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寻迹

2025-08-23 2921字 1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柳祈开始操办起李大夫两口子的后事,李大夫也算柳祈的师父,倒也合情理,但两口子没有子女,也就是匆忙结束。

张青时在一边帮忙,通知了周边邻居,因为没有亲人,也就三五天结束。

王煜这边来的比预计要晚几天。

“别提了,我原本以为这些官吏要烂一些,但没想到烂的这么彻底,文书主簿就是个吃干饭的,一点本事没有。

你知道这几天我是怎么过的么,我竟然给他们重新登记统算了一遍,啊啊,我感觉我快疯了。”

王煜吃着饭菜,狼吞虎咽疯狂的点评县衙。

张青时看到书呆子的模样就忍不住揶揄:“你这不好好的么,再说了你迟早也要做这些,就当积累经验了。”

王煜顿时一怔,整个人更加不忿。

柳祈看着这俩活宝也是服了,但是又忍不住问道:“情况如何?”

王煜面色凝重:“情况很不对劲啊,时间太少,他们也不上心,我只是略微统算了下。

城东区这三个月新死西百二十余,城南有六百七十余,城西贫民死的太多,预算两千余,那边情况复杂,各种原因都有,至于中心这块的富裕之地也有七十三个。”

张青时顿时惊叫出口:“三千多?”

柳祈也是沉重,王煜点头:“只会低不会高,有许多未统算登记的!”

柳祈有些头皮发麻:“这里县衙就没发现不对么?”

王煜也是沉默下来,顿了许久才开口:“官员不作为,在他们看来只不过一些蝼蚁根本不会放在心上。”

此话一出三人都是沉默,张青时忍不住暗骂:“都是些硕鼠。”

王煜显得更加沉默,他的志向就是当官,但他没想过,还未步入朝堂就这么糜烂。

柳祈开口问:“接下来我们该做什么?”

三人也是一时茫然,他们三个能做什么呢,在这里的也不过是两个道士一个书生罢了,哪里有那么大的能力呢?

还是王煜最先反应过来:“你们这边的事坑货告诉过我了,首先便是坑货,你还是继续研究那个阵法,我和柳兄出去寻找那个城隍庙。”

张青时有些坐不住:“你们两个会不会太危险?”

王煜解释道:“我们只寻,不进去,找到了叫你,另外我在县衙查过,那里从没记载过这里有城隍庙,可能时间太远,所以只能去问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

柳祈点头表示明白。

王煜也是叹了口气:“那么现在我们先吃饱,皇帝还不差饿兵呢!”

三人匆匆吃过,听完王煜的信息都有些吃不下,只是匆匆对付了下,然后开始按照计划行动。

柳祈王煜兵分两路,相约在医馆会合就分开。

柳祈负责城东城北,当即就从附近开始问起。

柳祈的第一目标就是医馆边上不远的棺材铺老板了,老板年纪看起来西五十岁,加上职业的原因想必很了解林县。

走进店铺就看到老板在忙活着给一具棺材刷漆,那是一具黄棺,是大部分百姓的首要选择。

那股棺材的桐油味极大,老板看着进门的柳祈打了声招呼后继续忙着手里的活。

柳祈在旁看了一会后问道:“掌柜你是林县本地人么?”

老板倒也是个爱说话的:“算是吧,在这里也快有二十年了吧,小柳儿你那边的药铺还要继续做下去么?”

柳祈闻言不由得想到李大夫:“估计不做了,待过段时间我会出去走走看看。”

老板闻言惊讶的回头看了眼有些悲伤的柳祈宽慰:“人要向前看,你要出去看看也好,毕竟还年轻,年轻人总是要比我们这些老骨头要有冲劲。”

柳祈笑了笑继续问:“我之前听人说咱们这边有座城隍庙,还想着去拜拜,但在城中找了许久也没见过,你老知道么?”

“城隍庙?”老板有些疑惑,停下手里的动作仔细想了想回应:“没有吧,我在这里这么多年没听说过啊,我们这行就是跟这打交道的,完全没听说过啊!”

“没有?”柳祈声音有些大了。

老板看着柳祈:“确实没听过,要有的话一下就能找到,不过说来现在还有城隍的城很少了,我年轻时也曾到处跑,去了几座府城,一些县城基本都还没有城隍爷的。你要说庙林县倒是有寺庙,但也是最近十来年前新建的。”

柳祈太多疑惑但还是抓住了一点:“那掌柜你不是林县生的?”

老板也是长叹陷入回忆:“还真不是,我是汉中的,当年到处跑学手艺,后来准备回乡开个铺子,恰巧就赶上朝廷要求迁民,我这就来到了林县。”

“迁民?”

“对啊,应该是二十年前,刚来这儿荒无人烟,听说这里糟了害,大家伙儿不是饿死就是跑了,整个青州基本都跑空了。后来好不容易安定下来,朝廷看这里没人就让汉中一些百姓迁来了。

你别看现在林县有十来万人,其中八成基本祖上都是汉中弟兄啊。”

二十年前,残破的出云观,柳祈一下子就感觉自己猜到了什么还是有些不死心的问了句:“那你听说过林县南边二十里的出云观么?”

老板摸着胡须又思索一番摇头:“没有啊,我们这里没有出名的道观。”

柳祈道了谢就离开了,然后又找了几位老人询问得到了一样的结果,这林县大部分的百姓基本来自汉中州。

柳祈猜测出云观二十年前肯定是因为林县这档子事才破败,而青州当时肯定发生大事了,导致人口减少,然后是迁民。

柳祈有了想法先行回到医馆,张青时见柳祈这么快就回来有点诧异:“查到了?”

柳祈点了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有点头绪了,但要等王煜回来,他读的书多,肯定知道些什么。等他回来一起说吧。”

张青时闻言也不急,继续在那里研究那阵法。

待天色黑了下来,王煜才气喘吁吁的从外面回来,回来就灌了一大口水,看着诧异的看着他的二人说到:“跑了一天,差点没累死我。柳兄,你回来的这么早?”

说罢又灌了两口然后想到了啥:“你不会那么早就查到了吧?”

柳祈有些不好意思的摇了摇头:“有点头绪了,你那边呢?”

王煜坐了下来,整理了下思绪:“我去跟几个年龄大的人接触了一二,都是二十年前汉中迁徙来的,得到这个答案后我就试着去找了找原先的本地人,一连好几个,但一无所获。”

柳祈点了点头:“我这边和你的结果差不多,但我有点猜测。”柳祈把自己的猜测说了一遍。

三人对视了几眼,同时肯定了这个想法。

柳祈就开始请教王煜:“二十年前有什么大事么?”

王煜也迅速思考一番道:“还真有,现在是建安十七年,当朝皇帝登基的第十七年,但在当朝皇帝登基前,朝堂有过几年的空窗期。

先帝死的有些蹊跷,糊里糊涂的就驾崩了,因为先帝在位时间不长,还未来得及指定太子,就早早去了。故子嗣问题拖累了朝堂很久,最后没办法只好容忍了几位皇子争位。”

柳祈和张青时一副长了见识的表情,王煜无奈继续说:

“那次争位争了三年有余,要不是太后垂帘听政,朝中冯太傅力排众议,估计也坚持不到今日的皇帝登基。”

柳祈回过味来,所以这青州的乱很可能跟几位皇子争储有关?

王煜又看着张青时问:“你之前不是联系同道了吗?有消息了没?”

张青时摇头:“哪有那么快,估计这会才刚送到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