁不是呢?农民苦啊,尤其是果农!您老应该也知道前两年那烂透到底的果价吧——”
“果价伤农,又有中间商在其中搞鬼,今年明明能两三毛收的一斤果子,我们那的收果商贩却硬是将价钱压到了一毛五甚至一毛,要不然,我们刘书记何至于不辞辛苦的带着我们千里奔波来您这里,跟您兜售卖果子呢!”
说着话间,她这感性之人的双眼立马就红了,而她那眼泪也随之落下,此后她不作掩饰的擦了擦眼泪。
本他们那里的果农就值得同情,所以李晴芳这时的样子也并非是在为了销售而演戏。
“卖火柴的小女孩期盼拯救却得不到拯救,死在了那寒冷无比的雪天里,她希望自己死后可以去天堂,因为那里没有饥饿和寒冷,而那样能吃饱穿暖的生活则对她来说就是最大的幸福。”
“我们的果农跟她境遇类同,但却明明不必如她那般可怜的,只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就是最好的时代,它堪比天堂,但其实也能是地狱。”
“这个时代的人民虽可能还不太富足,但不缺衣少穿,也少有吃不饱饭的时候。这个时代,它充满了一夜致富的机遇,同时也充满了一夕赤贫的风险,但却还有许多像您一样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民营企业家在的啊!”
“我们是卖苹果的果农,您却是农民的儿子,是有社会承担的民营企业家,您就可怜可怜我们这些果农,救救我们这跟您一样的农民儿子,如此我们以后自然就不会饿肚子了——
“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陆总?”
陆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