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0日,凌晨1:43,江城市警局档案室突发火灾。监控里,一个戴防毒面具的人影在烈焰中逆行,把一只牛皮纸袋塞进了防火柜。火舌舔舐画面,最后定格在被烧得只剩半张的纸页:
“零号嫌疑人,从未存在,却又唯一存在。”
我叫顾迟,市刑警支队技术科画像师,三年前因“视网膜急性色素变性”被迫停职。7月31日清晨,我被专案组临时召回——滨江码头集装箱里发现两具尸体,一男一女,面部被浓硝酸腐蚀,指纹被割走。
法医梁伽在解剖室递给我CT片:“两人颅骨都有旧骨折,愈合时间完全一致,像同一台手术留下的。”
我用仅存的右眼余光,在电脑里重建他们的面部。进度条跳到73%时,系统突然弹出红色警告:
“匹配到第三位死者:ID 000-X,权限不足。”
ID前缀“000”是公安部内部对“幽灵人口”的标记——那些没有出生记录、却真实死亡的人。
我回到停职前的工作室,灰尘里夹着一张旧素描:我画的最后一幅嫌疑人侧写,却空白着五官。我完全不记得画过它。
更诡异的是,画纸背面有一行凸版压痕,像用老式打字机敲出的盲文。我闭眼触摸,拼出一句话:
“你忘了你杀过人。”
我浑身发冷。三年前,我最后参与的案子叫“蓝鲸”——连环绑架儿童案,主犯“牧鲸人”至今在逃。结案前夜,我在码头追丢一名戴鲸鱼吊坠的少年,随后突发眼疾。警方记录显示,那少年从未存在。
火灾档案室被贴了封条,但我用旧钥匙打开备用通道。防火柜里,牛皮纸袋只剩灰烬。我用紫外灯扫射,灰烬下浮现一行用“鲁米诺-荧光胺”混合试剂写的字:
“去找零号,他会告诉你。”
零号,既是死者,也是嫌疑人。
我循着灰烬里残留的GPS坐标,来到城西鲸骨酒吧。吧台后的盲眼老酒保听说我要找“零号”,递来一杯加冰的“海盐苦艾”。杯底沉着一枚金属鲸鱼尾鳍,上面刻着“X-13”。
“你记得三年前码头失踪的少年吗?”酒保用白翳的眼睛盯着我,“他叫林深,代号X-13,是‘牧鲸人’最成功的实验体。”
“实验?”
“用声波诱发‘集体遗忘’。”酒保把一张车票塞进我掌心,“今晚11:57,K1134次列车,13号车厢,你会见到零号。”
K1134是一列不存在于任何时刻表的“幽灵列车”。我检票上车,发现13号车厢空无一人,车窗上映出我模糊的倒影,却多了一双少年的眼睛。
列车广播突然响起:“下一站,2022年8月12日。”
那是我失明的前一天。
车厢门开,三年前的我走进来,手持警棍,追捕戴鲸鱼吊坠的林深。我想喊,却发不出声。过去的“我”与林深扭打,警棍击中少年太阳穴,血溅进我右眼。剧痛袭来,我倒地,世界陷入黑暗。
原来我不是突发眼疾,是外伤导致的视网膜脱落。而林深——零号嫌疑人,当场死亡。警方为了掩盖误杀,将尸体列为“000-X”,并对我进行催眠,植入“牧鲸人”在逃的虚假记忆。
列车急刹,车厢变成码头冷库。地面躺着林深的尸体,胸口插着我的警棍。冷库音响播放童谣《蓝鲸摇篮曲》,歌词被篡改:
“忘掉他,忘掉他,深海里没有名字的人啊。”
一个穿白大褂的男人走进来,是“牧鲸人”真正的身份——市局副局长唐延。
“顾迟,你是我最完美的实验对象。”唐局用手术刀挑起我的下巴,“你亲手杀了他,却忘了他,证明‘集体遗忘’可行。下一步,我们要让整个江城忘记‘蓝鲸案’。”
我摸向腰间,触到一把冰凉——三年前我丢失的配枪。我抬手射击,子弹穿过唐局的胸口,却没有血。他的影像像信号干扰般闪烁:“你杀的是记忆,不是人。”
我惊醒,仍在档案室。火场监控被人剪辑过,真实画面里,塞牛皮纸袋的人是我自己。袋子里是林深的完整档案,以及一张“零号实验同意书”,签字人:顾迟。
我崩溃地翻找,在防火柜暗格发现第二只袋子——里面是一枚冷冻的眼球,基因检测显示是我的右眼,但保存日期是2022年8月13日,即我“失明”后第二天。
原来唐局摘除了我的眼球,植入微型芯片,让我每次回忆林深时,芯片就播放“蓝鲸摇篮曲”,篡改记忆。
我约唐局在鲸骨酒吧见面,播放了列车上的录音——他用“集体遗忘”掩盖儿童贩卖网络的证据。酒吧客人里,有当年失踪孩子的家长,他们举起手机首播。
唐局拔枪,我却先一步把枪口塞进自己嘴里,扣动扳机——空枪。
“你忘了,我的右眼是义眼。”我按下遥控器,义眼发射激光,点燃酒吧顶棚的鲸骨装饰。火警喷淋启动,混在酒水里的荧光剂显现出一行字:
“零号嫌疑人从未存在,因为他就是你忘记的自己。”
家长们一拥而上。唐局被按倒时,对我嘶吼:“林深是自愿的!他是我儿子!”
我愣住。档案里,林深母亲一栏空白,父亲确实是唐延。
三个月后,唐延案开庭前夜,我在看守所收到一封信,落款“X-13”。
“顾警官,当你读到这封信时,我己经在深海。你说鲸落万物生,我的死亡能否长出新的眼睛?
别忘了,你杀过我,也救过我。
——零号,林深。”
我把信纸折成鲸鱼,放进鱼缸。它缓缓下沉,像一场无人见证的鲸落。
而我终于看清,那一幅空白五官的嫌疑人侧写,画的从来不是别人,是我自己——那个被集体遗忘、又被记忆审判的零号嫌疑人。
【彩蛋】
2026年8月12日,江城晚报角落刊登一则短讯:
“本港渔民打捞到一具无名男尸,体表无伤痕,仅右手握着一枚生锈的警棍,编号G-07。法医在耳道发现一枚微型芯片,播放的旋律疑似童谣《蓝鲸摇篮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