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一日,已是大婚第五日,晨光熹微。
顾府后厨内,象征新妇掌家的‘入厨礼’正要开始。
顾母在丁嬷嬷的陪同下立在一旁,二人面容温和,带着审视与期待。
“娘!”
接过顾母递来的一把崭新厨刀,苏昭昭轻唤了声,眼里清亮有神。
顾母点头:“今日起,顾家中馈便交托于你了。礼数不必繁复,切三刀葱,讨个好意头便是!”
苏昭昭目光扫过那几根水灵灵的青葱上,沉声应道:“儿媳明白。”
握住刀柄的一刻,她才想起,自己已经好久没摸过刀了。
婆母竟只让她切三刀这样的细葱?
那哪能过瘾?
她指尖微动,掂了掂手中这把厨刀,刀刃还算锋利。
这熟悉的重量感令她不禁唇角上扬,她手腕轻转,刀光乍起。
随着砧板轻响数下,青葱在她刀下翻飞,不过须臾间便化作短粗细毫厘不差的葱花。
动作行去流水,一气呵成。
顾母看得微微睁大了眼睛,脸上温和的审视早已被惊讶替代:“这……”
陪在一旁的丁嬷嬷,脸上神情也与顾母如出一辙。
只是身为奴婢,丁嬷嬷已然夸出声音:“少夫人真是好刀工啊!”
听到赞许声后,苏昭昭放下刀,回身道:“丁嬷嬷过奖了!”
说着,她向顾母福了福身:“以前走镖路上,也有自己生火做饭的时候,不过是手熟罢了。儿媳想着今日是喜日,才刻意卖弄了一下……是想给娘添点乐子!”
“这哪能算卖弄?”
顾母笑出声来,上前亲昵地拍了拍她的手背,眼里满是赞赏与喜爱:“你既有这本事,又有这份心讨我这位婆母开心,我也就放心将顾野和顾家的后厨统统交给你了!”
苏昭昭闻言,心里自然乐开了花。
可碍于后厨还有一大帮下人在,她不能得意忘形,只好抿着唇瓣,强压着嘴角的笑意。
“顾野那孩子,能娶到你这个心灵手巧的姑娘做媳妇,也是他的福气。”
看着砧板上那粗细均匀葱花,顾母满心欢喜朝她说道:“这葱花切得真好,葱葱明明!若是你和顾野再三年抱两,我这个做娘的也算能向顾家的列祖列宗有个交代了!”
这话让苏昭昭顿时羞红了脸,不知要接什么话才好。
这时,身后方传来一声沉稳的声音:“娘,昭昭,你们在聊什么?”
苏昭昭和顾母纷纷回头,只见顾野一袭银灰色锦袍在身,好似谪仙,衣袂翩翩,阔步而来。
顾野冷峻的眉眼此刻却柔和得能化开寒冰,唇角不自觉的勾起:“还聊得这么开心?”
顾母侧了侧手,指着砧板上那精细的葱花:“瞧!你媳妇这刀工,竟比咱家里的厨子还要厉害。”
苏昭昭本来也没觉得多了不起,可顾母的一再夸奖,她也有些不太好意思,小脸一红:“娘……”
顾野走近后,扫了一眼砧板上那整整齐齐的葱花,不由得勾唇一笑。
回身后,他走到苏昭昭的身侧,极其自然贴近,二人顿时亲密无间。
“娘,你这位儿媳的刀,可不只是切葱雕花这样简单!”
顾野声音低沉含笑,语气里全是毫不掩饰的骄傲:“当年,在陇西道上,她那手追风刀法,可是让那里的绿林好汉都闻风丧胆,乖乖让路!”
苏昭昭不禁侧起头,看向了顾野。
陇西的绿林好汉……
那是她和顾野一同走的第一趟货镖,的确惊险无比。
要不是那帮山匪比她更熟悉地形,她也不会点到为止。
察觉到顾野正目光灼灼地盯着她的脸,苏昭昭回过神来,笑道:“就还好吧!当时那情形,也是把我给逼急了!”
顾野嘴角的笑意却有些压不住。
昨夜,他和苏昭昭回房之后,又腻歪了好久。
若不是苏昭昭,他也从没想过,自己会如此痴迷于闺房之乐。
只要靠近苏昭昭的身边,她身上的气息便如同藤蔓一般,将他越缠越紧。
他就是控制不住,想要一次又一次的要她。
顾野嘴角浮起笑意,伸手护住她的后腰:“你肯为了我屈身在这后厨持刀切葱,操持家事……我倒有些不舍得!”
顾母与丁嬷嬷不禁相视一笑,故意嗔道:“行了行了。知道你媳妇千好万好。快别在我这老婆子面前腻歪了。”
“老夫人,咱们家大人如今是真真正正的‘大人’了!”丁嬷嬷也从旁笑道,“还记得大人少时,冷得跟块冰似的,一到少夫人面前,这嘴倒像是抹了十斤蜜糖似的。”
苏昭昭脸上一阵热辣辣的,羞得低下头,心里却又有说不出的甜。
顾野非但不反驳,反而还夸起丁嬷嬷来:“丁嬷嬷,你这张嘴从什么时候,也变甜了?”
“哎哟!大人,您这话是折煞老奴了!”丁嬷嬷忍不住解释,“老奴也是实话实说。”
顾野不动声色地将苏昭昭往怀里揽了揽,目光直视着顾母:“娘,有句话,我想说在前头。”
“何事?”
顾野正色道:“我不打算娶妾室,只想与昭昭一人相守,还望娘准允!”
见他语气如此淡然却又郑重,顾母不禁怔愣了一下。
随后,又笑道:“这件事,你与昭昭商量便是。我就不替你做主了。”
顾野眼中透出几分欣喜:“当真?”
苏昭昭也有些惊讶,不禁抬头看向了顾母。
她知道,顾府仅顾野一子承挑,承袭这锦衣卫指挥使的世职。
若无后出,数辈所做的基业,与尊荣便是无以为继,顷刻便化作镜花水月。
顾母对后嗣有期待有担心,自是无可厚非。
也难怪顾野会缠着她想要孩子。
然而,顾母竟将此重任交负到她的头上。
她岂敢辜负?
“娘,我一定不会让顾家后继无人!请娘放心!”
听到苏昭昭的话,顾母大喜,仿若完成了一件重要的大事。
离开后厨之前,顾母便将今晚的人情答谢宴交付给她,要她全权做主。
人情答谢宴,是用来招呼府上的外客,也做完大婚礼成的最后一道宴席。
在渭王府,苏昭昭曾受到朱嬷嬷的严格训练,早已了如指掌。
今日总算派上了用场。
她很快就将一切事务吩咐了下去,也将整个答谢宴安排得妥妥当当。
直至戌时,答谢宴散席,她和顾野的这场盛大的婚事总算是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