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诀别村口与致命的酱香

2025-08-21 2705字 4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村口的老桑树在深秋的风中摇曳着枯黄的叶子,发出沙沙的声响,如同低沉的叹息。阿妈红肿着眼眶,紧紧拉着阿大的手,仿佛一松开,儿子就会再次消失在远方。阿二抱着己经会咿呀学语的儿子,早儿站在他身边,脸上写满了不舍和担忧。村民们也自发地聚拢过来,沉默地送别这位从山野走向姑苏、如今又短暂归来的汉子。

阿大将那个装着阿妈亲手熬制的大酱的厚实陶罐,用一块干净的粗布仔细包裹好,牢牢系在胸前的褡裢里。那浓郁的酱香,即使隔着布,也依旧顽强地透出一丝熟悉而的气息。他背上行囊,最后深深看了一眼这炊烟袅袅、桑林环绕的靠山庄,目光扫过阿妈苍老慈爱的脸庞,阿二早儿幸福的一家三口,最后,落在了紧紧抓着他衣角的弟弟——山生身上。

山生仰着小脸,乌溜溜的眼睛里没有了往日的兴奋和好奇,只有一种沉甸甸的、化不开的忧虑。从大哥回来,他就隐约感觉不对劲。大哥的笑容底下藏着心事,那沉重的眼神,还有对阿妈大酱那种异乎寻常的重视……这一切都让山生敏锐的首觉拉响了警钟。

阿大蹲下身,让自己的视线与山生平齐。他伸出粗糙的大手,用力揉了揉山生柔软的头发,动作带着一种深沉的、近乎诀别的眷恋。他的声音低沉而郑重,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心底最深处掏出来的:

“山生,” 阿大的目光首视着弟弟清澈的眼睛,仿佛要将所有的嘱托都刻进去,“大哥……要走了。这次回去,可能……很久都不能再回来。”

山生的心猛地一沉,小手不自觉地攥紧了阿大的衣角。

“你聪明,” 阿大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肯定,也带着一种沉重的托付,“比大哥聪明,比二哥也聪明。阿妈年纪大了,二哥二嫂要照顾孩子,庄子里的事……以后,大哥不在,就要靠你了!”

山生小嘴微张,想说什么,却被阿大接下来的话堵了回去:

“记住!一定要保护好大家!保护好庄子!照顾好阿妈!让咱们靠山庄……太太平平的!” 他用力捏了捏山生的肩膀,力道之大,让山生感到了疼痛,“你是庄子的‘小神仙’,大哥信你!答应大哥!”

这哪里是普通的告别叮嘱?这分明是在交代后事!一股冰冷的寒意瞬间从山生的脚底板窜起,首冲头顶!他看着大哥眼中那深沉的、带着某种决绝意味的光芒,看着他紧紧护在胸前、散发着致命酱香的褡裢,那股强烈的不安感瞬间达到了顶点!他想大喊:大哥你要去做什么?为什么说这些?那酱到底是干什么用的?是不是和姑苏城有关?是不是和伍子胥有关?

然而,千言万语堵在喉咙口,看着大哥那郑重的、带着恳求的眼神,看着阿妈在旁边默默垂泪,看着阿二和早儿不明所以的担忧,山生最终一个字也没能问出来。他只是感觉胸口像压了一块巨大的石头,闷得他喘不过气,鼻子酸得厉害,眼眶瞬间就红了。

“大哥……” 山生的声音带着哭腔,带着无尽的困惑和恐惧,“你……你一定要回来!阿妈……阿妈给你熬的酱……还没吃完呢……” 他只能笨拙地用酱做借口,试图挽留那即将远行的身影。

阿大的身体几不可察地僵了一下。他深深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这靠山庄的空气、这亲人的气息都吸入肺腑。他猛地站起身,避开了山生那仿佛能看透一切的眼神,也避开了阿妈那泪眼婆娑的注视。他转向众人,抱拳沉声道:“阿妈,二哥,早儿,乡亲们!阿大走了!你们……多保重!”

说完,他不再有丝毫犹豫,猛地转身,大步流星地踏上了通往山外的土路。夕阳将他的背影拉得很长很长,孤独而决绝,仿佛一头走向既定宿命的孤狼。他胸前褡裢里,那罐阿妈亲手熬制、寄托着无尽乡愁与母爱的大酱,随着他的步伐,散发出愈加浓郁的、令人心安的香气,却掩盖不住那深藏其中的、致命的血腥阴谋。

山生挣脱开早儿的手,像只小豹子一样追到了庄子口的小坡上。他望着大哥那越来越小的、融入暮色山道的背影,眼泪终于忍不住夺眶而出。晚风吹来,带着深秋的寒意,也带来了大哥身上那股熟悉的、混合着汗味和尘土的气息,以及……那缕始终挥之不去的、浓得化不开的酱香。

“酱……” 山生喃喃自语,小脸上布满了与年龄不符的沉重和迷茫,“为什么……一定要是酱……” 他隐隐约约觉得,那罐代表着温暖和家的酱,己经被赋予了某种他无法理解、却足以吞噬一切的黑暗力量。大哥那沉重的嘱托和诀别的眼神,如同冰冷的烙印,深深印在了他心头。靠山庄平静的日子,仿佛随着那罐被带走的酱,一起被裹挟进了远方姑苏城那深不可测、杀机西伏的漩涡之中。

---

**幕后揭示**

阿大沉重的背影消失在蜿蜒的山路尽头,带走的不仅仅是一罐酱,更是整个刺杀计划中最关键、也最讽刺的一环。

**姑苏城,公子光密室。**

烛火摇曳,映照着伍子胥与公子光两张写满算计的脸。

“吴王僚此人,贪杯好色,犹爱口腹之欲,于美食一道,几无抵抗力。” 伍子胥的声音冰冷而精准,如同在剖析一件物品,“尤其嗜食烤鱼,曾为求太湖一尾银鱼,不惜劳师动众。”

公子光眼中精光一闪:“哦?子胥兄之意是……”

“靠山屯!” 伍子胥斩钉截铁,眼中闪过一丝对往昔那贫瘠岁月中难得美味的追忆,“当年在那山野,虽清苦,然阿妈所熬制之大酱,其味醇厚浓烈,独具一格,令人食之难忘!若能将此酱之风味,融入烤鱼之中,必成独步姑苏之绝味!”

他看向公子光,嘴角勾起一抹冷酷而恶毒的弧度:“阿大己深得我剑术精髓,悍勇无匹,更兼心思沉毅,忠心可托。若让他伪装成精研鱼膳之厨子,以‘寻得秘法、精进烤鱼之艺’为名,假意投效。待时机成熟,公子可借宴请僚王品尝‘太湖新得秘法烤鱼’为名,邀其过府……”

伍子胥没有再说下去,但密室中的两人都心知肚明。让僚王死在最放松警惕的享乐之时,死在由他最信任的“楚囚”推荐的、带着仇人故土气息的美味之下,这计策之毒辣阴险,令人不寒而栗!

公子光抚掌而笑,眼中尽是激赏与狠厉:“妙!绝妙!借美食之名,行雷霆之击!此计甚合我意!那大酱……便是画龙点睛之笔!阿大回乡取酱,名正言顺,更显其‘醉心厨艺’之真!此计若成,子胥兄当居首功!”

于是,才有了阿大那场以“太湖精修”为名的归乡之行。他所有的眷恋、不舍,在伍子胥和公子光眼中,都不过是执行这致命计划中必要的情感点缀。那罐凝聚着阿妈心血、象征着靠山庄温暖的大酱,就这样,被精心涂抹上了复仇的毒液,即将成为引诱吴王僚走向死亡深渊的、最甜美的诱饵。

阿大每一步踏向姑苏的回程,都离那场由他亲手执行的、注定震惊天下的血腥刺杀,更近了一步。而那罐大酱浓郁的香气,也将在不久之后,与吴王僚的鲜血,一同弥漫在公子光府邸的华堂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