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闭环(下)

2025-08-23 4448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办公室里只有电脑主机发出的轻微嗡鸣声,与空调出风口缓缓送出的凉风交织在一起。Synopsys StarRC那熟悉的进度条在屏幕上稳定地推进着,像是一条不知疲倦的绿色小虫,一点点啃食着时间的刻度。思创自研的“星图”引擎则在屏幕命令行窗口疯狂刷出计算日志,一行行密密麻麻的代码如同瀑布般倾泻而下,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徐清扬坐在办公桌前,眉头紧锁,眼神紧紧盯着屏幕,仿佛要把那屏幕看穿一般。他的手指不自觉地轻轻敲打着桌面,每一次敲击都像是在敲打着他的心弦。随着“星图”运行时间的延长,他的心也一点点地往下沉,像是被一块无形的巨石压着,让他有些喘不过气来。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在加速,每一次跳动都像是在提醒着他时间的紧迫和任务的艰巨。

办公室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咖啡香,那是赵工为了提神而泡的。咖啡的香气混合着电脑散发的热气,让空气变得有些闷热。徐清扬能感觉到自己的额头己经沁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后背也被汗水湿透了一片。他伸手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却发现自己的手心也是湿漉漉的。

当StarRC终于结束时,徐清扬的目光迅速转向“星图”的进度条,却发现它才刚刚过60%。他的眼神瞬间黯淡了下来,像是失去了所有的光彩。与此同时,他注意到机器的内存己经飙升至红色警戒线,那刺眼的红色数字在屏幕上闪烁着,像是在嘲笑他的无力。

“徐总,”赵工推了推眼镜,他的镜片在灯光下反射出一丝冷光。他的语气没有嘲讽,只有技术人特有的客观和冷静,“创新不等于成熟。思路很好,但工程优化和平台支撑,差距不小。”赵工说着,指了指屏幕上的数据,又看了看徐清扬,眼神里带着一丝无奈。

徐清扬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低下了头。他能感觉到自己的脸颊在发烫,像是被火烤过一般。他的手指不自觉地捏紧了衣角,仿佛要把那衣角捏碎一般。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

赵工见状,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建议你们先锚定中小规模IP模块的本地化提取优化,路要一步步走。”他的话像是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徐清扬的心上。他知道,这残酷的闭环测试,给思创的“算法突围”狠狠踩了一脚刹车,却也指明了唯一的出路——极致优化,缩小规模,做出无可替代的价值点。

徐清扬缓缓抬起头,眼神里闪过一丝坚定。他知道,这条路虽然艰难,但他必须走下去。他深吸了一口气,仿佛要把所有的压力和困难都吸进肺里,然后化作前进的动力。他看了看屏幕上的数据,又看了看赵工,点了点头,说道:“好,我们从头开始。”

义乌藤语工坊的老陈最近春风满面,脸上的皱纹都因笑意而舒展开来,像是被春风拂过的湖面泛起的涟漪。他每日穿梭在工坊里,看着那些精美的藤艺作品,心中满是自豪。欧洲设计展虽没签下大单,但“藤语自然家”的作品收获了专业买家的关注,几家欧洲小众家居品牌表达了代工意向。他拿着展会反馈,手指轻轻着纸张的边缘,纸张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未来的希望。他和设计师小林坐在工坊角落的小木桌旁,桌上放着一杯冒着热气的茶,茶香袅袅升腾,弥漫在空气中。老陈的眼神中闪烁着光芒,和小林雄心勃勃地规划着新中式藤艺灯具系列,他们的手指在图纸上比划着,时不时交流几句,声音里满是兴奋与期待。

这天,阳光透过工坊的窗户,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斑。小林脚步匆匆,脸上带着焦急的神情,额头上还挂着细密的汗珠。她喘着粗气,找到老陈:“陈叔!麻烦了!”她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眼神中满是慌乱。她从包里拿出一份评估报告复印件,纸张被她捏得有些发皱,“刚银行电话,说我们去年那笔‘繁星助贷’的抵押物评估出了点问题!要我们马上补充材料,否则可能要求提前还款!”她咽了咽口水,继续说道,“他们说仓库那批进口印尼藤原材料的估值比去年贷时下降了20%!”她的手指着报告上的数字,眼神中满是不可置信。

“什么?!”老陈原本红润的脸瞬间变得煞白,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仿佛要从眼眶里跳出来。他手中的茶杯微微晃动,茶水溅出几滴,落在他的手上,他却浑然不觉。“原材料价格是波动,但也不至于…材料就堆在仓库啊!”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一丝愤怒和不解。他站起身来,在工坊里来回踱步,脚步有些沉重,仿佛每一步都踩在棉花上。

“银行认报告!”小林的脸色发白,嘴唇也没有了一丝血色。她紧紧咬着下唇,眼神中满是绝望,“这笔贷款是运营命脉!下个月还要付新模具和设计专利注册费!万一…”她的声音越来越小,仿佛被一阵无形的风给吹散了。工坊里原本热闹的景象此刻变得安静极了,只有老陈沉重的呼吸声和小林急促的心跳声交织在一起。

老陈走到窗边,看着窗外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五味杂陈。他想起自己为了这个工坊付出的心血,那些日夜在工坊里忙碌的身影,那些为了寻找优质藤材而奔波的日子。刚踏上品牌之路,一场源自资金链的惊雷猝然炸响。他体会到了所有小企业主的脆弱,就像一朵在狂风中摇曳的花朵,随时都可能被吹折。再好的产品和设计,在冰冷的金融规则面前也可能不堪一击。他的手紧紧抓着窗框,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助和迷茫,仿佛置身于一片黑暗的森林中,找不到出路。

北京,启明芯光投后管理会议室内,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会议室的墙壁上,挂着一块巨大的白板,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晶源的受挫情况、精控的供应链问题,以及思创的工具测试结果。每一个字,都像是一记重锤,敲打着在场每个人的心。

陈国华坐在会议桌的主位上,他的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他缓缓抬起头,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最终停留在那块白板上。他的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声响,仿佛是在为接下来的发言打着节拍。

“产业闭环,就是试金石。”陈国华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中挤出来的。他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手指着上面的数据,眼神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提前暴露问题比量产暴雷强百倍!我们必须立即采取行动。”

他转过身,目光落在晶源的代表身上,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决绝:“晶源,你们必须全力支持其转向封装市场‘练兵’。我知道这很难,但只有这样,你们才能找到新的出路。”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深邃的洞察,仿佛己经看到了晶源未来的希望。

接着,他的目光转向精控的代表,语气稍微缓和了一些:“精控,基金将出面协调军工背景的特殊材料供应商。同时,我们会组建专家团,帮雷军梳理‘供应链潜在失效模式’。你们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彻底解决供应链的问题。”他的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仿佛在传递着一种无形的力量。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思创的代表身上,眼中闪过一丝期待:“思创,你们需要招聘顶级EDA软件工程优化人才。聚焦细分痛点,开发‘小而美’的工具。这是你们突围的关键。”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鼓励,仿佛己经看到了思创未来的辉煌。

整个会议过程中,会议室内弥漫着一种紧张而严肃的气氛。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凝重和焦虑,但陈国华的话语却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他们知道,只有按照陈国华的策略调整,才能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会议结束后,陈国华独自留在会议室内,他的目光再次落在那块白板上。他轻轻抚摸着白板上的字迹,仿佛在抚摸着未来的希望。他的心中充满了信心,他知道,只要他们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上海,吴明哲在安靠封装厂的会议室里,认真记录对方对高纯氩气的具体规格要求,放下了对先进制程的执念。

深圳,雷军带着重新设计的密封方案图纸,飞往一个陶瓷材料实验室,目光比任何时候都冷静。

深圳海思楼下咖啡厅,徐清扬和他的工程师喝着苦涩的咖啡,复盘失败细节,笔记本上写满了新的优化方向和招聘岗位关键词。

义乌,老陈和小林连夜整理新系列的订单意向和生产计划书,准备去银行“背水一战”。

林安然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他面前的办公桌上,形成一片片不规则的光斑。他身着一身剪裁合身的深蓝色西装,领带打得一丝不苟,整个人显得干练而沉稳。这时,秘书轻轻敲了敲门,随后端着几份简报走了进来,将简报整齐地放在他的面前。

林安然微微抬起头,目光在秘书脸上停留了一瞬,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轻声说道:“谢谢,你去忙就好,不用管我。”秘书微微点头,转身轻手轻脚地离开了办公室。

他伸出手,修长的手指轻轻拿起其中一份简报,那简报纸张洁白光滑,还带着一丝淡淡的油墨香。他的目光迅速扫过简报上的标题,当看到“义乌那份‘藤语工坊面临资金风险’的报告”时,眉头微微一皱,眼神中闪过一丝忧虑。他放下手中的其他简报,拿起红色铅笔,铅笔在手中灵活地转动着。

他紧紧盯着报告上的文字,眼神专注而认真,仿佛要把每一个字都看穿。思索片刻后,他开始在报告上批字,铅笔在纸上发出沙沙的声响。他写道:“协调平台‘繁星贷’介入风险评估,启动临时信用增级机制!产品设计有独特价值,品牌初露锋芒,当重点保护!安然资本可考虑以知识产权质押方式提供过桥支持!”每一个字都写得刚劲有力,仿佛带着他坚定的决心。

批完字后,林安然靠在椅背上,轻轻叹了口气。他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藤语工坊的画面。那是一个充满创意和活力的小工坊,工匠们专注地制作着产品,每一件作品都蕴含着他们的心血和智慧。他能想象到工坊里那弥漫着的淡淡的木香,那是木材被精心雕琢后散发出来的独特气息。还有工匠们手中工具碰撞发出的清脆声响,以及他们偶尔交流时那带着兴奋和期待的话语。

“闭环并非终点。”林安然喃喃自语道,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他睁开眼睛,望向窗外繁华的城市街景,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他知道,在这产业链的残酷熔炉中,每一次挫折都像是一场暴风雨,虽然会带来暂时的困难和痛苦,但也能让真金在烈火中更加闪耀。

他的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声响。每一次挫折,就像是在帝国的科技根基上刻下的一道道深深的纹路,让根基更加稳固,更加有纵深感。他能感觉到自己心跳的节奏,仿佛和这敲击声融为一体。

而每一次对藤语的援手,就像是在肥沃的生态土壤中播下的一颗颗种子。他能想象到那些种子在土壤中慢慢发芽、生长,为土壤增添了无限的有机活力。他仿佛看到了藤语工坊在未来茁壮成长,成为行业中一颗璀璨的明星。

“新世界的版图,由韧性与洞见共同绘制。”林安然再次轻声说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和自信。他知道,未来的道路充满了挑战,但只要有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敏锐的洞察力,就一定能够在这片新世界的版图上留下属于自己的辉煌印记。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深吸一口气,那清新的空气带着一丝城市的花香,让他感到无比振奋。他望着远方,仿佛看到了藤语工坊更加美好的未来,也看到了自己为之奋斗的目标正在一步步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