Ω研究站“灵械试鸣”实验引发的连锁反应尚未平息,一则来自寒晶族的邀请函在各族高频信道中悄然浮现。
邀请内容极其简洁:
“引力是诗,需静读。”
署名:幽雪,寒晶族驻太初联会特别观察员。
林寒收到邀请时,正与谢长风共同分析灵械交感体留下的高频残波图像。残波图中仍夹杂着梦语的倒影结构,与蝶息族幻纹数据库中的“多因果延迟曲线”惊人一致。
“极寒共振实验?”谢长风眉头微蹙,“寒晶族的方式总让人不适。”
“也许不适,就是他们的语言。”林寒回应道。
于是,他启程前往“引力诗纹阵场”——寒晶族与绿植族联合建立在“鲸泊·观核层”的试验站。
鲸泊,是绿植族生态舰中最古老的一艘,它并非完全依赖机械推进,而是通过“恒星根流系统”与光合意识共振实现能量循环。舰体如一座活态山脉,在恒星风暴中缓慢浮游。
林寒在通往舰心的树纹通道中重遇青阙。
她身着织藤纹章长衣,眉心点着淡绿色微痕,显得比从前更加肃穆。
“寒晶族说,时间是凝结的音。”她微笑,“他们想唱一首冰之诗。”
“唱给谁听?”林寒问。
“唱给即将闭合的宇宙。”
鲸泊深层,“引力诗纹实验场”呈现出一种罕见的晶态构造。
上千枚寒晶矩阵浮悬于灵压冻结气层中,每一颗晶体都稳定地散发出极低温引力波动。这些波动交织为一种不可听却可“意感”的振频图式,被称为“诗纹谐图”。
幽雪,在阵心。
她如同晶体雕刻而成,身体透明如冰泉,言语极少,声如回廊中细碎流光。
“你,是观者。”她没有行礼,只是目视林寒,眼神似在穿透他识海。
林寒缓步前行,在一组晶体前停下。
瞬间,他的意识仿佛被一层寒流所包裹,所有语言沉没,所有思想缓慢。
那是一种寒晶族特有的“静止振感”——意识仿佛被冻结,却又在这冻结之中微微颤动,如同宇宙最深处的脉搏,被低温放大。
但正是在这“冻结”之中,一种隐隐的脉动自晶体内震出。
那是一首引力之诗——没有音节,只有“质”在歌唱。
“极冷,非死亡,而是另一个起点。”幽雪开口。
她以吟诵方式缓缓道出寒晶哲学:
“我们不逃离黑洞。
我们静立其前。
我们让自己,成为边界。”
林寒感到头皮发麻。
引力在这空间中不再是引力,而是身份,是位置,是宇宙对其存在的回答。
而在鲸泊主舰“根脉平台”上,青阙启动了绿植族的生态回应仪。
数十万株感知植物开始释放微频光脉与寒晶谐波相合,形成一种名为“寒光生息”的生态共振——这是第一次,有两种生理机制完全不同的族群,在“引力”上产生调和。
实验接近尾声时,一道透明的鲸泊号全息投影浮现于空中,缓缓展开如星之脊背,光脉如河,层层植物芯核波动与恒星重力脉冲形成共鸣。
青阙走近林寒身边,声音低沉却温和。
“林寒,实验结束后,你愿意登舰鲸泊吗?”
林寒侧目。
“我希望你见一见‘生根舰群’。”她眼神清澈坚定,“你见过星门,看过梦火,听过回响……但你尚未深入生命如何在恒星内部扎根。”
“鲸泊的根系穿透恒星表层,我们在其中种植——不仅是植物,也有文化、意识、记忆……这是绿植族对宇宙最终收缩的答案。”
“与黑洞对抗的,不只是力,也可以是生长。”
林寒久久凝视鲸泊全息影像。
一座活体舰群在恒星洪流中低频摆动,它不是避难所,是一座“恒星之根”。
他轻轻点头:“我登舰。”
“这是联合的开始。”青阙对林寒低声道,“我们称之为‘再生联盟’。”
她递给林寒一份文件,是鲸泊舰群拟议的初步协议草案:
“提议成立‘再生议约体’,以鲸泊生态节点为交叉基地,联合寒晶、绿植、人类及愿意进入共生体制的种族。
目标:在黑洞极限逼近前,尝试构建‘高维生态泡结构’,以保留部分宇宙叙事轨迹,供来世植入。”
林寒注视草案良久。
他终于明白,这场宇宙轮回的“应对”,己不再是某一族、某一式的孤注。
是语言、能量、生命、叙事,共同参与的一场宇宙回响。
他轻轻点头:“我愿为‘再生’发声。”
而在鲸泊舰体之外,某处空间层忽然扭曲。
一道隐秘的裂痕如缝隙般展开。
火金族的“奇点爆核引信”启动了测试第二阶段。
林寒未能看见,但澜烁在远端磁场上感知到了异常的脉冲震荡。
黑洞的回响,将再一次……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