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玻璃屋顶下的雨声

2025-08-24 2428字 1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凌晨西点,林遇把最后一箱书搬上小货车,关车门时,雨刷上夹着一张褪色的演唱会门票。那是2014年,她第一次独自看演出,票根背面写着“别怕,世界比你想象的轻”。字迹被雨水泡得发蓝,像一条不肯愈合的静脉。

她抬头看这座住了七年的公寓,七楼最东侧的窗口亮着灯。房东说新租客明天入住,是个学雕塑的男孩,会在阳台养乌鸦。林遇笑了笑,把票根塞进牛仔裤口袋,发动车子。雨点砸在挡风玻璃上,像无数细小的手指在叩门。

车开出一公里,电台里突然响起十年前的歌。副歌部分,她听见自己当年的声音——在KTV破音的高三毕业晚会,她唱到“我们终将上岸”时,全班突然安静,只有雨声从半开的窗缝灌进来,像提前录好的掌声。

新城市在三百公里外,地图显示叫“岚镇”,一个被两条废弃铁轨夹着的镇子。林遇在导航上输入“岚镇图书馆”,系统提示“该地点不存在”。她关掉导航,跟着雨开,首到看见一栋玻璃屋顶的建筑——像被倒置的温室,龙骨上缠着紫藤,雨水顺着藤蔓滴落,在地面汇成一条发光的河。

门口的木牌用粉笔写着“今日开放:雨声收藏室”。林遇推门进去,潮湿的热气扑面而来。大厅中央摆着一架钢琴,琴盖上搁着一排玻璃罐,每个罐里都装着不同年份的雨水。标签写着“2016.8.12 台风‘电母’”“2019.4.3 清明”“2022.11.20 初雪未至”。

穿灰毛衣的男人从书架后探出头:“要寄存雨声吗?”他说话时,左耳的助听器闪着红灯。林遇摇头,指向最旧的罐子:“这个,能卖给我吗?”标签是“2014.6.7 高考前夜”。

男人摇头,从柜台下拿出一个空白罐子:“只能现录。三分钟内,你说什么,雨就记住什么。”

林遇把罐子放在车顶,雨声砸在铁皮上,像无数细小的牙齿在啃噬时间。她对着罐子说:“陈叙,我今天搬走了。”说完才意识到,这是七年来第一次叫他的名字。

陈叙是她高中同桌,大学考到岚镇附近的林业学院。2014年6月7日,他们在考场外分吃一块压碎的巧克力,陈叙说:“考完我们就去岚镇看紫藤。”后来巧克力化了,粘在准考证上,像一块无法剥离的胎记。

雨声录完,男人递给她一张车票——终点站“岚镇”,日期却是2014年6月8日。背面印着一行小字:“凭此票可补登一次未完成的旅程。”

林遇醒来时,小货车停在铁轨旁。雨停了,铁轨闪着冷光,像两条被拉长的银针。她走到玻璃屋顶下,钢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张课桌——她高三的座位,抽屉里塞满陈叙传的纸条。

“你最怕什么?”

“玻璃屋顶塌了。”

“那上面是紫藤,不是钢钉。”

“我怕的是——紫藤会开花。”

纸条最底下压着那张演唱会门票。林遇翻过来看,背面多了一行新字:“世界比你想象的轻,但记忆比雨重。”字迹是陈叙的,笔锋里带着少年特有的锋利。

紫藤真的开了。花瓣落在玻璃屋顶上,像一场倒置的雪。林遇踩着铁轨往镇中心走,路过一家倒闭的录像厅,门口贴着《重庆森林》的海报,金城武拿着凤梨罐头,眼睛被雨水泡花。

音像店柜台后坐着个戴助听器的男人——老了十岁的陈叙。他抬头,助听器红灯闪了闪:“要寄存雨声吗?”

林遇把2014年的罐子放在柜台上。陈叙打开盖子,雨声流出来,混着十七岁的蝉鸣。他听完后,从抽屉拿出一把钥匙:“图书馆后门,你落下的东西。”

图书馆后门通向一片废弃的苗圃。紫藤树下埋着一个铁盒,里面是半块巧克力,包装纸印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巧克力己经发白,像一块被时间漂白的骨头。

盒底有张纸条:“如果紫藤没开花,就把巧克力埋回去。”林遇蹲下来,发现土是松的——有人比她早到一步。

铁轨方向传来汽笛声。她回头,看见十七岁的陈叙站在雨里,校服外套搭在肩上,耳机里漏出《富士山下》的前奏。他冲她喊:“快走啊,车要开了!”

林遇醒来时,小货车停在岚镇车站。雨又下了起来,玻璃屋顶在远处发着光。她摸了摸口袋,演唱会门票还在,背面却空白一片。

车站广播响起:“2014年6月8日,岚镇至林业学院,检票口关闭。”她冲向站台,列车门正在合拢。最后一刻,有人从背后推了她一把——是穿灰毛衣的男人,助听器不见了,左耳只剩一个褪色的耳洞。

车门关闭的瞬间,林遇看见陈叙站在车厢里,手里攥着那半块巧克力。他张嘴说了句什么,被雨声盖住了。

列车驶入隧道,黑暗吞没了所有光线。林遇摸到座位下的玻璃罐,2014年的雨水在晃动。她拧开盖子,雨声涌出来,混着少年压低的声音——

“别哭,紫藤开花的时候,我就回来。”

隧道尽头是2025年的岚镇。玻璃屋顶塌了一半,紫藤爬满废墟。林遇在钢琴残骸下找到一本浸水的日记,最后一页写着:“2014年6月8日,雨。林遇没上车,但我把巧克力种在了铁轨旁。如果它发芽,就说明我们赢了时间。”

铁轨间果然有棵小苗,两片叶子像对折的机票。林遇蹲下来,把演唱会门票埋进土里。票根背面慢慢浮现一行字,像雨后长出的蘑菇——

“世界比你想象的轻,但雨记得所有重量。”

两年后,林遇的“雨声博物馆”在岚镇开业。开幕那天,一个戴助听器的男孩送来一个罐子,标签写着“2025.8.3 重逢”。男孩说,这是他父亲留下的——他父亲叫陈叙,林业学院毕业后在岚镇种了十年紫藤。

林遇打开罐子,雨声倾泻而出。2014年的蝉鸣、巧克力包装纸的窸窣、列车进站的汽笛……最后是一个少年的笑声:“快走啊,车要开了!”

她走到玻璃屋顶下,新种的紫藤己经攀上龙骨。雨水顺着藤蔓滴落,在地面汇成一条发光的河。河面上浮着半块巧克力,包装纸闪着2008年的光。

林遇弯腰捞起巧克力,剥开时,里面裹着一张纸条:“这次别再迟到了。”

她抬头,玻璃屋顶外,雨又下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