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想买庄子

2025-08-16 2545字 5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谈笑间吴得余想起苏青救的神医,他问,“怎的没见那位苏神医?”

苏青淡然一笑,“我师傅和姥爷都是医痴,他们不喜热闹。见着您这样的大人物就躲呵呵。”

她可舍不得两个老人家帮她应酬陪客。

爷爷一辈子行医,治病救人做的够多了。

受她所累到了此处,她只愿爷爷闲云野鹤般清松自在,做他自己喜欢的事。

别说县令,就是朝廷要员皇帝老儿,爷爷照样不伺候。

吴得余知道隐世高人一般都脾气怪异,也不在意。

饭后,吴得余提出来去看看村里灾民安置情形。

路过苏青五十亩花田药园,吴得余被一片花海惊艳到了,放眼望去,红的粉的黄的各色花朵争奇斗艳,微风吹过,阵阵芬芳扑面。鸟语花香,美不胜收。

“苏青,你这是搞什么名堂?”吴得余问。

种药材也就罢了,好好的田地咋还种花?

苏青对此没啥隐瞒的,她道,“大人,民女要开花露精油作坊,这些花花草草都是要紧的材料。”

“你还会制香露?”张师爷忍不住插嘴。

苏青挑眉,“民女这不是有高人指点嘛。”

张师爷眼前浮现苏景山气质出尘仙风道骨样子,感叹苏青的好运气。

走近灾民安置点,看见到处晾晒着拖出来的土坯。

动作快的人家土坯房己然建好。有的土坯房还在建,妇人孩子们在下头费劲的搬土砖,男人站在高处拿瓦刀垒墙。

男女老少虽穿着破旧,人人脸上却洋溢着笑容。

大雨过后,灾民盖房的紧迫感很强,各家除了去修路挣粟米的,其他人开荒、拖土坯、砍树、割茅草,就是三岁小孩子,都得出去挖野菜,家家忙着重建家园。

吴得余看着灾民们井然有序充满干劲的样子,很是欣慰。

青牛村比其他村庄情形好太多了。

“柳里正,你干的不错!”吴得余由衷夸赞,扭头冲张师爷吩咐,“回头给青牛村发一面锦旗,奖赏村里二十两银。”

“多谢大人!”柳长生得了县令大人赞许,开心的不行,“草民代青牛村村民感谢大人奖赏。”

“大人,草民还有一件好事要禀,”说到赏银,柳长生跟吴县令说了苏青办作坊,拿出三成收益为村里建学堂,叫娃娃们免费上学的事。

吴得余听了,兴奋的酒后酡红的方脸更红了,“好好好!如果咱们安阳的有识之士都如苏青这般,心怀大义慷慨解囊,得解决多少孩子读书难的问题啊!

这样,柳里正,学堂开办那日,本官亲来道贺!”

“多谢大人!”柳长生乐的见牙不见眼,赶紧道谢。

有了吴大人这话,苏青要为青牛村办学堂这事就稳了。

除了镇里和县上,这十里八村,没一个村子有学堂呢。

等学堂办起来,他们青牛村就是独一份!

自打苏青说了这事,柳长生想想就心潮澎湃,激动的夜里睡不着觉。

不只二叔公着急,柳长生也盼着苏青的淀粉作坊早日开张呢。

那边盖房埋头干活的人看见柳里正几人过来,紧忙放下手里活计,“里正叔。”

“里正爷!”有机灵的小孩朗声喊。

柳长生赶紧指着吴得余给大伙介绍,“这是咱们安阳县的县令,吴大人!”

“吴大人!”

“草民见过大人!”

呼啦啦跪倒一片。

逃荒到了安阳县,得到及时安置,县衙每户还给了五斤粮种,

青牛村不仅柳里正人挺好,村里还有个苏青,下大雨时帮他们搬进山洞,还借粮给他们,每日给他们送姜汤驱寒。

大雨一停,苏青又是开荒又是修路,天天有粟米挣。

一下子解了他们食不果腹的困境。

这些人暗自庆幸,来青牛村,他们是来对了。

有了粟米粥,各家吃奶的劲都使出来,忙着给开出来的荒地播种,忙着拖土坯盖房。

这日子有盼头!

“各位乡亲父老,快快请起。”吴得余很亲民的扶起近旁一个老翁。

那老翁满脸感激,“大人一心为民,急我等所急,咱们感激不尽啊。”

“多谢大人叫咱们来了青牛村。”

“是啊是啊!柳里正人好,苏姑娘人也好,叫咱们有粮吃有地种,这日子呀可算有盼头啦!”一个老妇人附和。

“青姐姐给了米!我不饿肚肚了。”一个三岁模样小男娃摸着肚子呐喊。

“哈哈哈!”孩子天真无邪的话把在场众人逗乐了。

“你这娃子!”当娘的怕孩子说错话得罪县令大人,赶紧扯一把自家娃,感激的瞥一眼苏青。

苏青秀眉微挑。

要不说百姓心里有杆秤呢。

吴县令在青牛村视察一圈儿很满意,对苏青也越发看重了,他有预感,这个苏青是他仕途的福星。

“苏青,走,本官亲自带你看庄子去!”

“好啊!”苏青自是乐意。

老常赶车,苏青跟着吴得余的马车,首接来了县城近郊。

这处庄子位于清水河北岸,放眼望去地皮显然被大水淹过。

没来得及收割的麦秸麦穗倒进泥土里,沤成了黑色。

水退后,田埂上冒出来一丛一丛麦芽。

“这处地势低,雨水多了河水上涨,难免淹了庄稼。”张师爷实话实说。

今年三百亩麦子颗粒无收,安富贵气恼之下要出手。

这个庄子不大,土地还算肥沃,苏青问,“卖家有说卖多少钱一亩?”

张师爷听苏青这么问,这是对庄子感兴趣呀,便道,“这块地离水源近,乃是良田,他要十二两银子一亩。”

“一亩十两,我便要了。”苏青开口还价。

这次大雨,好多村庄被大水冲毁,百姓死伤不少,粮食减产,家家日子难熬,

她想买田地应该不难。

几人回到县衙。

苏青说到做到,提了两瓶酒送给吴得余,“大人,送您的酒,不成敬意。”

“哎好好,”烟酒不分家。吴得余很满意苏青的识趣。

他当即叫张师爷去找安富贵。

安富贵听说有人买他的庄子,立马和张师爷来了县衙。

和吴县令寒暄两句后,知道买主竟是个小姑娘,他有点不信,

“是你想买庄子?”安富贵上下打量苏青。

他的庄子卖数千两银子,一个十三西岁小姑娘能做主?

苏青老神在在,淡然道,“正是本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