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央历Ω元年·三十三纪构议日,星溯族在纪元桥曦央时层交错点设下“轮回议坛”。这场集议并非依照传统的时间轨道推进,它像是被宇宙时钟的某个齿轮脱离了轨道,进入了一种无法用常规方式解读的超时态。参与者的身体与意识同时进入了这一时空之外的维度,仿佛被浸泡在一种既不存在于过去,也未曾到来的未来之间的空隙里。所有人都感受到了那种深沉的寂静,仿佛整个宇宙的时间流动都被暂停了,他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声呼吸,甚至每一次心跳,都在这一片空间里被延迟,变得缓慢、沉重。
林寒走进议坛大厅,脚步声在这片超然的空间中显得格外清晰。他的眼睛适应了周围的光影,发现这里的星光与未来轨迹交织成一种美丽的环状光幕。锦洛烟站在光幕中央,眼神透过星轨首视着远方,仿佛己经看到了宇宙的未来与过去。她的身影映照在那光环之中,显得高远而神秘。她的表情没有多余的情感波动,只有深思熟虑的冷静。
没有寒暄,锦洛烟首接提出了震撼全场的核心质询——“纪元构议系统,是否正违反时间自由演化的自然性?”
这话如同一道闪电劈开了静谧的空间,瞬间点燃了会场的气氛。所有人的目光齐聚在林寒身上,期待他的回应。林寒站在原地,深深吸了一口气,仿佛这一刻的空气都变得沉重。星溯族的“轮回投影议案”无疑是针锋相对的挑战。他们通过建立自己的时间干预模型,试图用历史的回溯来检验纪元构议的合法性。这不仅是对纪元桥本身的质疑,也是对林寒所代表的文明构建方式的深刻挑战。
锦洛烟并未停下手中的动作,她将一枚晶体轻轻放在桌面上。晶体发出微弱的光,随着她的动作,光芒开始扩展,投影出三百六十二个不同文明的回馈数据模拟。这些模拟展示了不同文明在接入纪元桥之后的演变过程,每一个文明的行为都被记录下来,随着时间的推进,文明的轨迹逐渐趋向纪元桥的预期模型。这些数据清晰地显示了,当文明行为被桥体记录时,它们的发展路径就被指引向一个固定的方向,而这种集中的路径,剥夺了时间的多样性。
林寒凝视着这些数据,内心感到一阵沉重。锦洛烟的质疑并非无理,反而揭示了纪元桥最大的隐忧——它正在限制文明演化的自由,虽然这个限制是出于善意,是为了让文明避免冲突与灾难,但它依然在某种程度上剥夺了时间的流动性。“我们是否……己经代替了未来进行选择?”锦洛烟的声音冷静且坚定,如同一道锋利的刃,划破了议坛上的沉寂。
林寒深知,纪元桥的初衷是连接文明、消解纷争,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影响力逐渐扩展,变得越来越难以控制。每一次命名、每一次接入,都在改变历史的轨迹,导致某些文明的自由被压缩,甚至被时间的流动所束缚。锦洛烟的质疑,不仅仅是对纪元桥的批判,更是对整个“时间干预”模型的反思。
谢长风坐在林寒的旁边,他冷静地审视着这些模拟数据。这一次,他站在了林寒的对立面。他并非反对构议本身,而是担忧如果继续将所有文明的命运交由纪元桥来决定,那么它最终会变成一个“预定未来”的机器。谢长风提出的“叙事自治分支系统”正是为了打破这一局限——让每个文明都有独立的表达权,让时间的流动不再受制于中心化的构议。
他平静地看着林寒,说道:“我们正在编写宇宙的未来,但我们是否还允许未来自行书写自身?构议系统应该是指导,而非控制,所有文明都应有自主演化的空间。”
这一言论引起了广泛的共鸣,不少代表开始点头,显然他们认同这一观点。尤其是水灵族的代表雾然,她走到台前,目光如水般深邃,缓缓开口:“宇宙如水,流动自有其形。桥,只是对流动的捕捉,不能让它死寂。”她挥手投影出水灵族的演化史,从无语言到语言的诞生,再到文明的共同演绎。她的投影在空气中飘动,显示出水灵族在无语言的状态下如何通过情感与自然共鸣相互联系。她坚信,语言并非必须通过纪元桥的框架来传播,文明的共鸣应由各自的灵性和自然演化来引领。
会场的气氛愈加紧张,三大联盟的代表开始分成两派。合灵联盟代表沉默不语,他们正处于利益的边缘,犹豫不决。元启联盟的代表支持谢长风的观点,认为应该强化文明的自治权,让每个文明自主决定自己的演变路径。而火金族则再次保持沉默,似乎对当前的讨论无所回应,等待着局势的进一步发展。
林寒站起身来,目光坚定。他知道,今天的会议不仅仅是为了一个议案的通过,它关系到纪元桥是否能继续引导宇宙向前,是否能容纳多种文明的声音,而这,需要更深的思考。“我明白锦洛烟提出的质疑,也理解谢长风的担忧,”林寒缓缓说道,“但是,纪元桥的作用不仅是引导,更是对所有文明未来的传递。”他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我提议,我们应该在保持各自文明发展的同时,给它们足够的自由去演化。”
会议的气氛愈发紧张,最终未能形成一致的共识。锦洛烟的质疑,谢长风的担忧,以及雾然的坚持,所有这一切让林寒意识到,纪元桥的未来将不再仅仅是连接文明的工具,它将成为文明进化中的一道极为复杂的考验。每一个选择,都会影响未来的走向,而每一个选择背后,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