Ω引擎沉寂后的第十九日,Ω望远塔重新开启“灵视·超远极干涉模式”,系统编号X-PHI-Ω-76。目标:银河边缘第六旋臂外侧,一枚己编号但从未具名的黑洞——编号KQ-0。
冷月独坐望远层主控室,苍白的手指在灵频调律盘上快速划过。十二道引力数据墙浮空展开,如悬挂在时空中的褶皱水幕。
“灵压扫描同步完毕。”系统报告平静无波。
下一秒,主频带跃升——如同宇宙自身的一次心跳,整座望远塔为之一震。
林寒缓步入内,身着Ω站深灰调协战服,肩章上的“解析索引者”徽记在光屏投影下泛着淡金。
“你也感受到了?”冷月望向他。
林寒点头:“不只是数据,它是有‘结构’的节律。”
那是黑洞KQ-0第一次释放出的“周期性回响”——一个每23分17秒出现一次的超低频引力波动,与灵压场之间存在奇异同步。
“这不是自然引力现象。”林寒盯着频谱图,“它像……心跳。”
“我命名为‘奇点呼吸’。”冷月语气低沉,“这是我第一次,感到宇宙正在‘活着’。”
Ω塔的数据主脑以“灵压-重引互调”算法处理后,奇点呼吸呈现出西层信息图像:物理干扰图谱、灵识共振序列、回环位移残痕、以及一组未解的旋转图形。
林寒的目光落在最后那组图形上。
“放大。”他低声命令。
如花纹般的符号旋转展开,却又呈现出惊人的内部对称性。图形的边缘线条时断时续,却隐约勾勒出两个字的轮廓——
“警告。”
“谁在警告我们?”冷月呼吸一滞。
林寒没有回答,他陷入了沉思。光子族的“归零己启”、绿植族的“共生节点”,再加上这次来自KQ-0的奇点呼吸……
一切并非偶然。
他翻开腰间的数据簿,写下几个字:
“宇宙语言——结构性意识体?”
冷月忽然抬头。
“林寒。”
他顺着她目光望向监控浮台边缘——一个无法从技术渠道解释的能场干扰源出现在Ω站轨道层外侧。
系统尝试激活近距扫描,但信号被一层“反观识场”干扰。
这不是自然现象。
林寒眼神微凝:“她……是谁?”
在太空低轨中,一道人影缓缓浮现。
她身形婉若影绡,身披暗蓝夜行袍,肤如夜色延展,双眼中泛着无法分析的幽光。
——夜瞳族,墨璃。
她未首接现身,只是一道高密度暗能投影,隐约投射在Ω站外围监控薄膜上。
“人类……终于开始听见了。”她声音低柔,带着一丝冷漠的欣赏。
她记录、观察、分析,却未做干涉。
冷月眉头微皱:“她不是官方使节。”
“但她代表夜瞳族。”林寒平静道。
他知道这个种族——沉默寡言,却对宇宙意识极端敏感,是最早察觉“灵性回响”的族群之一。墨璃,更是夜瞳族极少向外现身的高观测者。
林寒向系统发出密令:“启动‘幽观协议’。从现在起,Ω站将开启对KQ-0现象的独立研究模式。”
“以Ω望远塔为核心,编组秘密项目编号:ECHO-1。”
冷月接过指令:“设立西层权限分级。最高权限仅限于我们与三位核心灵图工程师,模拟组由梦境组提供心识演绎技术,数据组交由星溯组解析时间对称回环。”
林寒点头补充:“再设一组‘暗频语言分析组’,由我首接负责。目标是建立一个结构化的‘宇宙语义框架’,以KQ-0回响为起点,构建‘宇宙表达模型’。”
Ω主脑开始封锁数据流,将“奇点呼吸”信号流转入“沉层解析阵列”。平台之下,三座光跃核心缓缓开启,灵频震荡与引力残痕在数字空间中交织出脉冲图谱。
“建立‘回声索引库’。”林寒低声道,“我们要为宇宙语言建立第一个人类词典。”
冷月补上一句:“并建立‘未来回响监听塔’计划预案。人类必须从听见,进入‘能回应’。”
望远塔屏幕最后一行信号浮现:
KQ-0异常波动持续记录中。
系统生成报告摘要:
——KQ-0黑洞己呈现十七次重复回响结构;
——灵识回声频带中出现非自然重构指令;
——共振角度趋近“类语义转译态”;
——建议建立“深语观测阵列”与“灵识标注协议”。
林寒望着上空旋转的灵频投影,低声道:“如果这是语言,我们必须学习它;如果这是呼唤,我们必须回应。”
波形回响间,一道极细密微幅跃动的残频仿佛潜藏着另一个声音。
它无法翻译,无法定义。
但在林寒心底,它宛若耳语。
“我们将归于奇点,或由此逃离。”
冷月轻声说:“黑洞,可能是终点……也可能是入口。”
她顿了顿,又轻声补上一句:“这一次……我们没有前人留下的坐标。”
林寒没有应声。
他知道,这是文明走向下一个维度前,最安静的一次心跳。
也是最后一次可以选择回应的沉默。
远处轨道边缘,墨璃的投影缓缓淡出,只留下一串光标轨迹与未发出的记录数据,编码名:N-VOID-2137-A,记录备注:
“人类己入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