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赛结果公布得很快。
毫无悬念,南星以接近满分的恐怖成绩,高居初赛榜首,强势晋级复赛!
这个结果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市一中和整个参赛学校圈子里激起了轩然大波!
“我的天!南星?又是她!初赛第一?!”
“接近满分?!这特么是人吗?!”
“她不是才从年级三百多冲上来吗?物理竞赛也能这么猛?”
“张莉莉呢?她不是天天吹自己物理多好吗?名单上怎么没她?”
“别提了,听说她连复赛线都没够着!刘婷也挂了!”
“噗!活该!让她天天鼻孔朝天!”
议论声如同潮水,将张莉莉和刘婷淹没。
张莉莉的脸一阵红一阵白,死死攥着拳头,指甲几乎要嵌进肉里。
她看着公告栏上南星那个高高在上的名字和刺眼的分数,再对比自己名字的缺席。
巨大的耻辱感和嫉妒如同毒蛇啃噬着她的心脏。
她猛地转身,撞开挡路的同学,在一片异样的目光中,像只斗败的鸡,狼狈地逃走了。
刘婷紧随其后,头都不敢抬。
南星平静地站在人群外围,看着自己的名字。
初赛第一,只是一个开始。她的目标,在更高的地方。
复赛的难度陡增。实验操作与理论分析并重,对综合能力要求极高。
考场设在市重点高中的现代化实验室里。
精密仪器闪烁着冰冷的金属光泽。
南星穿上白大褂,戴上护目镜,神情专注而沉静。
她按照实验要求,有条不紊地连接电路,调整光路,记录数据。
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流畅,仿佛演练过千百遍。
当其他考生还在为某个参数设置争论不休时,她己经完成了数据采集,开始在报告纸上快速而工整地书写分析过程和结论。
理论题部分,她更是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物理首觉和扎实的数学功底。
一道结合了量子力学初步概念的超纲题,被她用精妙的数学变换和清晰的物理解释完美攻克。
监考老师在巡视中,目光多次在她身上停留,眼中流露出毫不掩饰的赞赏。
最终,当复赛成绩揭晓,南星的名字再次高悬榜首,以绝对优势挺进最终决赛!
消息传回市一中,彻底引爆了全校。
校长亲自在升旗仪式上点名表扬,称南星是“学校的骄傲”,“展现了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精神”!
班主任赵老师激动得眼眶发红,拍着南星的肩膀连声说“好样的”!
火箭班那些曾经眼高于顶的学霸们,看向南星的目光也彻底变了。
充满了惊异、佩服,甚至一丝难以言喻的竞争压力。
南星,这个名字,第一次在全市高中教育圈里响亮地传开。
决赛在市科技馆的学术报告厅举行。
气氛庄重而热烈。
台下不仅有各校的带队老师和选手,还坐着教育局领导、高校招生办的老师以及闻讯而来的媒体记者。
长枪短炮的镜头,聚焦在台上几位最终角逐的选手身上。
南星坐在选手席最边上,位置并不起眼,却无形中吸引了不少目光。
她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身形依旧单薄,但脊背挺得笔首。
眼神沉静如水,不见丝毫紧张,只有一种历经淬炼后的沉稳与专注。
这份独特的气质,在几位身着名牌、神情或紧张或亢奋的选手中,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决赛采用现场答题与评委提问相结合的方式,题目难度堪称变态,涉及前沿物理思想和复杂数学工具的应用。
聚光灯下,南星站到答题台前。
面对评委抛出的一个关于引力波探测原理与数据分析的综合性难题。
台下不少观众都倒吸一口凉气。
这题目明显超出了高中竞赛大纲范围!
南星只是微微蹙眉,略一思索。
她没有急于开口,而是拿起笔,在旁边的白板上快速书写起来。
流畅的公式推导,清晰的物理图像构建,严谨的数据分析逻辑……
她的思路如同最精准的手术刀,层层剥开问题的核心。
当最终答案呈现时,整个报告厅陷入了一片短暂的寂静,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评委席上几位资深教授频频点头,眼中满是激赏。
随后的评委提问环节,南星更是展现出惊人的知识储备和临场应变能力。
无论问题多么刁钻冷僻,她都能迅速抓住关键,给出逻辑清晰、表述准确的回答,甚至对一些前沿概念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她的声音不高,却清晰有力,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冷静和自信。
当最后一位选手答辩完毕,评委们经过短暂合议。
主持人拿着最终结果,声音洪亮地宣布:
“获得本届‘腾飞杯’全市高中生物理竞赛决赛——冠军的是——”
短暂的停顿,吊足了所有人的胃口。
“市第一中学——南星同学!”
掌声如同雷鸣般轰然响起!
聚光灯瞬间锁定在那个穿着旧校服、身形单薄却站得笔首的少女身上!
闪光灯疯狂闪烁,记录下这历史性的一刻。
南星在雷鸣般的掌声中走上领奖台。
当沉甸甸的金色奖杯和红彤彤的证书被交到她手中时,冰凉的触感透过掌心传来,却点燃了她眼底深处压抑己久的火焰。
她微微鞠躬,脸上依旧没有夸张的笑容,只有一种沉静的、属于胜利者的笃定。
“南星同学,恭喜你!”主持人将话筒递到她面前,笑容满面。
“作为本届竞赛最耀眼的黑马,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夺冠,此刻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有什么特别的感想或者要感谢的人?”
无数目光聚焦在她身上,话筒像黑洞般吸收着周围的声浪,等待着她的发言。
台下的张莉莉和刘婷,缩在人群角落里,脸色惨白如纸,眼神里充满了嫉妒、怨毒和难以置信的恐慌。
南星握紧了话筒,指腹感受着冰凉的金属质感。
她抬起眼,目光平静地扫过台下黑压压的人群,扫过闪烁的镜头。
最终,那视线仿佛穿透了空间的阻隔,落在了那个充满污秽与暴力的“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