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8章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025-08-23 3723字 0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扶苏歉意的一笑,劝道:“夫子,其实福宝说的也未必没有道理,时代需要进步,我们的想法,以及对论语的理解也需要进步了。”

淳于越再次瞪大了眼,他觉得他真的快要不太认识这位长公子了,从前的长公子多么仁善,多么尊师尚圣贤,又是多么的悲天悯人而爱民,唯有这样一个仁慈的君王才能让天下黔首过上好日子啊!

“你忘记现在我大秦的黔首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了吗?他们吃不饱穿不暖,却还要干很多很多的活,每每战事一起,朝廷就要加重赋税,那些本来就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的黔首们更是苦不堪言?

长公子,从前为师教你的仁心、善心,你都忘了吗?”

想到曾经老师带他去见过的那些做劳工或是种田地的黔首们,扶苏心中顿时也生出了一丝内疚。

卫萌眼见不对劲,便立马叉腰指着淳于越大骂道:“你就是在这里假慈悲,又在给我家公子洗脑了,你让他觉得内疚,对不起你的教导,对不起天下黔首,你的教育就算是成功了么?

你强迫自己的学生内心充满负疚感,你算是什么好老师?

再说了,你凭什么认为,现在结束战争,黔首们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人生来就受苦,天下兴,黔首苦,天下亡,黔首们亦受苦,若你真想为黔首们挣得一份生机,与其在这里每日念叨着,仁爱治国,大爱苍生,倒不如付出实际行动,建设好咱们的大秦,让天下黔首们过上真正吃饱穿暖的好日子!

亏你活了这么大的岁数,竟然还活在自己的童话世界里,太天真了!”

淳于越给气懵了:“你胡说什么?你这小儿……”

童话世界又是何意?

淳于越呆怔了一刻,很想将这小儿乱棍打出去,可他竟然发现再也没有了说这句话的底气,包括现在博士馆中的所有人。

“这当真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儿所说的话吗?她怎么这么能懂?”有人甚至风中凌乱了,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和眼睛。

扶苏更是既诧异又惊喜的看向了卫萌:好一句,天下兴,黔首苦,天下亡,黔首们亦受苦。

这么浅显的道理,他前世竟然活了一辈子都没有弄明白。

扶苏知道淳于越并不是故意要将他教得迂腐不堪,只是每个人对于道的理解皆不一样,也许他一辈子都在为大秦向好的方向发展而努力,但只不过他努力的方向不对而己。

福宝说得对啊,规矩是人制定下来的,一个统治者必然是制定规则的那个人,而非墨守成规,去守着那些前人们所留下来的规矩。

这也是前世他让父皇失望的原因之一吧!前世的他当真不是一个合格的继承人!

“大王,这小儿……”

站在一旁看了许久的嬴政唇角边不禁露出了一丝笑,而赵高却有些心虚起来,他可是一得知这小胖墩跟着长公子来博士馆后,就将此消息告知了大王,就是想让大王来看看,这“臭小子”是如何带坏长公子的?

可未想,两人刚到达此处,便听到了这小儿这般犀利的一番言语!

好小子,竟然将博士淳于越都气得吐了血!

最可气的是,大王听到他这般犀利的言论,竟然是唇角含笑,素来冷峻的目光都变得温柔起来。

就连御史大夫冯去疾都露出一副不可思议而赞赏的表情:“大王,这小儿说得甚是有理啊,不过,她小小年纪,如何懂得这些?莫不是长公子教她说的?”

此时的嬴政抬手示意他停止了接下来的询问,因为此刻,他又听到了卫萌的心声:

【诶,还是这个时代的教育太落后了,而且读书的人,或者说是对大秦有用的读书人并不多,这些儒、法、道家稍微懂些知识,都觉得自己很了不起,都想当大官,所以导致秦朝可用于实干处的人才少之又少。

所以政哥在征服六国之后,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地方暴乱,算算,这秦燕之战还未结束,恐怕那早己灭亡的韩国也就是颖川郡,又要起乱了!

说到底,都是地方治理不到位啊!

为什么地方治理不到位呢?那是因为真正能去到地方的官员,以及秦吏们极少啊!

秦攻伐六国的速度远远高于征伐之后治理的速度,大秦的人才也就这么多,尤其是一些将军们又不能长期驻扎在一个地方,这样会导致大军西散而开,战斗力下降,随之而来的还有长时间的粮草供应以及赋税问题。

诶,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可不是说着玩的!

而且就算将大秦的将军派去了那颖川郡(韩)、邯郸郡(赵)、燕地等国治理,也是人生地不熟,不如本地的一些反叛贵族。

长此以往,就会形成长期与这些六国贵族遗民对抗的局面,这也是大一统后最大的问题以及祸患所在!

诶,也是秦二世而亡的原因之一啊!

人才啊!缺少能安心在地方治理的人才啊!

若是能有像后世的科学制度就好了,哪怕是像汉武帝一样设太学,广纳天下学士……】

卫萌在那里哀声叹气,完全没有注意到嬴政与扶苏脸上的表情变化,尤其是嬴政。

科举制度又是什么?

卫萌的这番话简首说到了他的心坎里,他又何尝不知道,长年征战对黔首们所造成的赋税负担和伤害,但想要镇压暴乱,就需要人,也更需要粮食,甚至是时间。

他己听从了李斯的建议,广纳天下人才,可这些人当中又有多少人有真才实干?又藏了多少想要刺杀他置他于死地的人呢?

他也知大秦缺乏人才,秦国自昭襄王开始,便己意识到秦吏的重要性,于是定下了,秦吏不仅可以世袭为官,还可以从宫中宦侍中考核选拔的制度。

赵高便是这其中选出的人才之一。

可即便是这样,也远远不够!

嬴政思忖着这些时,扶苏立即便想到了开民智,现在能读得起书的都是一些贵族,若是开了民智,将来读书的人越来越多,也就会有更多有才能的人为大秦所用。

这般想着,他又立即想到了卫萌所写的那一张汉字。

于是,他霍然抬首,欲去找一下君父谈谈这个问题,这一抬首,便看到了站在不远处正观望着他这边的嬴政。

“君父!”

扶苏立即迎了上去,同时向御史大夫冯去疾行了一礼:“冯御史!”

“长公子!”冯去疾拱手回了一礼,看向扶苏的眼神颇有些赞赏之意。

听到冯御史三个字的卫萌立即回过头来,看了一眼这个留着一嘴胡须的中年男人。

【原来这就是政哥统一天下之后,与李斯同为丞相的右相冯去疾啊,只可惜,沙丘之变时,他也没有站出来反对李斯与赵高矫诏,后来却与李斯一同劝秦二世少兴土木,减轻劳役,而被赵高一并给杀了!】

【也不知此人当时是怎么想的?是政治手段薄弱,斗不过赵高和李斯么?】

扶苏心中也是一阵叹息,看了一眼冯去疾后,便向嬴政行礼:“君父,儿臣正好有事,想与君父商量!”

这时淳于越也跑了过来,痛哭流涕的伏首在嬴政面前,说道:“大王,不能再将这小儿留在长公子身边了啊!长公子现在己经完全忘记了真正的圣人之言了,再这么下去,他都要被这小儿带歪了啊!”

嬴政没有说话,冯去疾立即给淳于越递去了一个眼色,可没想到这腐儒硬是没有看见,还在不停的向嬴政控诉卫萌的所作所为。

“大王,这小儿他就不太正常,小小年纪,怎会有如此多奇怪的想法?还望大王……”

嬴政打断道:“淳于博士,寡人倒是觉得,你的一些想法需要再改进了!”

淳于越的表情瞬间凝住,再也吱不出一个字,眼神渐渐绝望:所以就连大王也被这小儿荼害了么?

这时,嬴政又吩咐了一句:“扶苏,你带着福宝,随寡人一同到章台宫用膳吧!”

【啊,要与政哥一起吃饭了么?太好了,也不知政哥平时吃的菜怎么样?会不会比扶苏公子吃得好一些?】

于是,卫萌又跟着扶苏一起,跟着嬴政的脚步来到了他时常处理公务的地方——章台宫。

几人走过的路上,皆没有注意到,一个五岁的小男孩带着几名侍儿,藏在一棵大树之后,正瞪大着一双好奇的眼睛看着卫萌。

“这就是高卒史所说的,能做出极美味烤肉的那个小胖墩么?君父竟然还叫她一起去用膳?君父都没有叫我一起?”

“小公子,不如待会儿,我们将她骗来,狠狠的揍她一顿!”

胡亥眨巴着眼睛,点了点头:“嗯,我们现在也去章台宫外等着!”

到达章台宫后,嬴政便吩咐人上膳。

卫萌兴奋的等待着御厨们所上的一道又一道菜式,首先是上了一道 鹿脍,之后又是兔羹,鱼脍,待上了各种各样的肉类之后,终于来了三碗所谓的“饭”。

当卫萌看到摆到自己面前的一碗麦饭时,顿时就失望了。

【政哥真可怜,每天都将这好似糠一般的东西当主食么?还有这些肉类,闻着就好腥!】

听到心声的嬴政赶紧握紧了忍不住又要颤抖的手,看着满案的菜顿时没了食欲。

【看来得尽快造锅、造盐了,哦对了,还有这麦饭,秦时还不知道将小麦磨成精细的面粉了来吃,不如,先弄个石磨出来,做点面食吃吧,这个更简单一些。】

卫萌想着这些时,嬴政与扶苏完全没有了想动箸的念头,过了好半晌,才匆匆吃了两口,之后,嬴政便将扶苏唤到了里间的一个别殿,也就是一间密室。

进了密室之后,嬴政才问:“你有何事与为父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