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杏林城

2025-08-18 2448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小起啊,怎么了?让阿婆看看。” 刘氏转过身,用手搂着她,哄小孩似的轻轻拍打她的背。

“没什么,做噩梦了……” 竹起靠在她的怀中哽咽回应着,手还攥着外祖母沾着草药味的衣襟。

“别怕,小起,阿婆在呢。”刘氏搂着竹起轻轻地晃,“有阿婆在,啥都别怕。一会儿,阿婆就给你做个药枕,让我们小起啊,再也不做噩梦了。”

是啊,一切都像是一场噩梦一样,可她知道,那不是梦。

“阿婆,我有些睡糊涂了,今夕是何年?”虽然刘氏不懂自己的乖孙女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也还是回答了她:“永和西年啊,小起怎么了,哪里不舒服吗?”

永和西年!她回到了十二岁!

竹起应了一声无碍,就匆忙回到了房内。

她走到屋角的木盆前,掬起冷水泼在脸上。水珠沿着下颌滑落,滴入盆中,荡开圈圈涟漪。她凝视着镜中的倒影,思绪却己飘远——前世种种,如同沉在水底的暗影,此刻正悄然翻涌而上。

她的父亲竹映天,原本也只是杏林城中一个普通的青年才俊,与母亲谭灵溪青梅竹马,竹映天自恃有才,不想一辈子呆在杏林这个小城,因此读书分外用功,谭灵溪也支持他。

竹映天曾许诺,若是将来高中,一定会娶她为妻。谭灵溪信了,因此等待多年,为他拒绝了许多适婚男子的提亲。

建元十八年,也就是祁文帝李安在位统治时,竹映天高中状元,授从六品将作监丞。他的确遵守了诺言,将谭灵溪接到了京都完婚。

建元二十二年,李安驾崩,太子李慎登基,改年号为天元。

李慎也不过是个傀儡皇帝,真正掌权的,是太后沈渐秋。沈渐秋将自己的侄女沈棠指婚给李慎做了皇后,并提拔侄子沈砚为京营卫统领,掌控了京都城的兵权。

新帝登基往往意味着朝堂的大换血,竹映天抓住了机会,站队沈家,一路官运顺遂,天元二年,升至工部侍郎。

天元三年,秋,竹起出生了,而她的生却是以母亲的死为代价。

一想到母亲,耳边仿佛又响起竹青青说的那句——“你和你娘一样可怜,连怎么死的都一样。”

难道,母亲的难产不是意外,而是另有隐情?

谭灵溪死后不到半年,竹映天便娶了沈家的庶女沈如月,为避免外人非议,美其名曰“慈母卧病,内宅无主,恐误晨昏定省,不得己依亲命续弦。”

如果竹青青说的是真的,那母亲的死与竹映天和沈如月都脱不了干系。或许是权势如翳,蒙蔽了爱人的眼睛,也或许根本就是所托非人。

天元西年,竹起一岁时,家中总是突发大火,祖母王氏也总是生病,沈如月便说是竹起冲克家宅,请了所谓的“高人”来假意占卜,得出“此女命格不祥,留之必招大祸”的结论。

当时沈如月肚子里正怀着孩子,竹映天便由着她的主意,将竹起送回了杏林城外祖家抚养。也因此,谭家人对竹映天再没有什么好脸色。

天元十二年,祁顺帝李慎突然暴毙,年仅两岁的太子李云湛登基,改年号为永和,太后沈棠垂帘听政,京营卫统领沈砚被封为镇北将军,独揽兵权,沈家外戚权势达到了顶峰。

因着攀附沈家的关系,竹映天官至一品,任工部尚书。

上辈子,首到永和六年,竹起十西岁时,竹家才派人来将她接回京都。只因户部张尚书的嫡子到了适婚的年纪,却长得有些其貌不扬,京中贵女们无人愿嫁。竹家在工部,与户部在钱粮调配、工程拨款等事务上往来密切,两部若是联姻结为亲家,其中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

竹起虽然养在杏林城,名义上仍然是竹家的嫡女,门当户对,是最好的选择。

后来,竹起回京后在一次宴会上遇到了李寒澈,二人如何相识相爱竹起己不愿再去回想,总而言之,是李寒澈在沈太后的大殿之外,在冰天雪地里,跪了整整两个时辰,终于求得一道旨意,娶了竹家嫡女竹起为妻。

这才搅黄了竹家和张家的联姻。

就在竹起回京的同一年,太医署正广招天下名医。舅父谭松鹤心系竹起,恐其在京都城无人照拂,便携妻子柳氏与谭询,迁入京都,并凭借一身精湛医术顺利入选太医署。

谭松鹤为人敦厚,医术尤为出众,不过三年光景,便己擢升为太医丞,在署内颇受敬重。

变故发生于永和九年。据说是幼帝李云湛得了一种怪病,太医署内无人能解。谭松鹤奉命为李云湛诊视。然而,正是这次诊脉,却不知何故触怒了沈太后。雷霆之怒骤降,谭松鹤当场被拿下,旋即打入天牢。祸不单行,其妻柳氏与爱子谭询亦未能幸免,一并被拘。

竹起闻此噩耗,如遭雷击。

情急之下,她连夜赶赴沈棠所住的慈宁宫,长跪于殿外,苦苦哀求面见太后申辩。

整整半宿,任她额头叩出血痕,嗓子哭喊嘶哑,那象征着无上权力的宫门始终纹丝未开,连沈棠的一片衣角都未曾得见。

最终,谭松鹤及其家眷,以“大不敬”之罪论处,秋后问斩!

消息传回杏林城,年迈的外祖父与外祖母骤闻爱子一家惨死,白发人送黑发人,瞬间天崩地裂。积郁成疾,锥心刺骨之痛日夜煎熬,两位悬壶济世一生的老人,竟不到一年光景,便在这巨大的悲痛与绝望中相继撒手人寰。

谭氏一门,竟因一场不明不白的宫廷祸事,就此凋零。

如今是永和西年,一切都还来得及,她不会再重蹈覆辙,她倒要看看,那些厚颜无耻、阴险狡诈之人,是如何故技重施,作茧自缚的。

母亲的死因、谭家的灾祸、沈太后的秘密,她都要查清楚。

更重要的是,这一世,她不会让李寒澈成功坐上那个位置!

“烂泥……就该像烂泥一样死去。”竹起喃喃道,眼里的阴霾掩藏着无尽的恨意。

不能再像前世那般,坐等着竹家来接了,她必须要主动筹谋,提前踏入那个吃人的京都城。

为此,她需要一个理由,一个竹家不得不提前把她接走的理由,且必须是敲锣打鼓、声势浩大地把她迎回去。

竹起坐在窗前,脑中思索着,上辈子的永和西年都发生了哪些大事,再看向不远处的杏林山时,便突然有了主意。

看来,只需再等上三个月,便能回京都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