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明朗兴奋地宣布叶归舟他们七个男生要正式组建“未来实验室”,并且连周书瑶学姐都己成为核心成员时,教室里剩下的那几个女生瞬间炸了锅。
“搞研究”对她们而言,可远不止是兴趣——而是关系到她们以后得前途。
“我们也要加入!”“对啊!凭什么周学姐可以我们不行!”“叶同学,带带我们嘛~” 几双眼睛亮得惊人,带着不容拒绝的期盼聚焦在叶归舟身上。
叶归舟顿感头大如斗,耳边仿佛有千百只凡俗界的灵蝉在聒噪。
他下意识地想掐个清心诀,但考虑到暴露风险,只得作罢。在几道充满“求知欲”的目光灼烤下,他无奈地揉了揉眉心!
“行行行…” 叶归舟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妥协,“都有份!等我的核心论文完成,署名栏够长,把你们名字都挂上去!” 这话说得他自己都觉得有点无耻,但效率至上,先稳住这群“鸭子”再说。
“好耶!”女生们欢呼雀跃。后勤担当吴钱立刻抓住核心问题:“老大,那咱们的实验室,响亮的名字想好没?总不能一首叫‘未来’吧?”
“要霸气!”“要好记!”“要好听!”……新一轮的声浪再次袭来。
“够了!”叶归舟低喝一声,一丝炼体期修士的威压瞬间弥漫开来,教室里的喧嚣戛然而止,落针可闻。
他揉了揉被吵得嗡嗡作响的太阳穴。
“决定了,”他斩钉截铁,不容置疑,“就叫 ‘归清实验室’!我是队长。” 这个名字,既嵌了他和玉清璃的名,也隐含了他追求修真与科技“归元”、“清澄”本源的理念。
名字一锤定音,带着一丝不容置喙的决断力。
接下来的日子,叶归舟进入了高效运转模式:
课堂汲取: 他如饥似渴地吸收着现代物理、信息科学的前沿知识,强大的神识让他的学习效率远超凡人,教授讲的每一个字都如同烙印般清晰。
跨界验证: 核心却是将九元界的修真文明(符文、阵法、能量转化理论、甚至器灵原理)与蓝星的科技理论相互对照、印证、融合。神识在小鼎浩如烟海的资料库中高速检索、关联、推演。
论文出炉: 一篇凝聚了他跨界思考精华、长达万余字的开山之作诞生了——《超现代科学:论人工智能与无限能源》。这题目,将“无限能源”核聚变为基础,首指核心研究方向。他还整理了一份十几页的精选理论附录,作为支撑。
署名挂名: 论文最后,是十五个工整的签名(包括那几位女生)。她们确实也出了大力——主要是繁琐得查阅、整理、分类。
当这篇带着颠覆性理念的论文摆在李天信教授案头时,这位见多识广的老教授足足看了半天。他时而翻阅文献,时而陷入长考,眉头紧锁又豁然舒展。
“好!前所未有!”李教授终于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激动与震撼的光芒,“将人工智能的核心架构与一种…姑且称之为‘场论’的无限能源通路进行深度绑定研究?这思路太新颖,也太宏大了!叶归舟,这其中的价值,我一时竟难以完全估量。” 他坦诚自己的局限,“这超出了我个人的判断范围。这样,我立刻联系校长,并请几位在能源和AI领域的顶级专家共同评议。你等我消息,最多三天!”
“好,麻烦李老师了。”叶归舟平静回应。
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集蓝星顶尖学者之智,弥补小鼎“器灵AI”在真正“创新”和“理解蓝星科技”上的不足。
“归舟啊,”李天信看着眼前这个过分沉稳的学生,笑容满面,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了,“你这篇文章,好到让我惊喜,也让我这个老师有点‘惶恐’啊。维护和支持你这样的人才,是我们的责任,更是莫大的荣幸!”
他心里早己乐开花:叶归舟是主导者毋庸置疑,后面那些名字不过是锦上添花。
这是他李天信的学生!虽然刚入学没几天,那更代表潜力无穷,能带这样一个学生,意义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