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龄久久地凝视着林风,那温和儒雅的外表下,仿佛有惊涛骇浪在翻涌。
眼前这个少年,究竟是什么人?
他展现出的见识、胆魄和对时局敏锐到可怕的洞察力,完全超乎了房玄龄的预料!
尤其是对粮秣危机的精准判断和敢于首言“内忧”的胆识!
“林风…”
良久,房玄龄才缓缓开口,声音依旧温润,却多了一份前所未有的郑重,
“你之所言…振聋发聩。粮秣之忧,确乃燃眉之急。强邻之患,亦在预料之中。至于…内忧…”
他顿了顿,没有深说,但眼神中的凝重己说明一切。
“依你之见,这粮秣困局,当如何破解?”
考验从分析转向了实际对策!
林风精神一振,这正是他准备的重点:“回先生,小子以为,当开源、节流、整肃三管齐下!”
“其一,开源!”
太原周边尚有荒田,可效仿曹魏屯田旧制,择精锐军士或组织流民,以军府统筹,垦荒耕种!
此乃长远之计,然远水难解近渴。
故需另辟蹊径:
与突厥交好,以丝绸、瓷器、茶叶(若有)换取其牛羊牲畜,既可补充肉食,亦可部分替代粮食消耗!
同时,暗中联络江南杜伏威、河北窦建德,尝试建立秘密商路,互通有无,哪怕付出溢价,也要购入急需粮秣!此策需隐秘,且需有得力之人负责。”
“其二,节流!”
军中粮秣配额,需重新核算,严查虚报冒领、中饱私囊!此乃重中之重!
流民安置,不可一味赈济,当以工代赈!兴修水利,加固城防,开凿沟渠…凡有劳作,方可得食!
既可节省粮食,又能增强城防,安抚民心。
此外,严控城内粮商,打击囤积居奇,必要时可由府库平价售粮,平抑粮价!”
“其三,整肃!”
林风的声音带上了一丝冷意
“小子斗胆猜测,府库粮秣消耗异常,恐非天灾,实乃人祸!必有硕鼠藏于仓廪!
需选派得力、忠诚、且精通账目之人,秘密核查府库所有进出账目,比对实物!
同时,对掌管粮秣之官吏、相关商贾,进行暗中监察!一旦查实贪渎、勾结、倒卖军粮者…无论牵涉何人,必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此乃治本之策!”
林风侃侃而谈,条分缕析。
从屯田到贸易,从军需管理到流民政策,再到雷霆反腐,思路清晰,措施具体,既有战略眼光,又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尤其是“以工代赈”和“秘密核查账目”这两点,让房玄龄眼中异彩连连!这正是他们之前有所考虑,但尚未完全理清思路的关键环节!
“好!好一个开源、节流、整肃!”
房玄龄抚掌轻叹,脸上终于露出了发自内心的赞赏笑容
“林风小友,你今日之言,字字珠玑,切中要害!此三策,条条皆可为破局良方!玄龄受教了!”
他站起身,对着林风郑重地拱手一礼。
林风连忙起身还礼:“先生折煞小子了!此乃小子胡思乱想,粗陋之见,能入先生法眼,己是万幸!”
“莫要过谦。”
房玄龄摆摆手,重新坐下,神色变得严肃
“你所言之事,关系重大。尤其是粮秣核查与整肃吏治,牵一发而动全身。此事,你切不可再对第二人提起,明白吗?”
“小子明白!”
林风心中一凛,知道此事己上升至天策府最高机密层面。
“至于你的安排…”
房玄龄沉吟片刻,“算学之长,乃府中急需。
你可先入‘度支曹’,协助管理府库账目、核算军需。
此位虽不高,却能接触核心数据,亦可暗中留意粮秣进出异常,正合你才。你看如何?”
这显然是一个既能发挥林风特长,又能让他深入参与粮秣核查的巧妙安排!
“小子谨遵先生安排!”
林风心中大喜,这正是他想要的起点!
“嗯。”
房玄龄点点头,看着林风年轻却沉稳的面庞,眼中闪过一丝深意
“林风,太原正值用人之际,二公子求贤若渴。你既有大才,当善加珍重。切记,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锋芒需露,亦需知藏。”
这既是爱护,也是警告。
林风今日展现的锋芒太盛,必然会引来关注,也必然会招致嫉恨。
“谢先生教诲!小子铭记于心!”
林风深深一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