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度支,甲字库

2025-08-23 1850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青黛从门外捧进一套折叠整齐的浅青色圆领袍衫、一条黑色革带和一块木质腰牌。

袍衫不算新,但浆洗得挺括,领口和袖口绣着简单的云纹,彰显着官身。

腰牌上刻着“天策府度支曹吏 林风”几个楷字,背面还有编号和印鉴。

“这…”

林风接过腰牌,触手冰凉坚实。这块小小的木牌,代表着他正式踏入了天策府的权力体系,哪怕是最底层的一环。

“先生莫嫌简陋。”

青黛抿嘴一笑,“如今战事频繁,府中用度节俭,九品以下的属吏都是这般装束。不过…”

她压低声音,“房先生特意交代,先生虽职低位卑,但可参与‘甲字库’的账目核查,这是寻常曹吏想都不敢想的差事!”

甲字库!

林风心头一跳。

这必定是存放最紧要物资(如军粮、兵器)的核心库房!房玄龄果然言出必行,给了他接触粮秣账目的权限!

用罢早膳,林风换上那身浅青色官袍,腰间系好革带,挂上腰牌。铜镜中的青年虽脸色仍有些苍白,但眉宇间的书卷气与这身打扮相得益彰,倒真有几分年轻文吏的风采。

“先生真俊朗!”青黛笑嘻嘻地递上一块湿帕子,“擦把脸就更精神了。”

林风失笑,接过帕子擦了擦脸和双手。

这侍女言语活泼,与昨日初见时的拘谨判若两人,想必是云裳病情好转让她心情放松了许多。

“走吧,莫误了时辰。”

青黛引着林风穿过几重院落,来到秦王府侧门。两名侍卫验过腰牌,恭敬放行。

门外早有仆役备好一匹温顺的枣红马——以林风“曹吏”的身份,本不够资格骑马代步,这显然又是长孙无垢的特殊安排。

“从此处向西,过两个街口便是天策府衙署。度支曹在东跨院第三进,门口有‘度支’二字牌匾。”青黛仔细交代。

“申时(下午3点)下值后,先生可首接回府用晚膳。若有变故,遣人送个信来便是。”

林风拱手道谢,翻身上马。

这具身体似乎有些骑术基础(或许是原主的肌肉记忆),加上马匹温顺,骑行起来并不困难。

晨光中的太原城渐渐苏醒。街道两旁的店铺陆续卸下门板,小贩推着独轮车吆喝叫卖,行人匆匆而过,偶尔有传令兵策马飞驰,引得路人纷纷避让。

林风按青黛所指方向缓缓而行,感受着这座古城在战乱年代难得的秩序与生机。

天策府衙署比想象中更为宏伟。高耸的朱漆大门前,两尊石狮怒目圆睁,十六名披甲执戟的卫士分列两侧,肃杀之气扑面而来。

林风亮出腰牌,守卫仔细查验后,一名小吏引他自侧门入内。

穿过几重院落,嘈杂声渐起。各色官吏匆匆往来,或抱卷宗,或持令箭,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忙碌与紧迫。空气中弥漫着墨香、汗味和一丝若有若无的铁锈气息——那是权力与战争交织的特有味道。

“这里就是度支曹。”

引路小吏在一处挂着“度支”牌匾的院落前停下。

“新来的林曹吏是吧?李主事己交代过了,您首接去甲字库房寻赵书令即可。”

林风再次道谢,整了整衣冠,迈步入内。

度支曹内比外院更为忙碌。十几张案几排成两列,每张案几后都坐着一名伏案疾书的吏员,算盘声、翻页声、低声交谈声混作一团。

空气中飘着劣质墨和汗渍的浑浊气味,墙角堆着成捆的竹简和账册,几乎顶到房梁。

“新来的?林风?”一个沙哑的声音从右侧传来。

林风转头,只见一名五十出头、面容枯瘦的老吏正眯着眼打量他。

老吏身着深绿色官袍(品级高于林风),胸前补子上绣着一只鹌鹑——这是唐代九品官的标志。

“在下林风,见过…”林风拱手,一时不知如何称呼。

“老夫赵德言,度支曹书令史,掌甲字库账目。”老吏——赵德言摆了摆手,“房先生特意交代,让你协理甲字库核查。跟我来吧。”

赵德言领着林风穿过忙碌的大堂,来到后院一间独立的上锁厢房前。他从腰间取出一把铜钥匙,打开沉重的木门。

“这就是甲字库账房。”赵德言压低声音,“存放的是军粮、兵器、马料等紧要物资的出入记录。按制,需两名吏员同时在场方可查阅。”

厢房内光线昏暗,只有一扇小窗透入些许天光。西壁木架上堆满了账册和竹简,中央一张大案几上摊开着几本厚厚的册子,旁边摆着算筹和砚台。

赵德言关上门,忽然一改公事公办的态度,凑近林风低声道:“林小友,房先生己密嘱老夫配合你查账。实不相瞒,甲字库的账目…有问题!”

林风心头一凛!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