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流水线雏形

2025-08-19 1364字 4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

标准化只是第一步。面对爆炸的台钳订单,张洪祭出了第二件大杀器——流水线雏形!

他将台钳的制造过程拆解成三个核心工位:

1 :拆解/粗加工工位:由老马带着几个力气大的学徒,专门负责将李有财送来的废旧钢材(角钢、钢板)用切割机、大锤、钻床进行初步的切割、锻打、钻孔。粗犷有力,火星西溅!

2 :精加工/清洗工位:由张洪亲自坐镇(初期),带着赵小兵和两个手最稳的学徒,使用那台宝贝自制车床和精密工具,对关键部件(丝杠、螺母、导向键)进行精车、刮研、抛光,然后进行严格的煤油清洗!一丝不苟,精度为王!

3 :组装/测试工位:由几个心细的学徒负责,按照张洪编写的《台钳组装标准流程》,将清洗干净的零件进行组装、抹黄油、拧紧螺栓,最后进行开合力度和稳定性的测试!流程清晰,责任到人!

三个工位用粉笔线隔开,零件通过手推的简易木制滑槽流转。每个工位只专注自己的环节,熟练度飞速提升!

【流水线の初啼:原始版本福特T型车!】 (效率狂飙!)

效果立竿见影!

以前老马带着人吭哧吭哧一天也做不出一台完整的台钳。

现在,粗加工工位源源不断提供半成品,精加工工位火力全开,组装工位有条不紊!一天下来,崭新的“洪盛牌”台钳竟然能下线五台!效率翻了五倍不止!

当第五台台钳通过测试,被学徒兴奋地搬到成品区时,整个院子都爆发出欢呼!老马看着那排列整齐的铁疙瘩,再看看井然有序的工位,激动得猛拍大腿:“老板!神了!真神了!这法子太牛了!”

王大妈挎着篮子来送午饭,看着这热火朝天又井然有序的景象,手里的篮子差点掉地上:“这…这还是我那个堆破烂的小院吗?”

流水线提升了效率,但张洪深知,洪盛真正的护城河是技术。尤其是那些能大幅提升效率、保证质量的“独门秘技”。

他看着学徒们费力地用普通扳手拧紧台钳底座上那些深孔螺栓,效率低还容易滑丝。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他拿起一块边角料钢板,在自制车床上飞快地车出一个异形套筒头,又在尾部焊上加强筋和加长杆。然后,在套筒内部不起眼的位置,用车床刻出几道极其细微、不规则的螺旋防滑纹。

“试试这个。”张洪把自制扳手递给负责组装的小学徒。

小学徒将特制套筒头对准深孔螺栓,用力一拧!

“咔哒!”清脆的入扣声!

再一发力!

螺栓纹丝不动地被拧紧!没有丝毫滑脱!效率提升一倍!

“洪哥!太好用了!”小学徒惊喜道。

“这叫‘洪盛扳手’。”张洪拿回扳手,指着套筒内壁那几乎看不见的螺旋纹,“看见没?这纹路,只有配合咱台钳底座上特制的螺栓头凹槽才能完美咬合。别人就算仿造了扳手外形,没有这纹路和对应的螺栓,要么拧不紧,要么拧滑丝!”

【技术壁垒:防复制の物理外挂!】 (同行看了想骂娘)

张洪将几把特制的“洪盛扳手”分发给核心工位,又拿出特制的防复制螺栓图纸交给老马:“以后台钳的关键螺栓,全部按这个图纸车!用最好的45号钢淬火!”

老马接过图纸,看着上面复杂的防滑槽设计,佩服得五体投地:“老板!高!实在是高!这下看谁还能偷咱们的手艺!”

技术垄断的基石,悄然铸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