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总工一行人还在考察之中,这几天去了许多零部件厂家,一方面是寻找合适的厂家合作,另一方面也是在等马来国订单的消息。
这几天王总工己经数次与马来国方面沟通,修改一些参数、报价,所以大舅同时把订单发给他。
所以当王建军想打电话通知王总工的时候,没想到王总工的电话先打过来。
“王总,您收到马来国订单吗?”
“总工,辛苦你们了,己经收到,正要和你沟通准备生产呢!”这一次订单的达成,王总工立了大功,而且不辞辛劳带队考察合作厂家,令王建军由衷敬佩。
“不辛苦,那接下如何与武城外贸公司操作?”
王建军把大舅的一番安排转告给他,对方信用证原件用航空快件邮到武城,估计最少3、4天,所以让他们先选购零部件达成初步意愿,等到第一笔50%预付款到账,再签采购合同。
王建军回到办公室,让二才通知与马来订单有关的部门、车间负责人来开会,另外,让质检科、财务科、设备科负责人列席会议。
厂办的同志请示是否搬些椅子,被王建军拒绝了,上次站着开会感觉挺好,效率很高,省得大家废话连篇耽误时间。
科长们陆续进门,看到技术科陈科长,王建军马上喊他上前:“陈科长,上次跟你讲的招些技术人员的事情,有什么进展?”
“目前联系了4名浑阳电梯厂原技术科的技术人员,还有几名技术工人,有时间我领他们见您?”
“你应该知道马来的订单己经下来,急需这些技术人才,你和人事科研究一下,争取尽快上岗,安排妥当后,我再见见他们。”
陈科长有点奇怪,两台电梯的工作量,厂里现有的人手己经足够,不知道王总为何对引进人才这么迫切,但是领导安排了必须抓紧时间。
他哪里知道,王建军没法透露区里建房这件事,如果顺利的话,还有16台电梯的订单呢,即使拿下来一半,还有8台电梯,其中还有小高层,就厂里这些人,累死了也生产不出来。
“好的,开完会我马上去通知他们。另外,还继续招聘吗?”
“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是人才,你们技术科人数要达到现在的2到3倍,工人缺口至少100人,你就放开了招。”
说到这里,忽然想起之前给街道陈主任画大饼说招工的事,趁着这个机会还上这个人情,以后说不定还有事求街道呢!
趁着人没有到齐,给陈主任打去电话:“陈主任,我王建军,现在忙吗?”
“建军呀,有什么事你说吧。”陈主任呷了口茶水,放下手中的报表,心想:这小子无事不登三宝殿,这是又碰到什么事儿了?
“上次不是答应您,如果厂里招工优先安排咱们街道的待业青年吗?”
其实,随着时代的变迁,“待业青年”这个词逐渐被“下岗工人”所取代,而到了2010年后,又被“灵活就业人员”取代。说到底,它反映不同时代下,官方对失业人员的态度。
“怎么?你们厂现在招工吗?”陈主任摘下老花镜, 攥紧电话追问道。
“是呀,刚接点订单,想着扩大生产规模,需要培养一些技术工人,这次给街道10个招工名额,要求男性,高中毕业,身体健康,如果有技术优先。”
陈主任桌上的报表,其中就有一项失业人数,目前在街道登记的人数有200多人,这个数目远高于其他街道,他正头疼呢。
“建军,谢谢啊,叔没白疼你。不过,人数有点少呀!你看能多招点吗?”于是把街道统计的失业人数告诉他,“都是街坊西邻的,能照顾就尽量照顾一下。”
王建军转念一想,反正厂里的人员缺口很大,只要符合要求,招谁都是招,家在附近的省很多事。
“领导,这样行不行,您把失业的人员名单派个人给我送过来,然后让选中的人来面试,我尽量多用些人。”
“那太好了,我马上安排人办这件事!”
王建军把刚才与陈主任商定的事交给人事科,这次招收的主要是车间工人和维保工人,如果有一些特殊的人才,则单独报给他。
这次会议主要是安排马来国订单,厂子己经好几个月没有生产任务,无论干部和工人,都要重新适应。
这两台6层首梯交货期为2个月,对于光明电梯厂现在的状况来说,时间有点紧,所以协调好各部门至关重要。
而这个订单的重要性无需多说,关乎光明电梯厂生死存亡,如果能够抓住这个契机,就能走出困境,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王建军没有多说,主要想听听他们有什么要求。
首梯车间主任郝勇是今天的主角,当仁不让第一个发言:“王总,目前我车间4个班组46人,人手严重不足,再增加1倍还差不多。还有设备这块分了一部分给扶梯车间,设备也不够用,请领导协调一下。”
还没等王建军说话,没想到扶梯车间新当选的陈明宇主任马上表态:“我们扶梯车间没有活干,可以全力支援首梯车间,无论人员还是设备都可以。”
“好,为了这个订单,我们内部要建立协调机制,可以视为首梯车间把生产任务转包给扶梯车间,按劳取酬,多干多得。”王建军拍板道。
“还有设备科要动起来,如果有需要可以购买一些设备,弥补我们不足。”
这时质检主任任飞发言道:“王总,采购来的零部件还需要我们检验吗?”
“心须检验啊!而且所有采购来的原材料和零部件,要求他们必须提供质检报告或检质单,对于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不允许进厂,这是红线。”王建军表情变得异常严肃,说完还扫了一眼销售科老王同志。
老王吓得一缩脖,马上接话道:“我们销售科坚决执行,决不让不合格的产品进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