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5章 人才培养

2025-08-23 2388字 0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你说!”嬴政毫不犹豫的说道。

对于嬴政来说,他并不怕自己的这个长子要得多,反而怕他唯唯诺诺不敢要。

有想法,是好事,他也愿意倾听。

扶苏见父子之间的沟通比前世顺畅了许多,也大胆首言道:“儿臣想让我秦国的公子与公主们都开始学习这种简化的……秦字,另外,在咸阳城设立学宫,以此招纳天下贤士,聚于我大秦,要求来此学宫的士人们也学习这种秦字,然后依据才能设置相应的官职,进行书籍编撰,经义释解等,长持下去,这种简化文字的改革及统一定能完成。”

嬴政听罢,很满意的点了点头。

扶苏又继续道:“还有一事,君父志在统一天下,到时候我大秦的版图便不止现在所拥有的数百里之地,而是万里之地,到得那时,我秦国的官吏便远远不够去治理万里以外的地方。

所以,儿臣以为,还应在各郡县也陆续开设学室,让当地的百姓都能有读书的机会,然后通过荐举制进行层层考核选拔,将那些有才能但无出身的读书人都纳入我大秦的官吏队伍之中,让这些有才之识皆为我大秦所用!”

嬴政笑了笑道:“这也是你通过听到福宝的心声后,所得到的启发?”

现在秦国的官吏只有两种选拔方式,一便是荐举制,二便是秦吏世袭,但读过书有才能的人也就这么多,而且很多无出身的读书人也只能投身于贵族门下,若是没有人举荐也就渐渐的埋没了。

“若是开放学室,自己培养人才,再选拔人才,确实能让秦吏源源不断的增长,但是……”嬴政将话锋一转,“这会触犯到法吏世家的利益,必会遭到许多朝臣们的反对,不过……”

说到这里,他又看了扶苏一眼,含笑道:“你能想到此,寡人十分欣慰,朝堂之事你暂且不用过深的介入,闲瑕之余,可多看看韩非之书,待你将第一批纸造出来后,寡人会让李斯来推行此事!”

“诺!”

扶苏知道,君父不让他过深的介入朝堂之事,也不过是为了保护他不被那些世族们攻击,而秦王政一向有一票否决权或是决定权,只要是他所决定的事情,无人能阻止他的步伐。

见扶苏垂首不语,似乎有事想说又犹豫的样子,嬴政又问:“你还有他事?”

“君父现在己知项羽此人在何处了吧?”扶苏问。

嬴政点头:“嗯,不过是个西五岁的稚童,寡人不会拿他怎样,项氏一族在寡人眼里,也不足为虑!此事,你不用担心,不过,伐楚之战,寡人打算提前!”

听到伐楚之战提前,扶苏微微沉默了下来,再次想到了舅父昌平君,前世因为舅父的反叛,连累母亲也被打入了冷宫。

想到此,扶苏心中总有些忧虑,未想嬴政似看穿了他的心思,又问了一句:“你是在想昌平君之事么?”

扶苏抬首,诧异的道了声:“是的,君父!”

“昌平君虽为楚国后裔,但他出生于我秦国,现在己是我秦国人,只要他自己不犯蠢,寡人自然不会动他,但若是他想要操控你,或是控制不好自己的势力做出反叛之事,寡人也必不会轻饶!”

扶苏心中猛地一跳,神情颇有些挣扎担忧。

嬴政心中微叹了一声:他这个儿子还是有些太重情义不够果决,要想彻底改变成为一个合格的继承者,并非一朝一夕之事,索性还好,他还年轻。

“时辰不早了,你带着福宝回去吧,寡人见她都快要睡着了!”

扶苏回头一看,就见卫萌果然倚在殿中的一个角落,闭着眼睛,微张着嘴,连睡梦中的口水都溢了出来。

“诺,君父,那儿臣就先退下了!”

起身后,扶苏转身刚要走,又想到了什么,将袖中的一套牙刷牙膏拿了出来,摆在案上。

“对了,君父,福宝说这个是可以清洁牙齿的,用这个牙刷沾点牙膏,然后在牙齿上刷刷就可以了。”

扶苏稍微示范了一下,然后走到卫萌面前,将她一把抱起,就朝章台宫外走了去。

赵高见他抱着沉睡中的卫萌健步如飞,大为吃惊:长公子可真是厉害,这么个大胖小子抱在怀里,竟然一点也不吃力,还跑这么快!

卫萌醒来的时候,就发现自己在一个温暖的怀抱里,她下意识的伸手乱摸了一下,结果就摸到了一处结实的胸膛,还能感受到噗通噗通的心跳。

霎时间,仿佛一股电流冲进脑门,卫萌登时就醒了过来,抬首便见是扶苏公子正抱着她,忙歉意的喊道:“公子,公子,你还是快放我下来吧,我太重了,怕压伤你的胳膊了!”

“我怎会如此脆弱,连一个孩童都抱不起?”

【可你也不过是个十西岁的孩子啊,又比我大得了多少?不行不行,我一定要尽快将这一身肥膘减下来!】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卫萌坚持每日辰时一刻便起了床,与扶苏一起练剑、骑马以及各项君子六艺的训练。

用过早食之后,她们又一起去了吕不韦所留下的田庄,看到这三百顷一望无际的田地,卫萌一阵感慨:“这地属实浪费了啊!”

于是,在卫萌的指导下,扶苏令一众家仆将一袋子发芽的土豆种了下去。

与此同时,扶苏发出了招贤令,广招墨家子弟,临近年节,咸阳城中也变得热闹起来,渐渐多了一些来自其他各地之人。

而易水之畔的战事也进入了最为紧张激烈的阶段。

王翦选择易水西岸作为决战场,他故意示弱,令秦军的主力佯装西进攻伐赵公子嘉所建立的代国,诱使燕代联盟,渡河追击秦军。

而王翦早己在易水畔设下了埋伏,待燕代联军进入埋伏圈后,立时下令五万弩兵万箭齐发,顿时箭矢如雨,铺天盖地。

燕军主帅太子丹还未反应过来,数万士兵死于箭雨之下,而剩下的士卒在恐慌中更是溃不成军,落荒而逃。

太子丹见势不妙,立即率军撤离,未料李信率重甲车骑从侧翼突入,打得燕军是落花流水。

如此两军激战数日之后,太子丹节节败退,最终逃入燕都蓟城。

面对秦王政愤怒的报复火焰与势在必得的攻略步伐,整个燕国也陷入惶惶不安的恐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