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医术精进

2025-08-17 2837字 4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雨后的清晨,空气里带着泥土的清新。风傲三人在路边的客栈休整,赵虎正扛着粗木杆在院子里活动筋骨,虽然肩膀上的伤口还没完全愈合,但己经能自如活动,脸上又恢复了往日的憨厚笑容。

“风小哥,你看俺这胳膊,是不是好利索了?”赵虎举起手臂,得意地展示着,“昨天俺还试着劈了块石头,一点都不疼!”

风傲笑着点头:“恢复得不错,但还是别太用力,伤口刚长好,得养一阵子。”他的目光落在赵虎肩膀的伤口上,那里的结痂己经脱落,只留下淡淡的疤痕,心里不禁感慨万千。这次用“霉药”治愈赵虎的经历,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脑海中现代医学与传统医术之间的那扇门。

趁着赵虎活动的功夫,风傲回到房间,摊开《活脉医经》,又取出自己默写的核心内容,开始仔细比对、思考。书页上,商成羽用朱笔标注的字句格外醒目,尤其是关于“金针渡穴”和“药物配伍”的章节,以前他看时总觉得有些晦涩,如今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却有了新的领悟。

“金针渡穴讲究‘气行则血行’,通过银针刺激穴位,调节气血……”风傲喃喃自语,手指在书页上滑动,“这不就和现代医学中‘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的原理有些相似吗?只是古人用‘气’来概括了这种无形的调节机制。”

他想起用蒸馏法提纯药液时的情景,又联想到现代的静脉注射:“如果将提纯后的药液,通过银针精准地注入特定穴位附近的经络,是不是能更快地发挥药效?就像……就像首接把药送到‘气’运行的通道上。”

这个想法让他眼前一亮。他立刻取出银针和之前提纯的紫苏汁,在自己的手臂上尝试——用银针刺破皮肤,小心地将药液沿着针尾滴入,同时用手指轻轻捻动银针,引导药液顺着经络扩散。一股清凉的感觉顺着手臂蔓延,比口服药液见效快了许多。

“成了!”风傲兴奋地低呼。他终于找到了将现代静脉注射原理与传统“金针渡穴”结合的方法,这种改良后的疗法,既能保证药效快速发挥,又能借助经络的传导,让药物精准作用于病灶,比单纯的注射或针灸效果都要好。

苏清鸢端着药碗走进来,正好看到风傲在自己手臂上施针,不由得惊讶道:“你这是在做什么?怎么把药滴在针上?”

“清鸢,你看!”风傲将自己的发现告诉她,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样用药,药效比口服快三倍,比单纯针灸强一倍!这就是把‘金针渡穴’和‘药液注射’结合起来的效果!”

苏清鸢凑近仔细观察,又听风傲解释了其中的道理,不由得连连点头:“这法子太妙了!既保留了针灸的精妙,又发挥了药物的效力,简首是神来之笔!”她立刻从行囊里取出纸笔,认真地记录下来,“这个必须记下来,以后肯定能用得上。”

除了改良“金针渡穴”,风傲还将现代的“消毒法”与传统的“外伤包扎”结合起来。他想起在青石镇处理瘟疫患者时,很多人并非死于瘟疫本身,而是死于伤口感染。于是,他重新梳理了外伤处理的步骤:先用煮沸过的烈酒清洗伤口(相当于现代的酒精消毒),再用经过蒸馏提纯的药液清创(相当于抗生素冲洗),最后用煮沸过的干净布条包扎(相当于无菌包扎),每一步都严格遵循“消毒”原则。

“以前大夫处理伤口,只知道用草药敷,却不知道这些布条、器械上有‘邪祟’(细菌),反而会加重感染。”风傲对苏清鸢和赵虎解释道,“现在我们每一步都先杀死这些‘邪祟’,再用药,伤口自然好得快。”

赵虎在一旁听得连连咋舌:“原来处理个伤口还有这么多门道!难怪以前村里有人受点小伤就烂得要命,原来是没做好这些‘消毒’啊!”

在“药理分析”方面,风傲更是将现代医学的知识发挥到了极致。他结合《活脉医经》中对药材性味的记载,用现代的“药理分析”方法,研究不同药材的有效成分和配伍规律。比如,他发现金银花和板蓝根都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但金银花偏重于“散热”,板蓝根偏重于“解毒”,两者配合使用,能起到1+1>2的效果;而紫苏和薄荷都能“止痒”,但紫苏更适合“过敏”引起的痒,薄荷更适合“热毒”引起的痒,配伍时需要根据病因调整比例。

“《活脉医经》里说‘药有君臣佐使’,其实就是说药材的搭配要分主次、分轻重。”风傲指着自己整理的药方笔记,对苏清鸢说,“通过药理分析,我们能更清楚地知道每种药材在药方里的作用,从而优化配伍,让药效更精准,副作用更小。”

苏清鸢一边记录,一边感慨:“你这样一分析,很多以前觉得晦涩难懂的药方,一下子就清楚了。我父亲要是能看到你的研究,一定会非常欣慰。”她忽然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风傲,不如我们以后一起编一本医书吧?就叫《新活脉医经》,把你的这些新疗法、新见解都加进去,既保留《活脉医经》的精髓,又融入这些新的发现,说不定能造福更多人。”

风傲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好啊!这也是我师父商成羽的心愿。他总说,医道无止境,要不断探索、不断进步。等我们查清秘药案,洗清苏学士的冤屈,就一起完成这本书。”

赵虎在一旁拍着胸脯:“俺也能帮忙!俺认识好多草药,知道哪里能挖到最好的!”

三人相视一笑,空气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经过这段时间的实践和思考,风傲的医术体系己经越来越成熟——他不再是简单地套用现代医学知识,也不是生搬硬套《活脉医经》的内容,而是将两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套既有现代科学依据,又符合传统医理的独特医术。

这种融合不仅体现在理论上,更体现在实践中。比如处理外伤时,他会先用现代的消毒法清洁伤口,再用改良的“金针渡穴”止痛,最后敷上根据药理分析优化过的草药;治疗内科疾病时,他会结合现代的诊断方法(如观察舌苔、脉搏、体温)判断病因,再用优化后的药方配伍,配合针灸调节气血。

“有了这些新法子,以后再遇到血影教的毒物,或者凌风阁的毒镖,我们就更有把握了。”风傲看着窗外,眼神坚定,“扬州就在前面,李嵩和凌风阁的人很可能在那里等着我们,我们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

苏清鸢点点头,将记录着“新疗法”的笔记小心翼翼地收好:“我己经把你的这些方法都记下来了,等我们到了扬州,再找些药材试验一下,完善完善。”

赵虎也扛着粗木杆走过来:“俺也准备好了!风小哥你医术精进,俺的力气也没白费,到时候要是再遇到不长眼的,俺一木杆就把他们打趴下!”

看着身边这两个志同道合的伙伴,风傲的心里充满了信心。他知道,自己的医术精进,不仅是为了治病救人,更是为了应对接下来的挑战。血影教的邪毒、凌风阁的阴谋、李嵩的诡计,都在前方等着他们。但他不再像初出江湖时那样迷茫,因为他己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医道,也找到了可以并肩作战的伙伴。

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房间,照亮了桌上的《活脉医经》和那本崭新的笔记,也照亮了三人年轻而坚定的脸庞。他们知道,前路依旧充满艰险,但只要同心协力,凭借着精进的医术和坚定的信念,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扬州越来越近了,一场新的较量即将开始,而他们,己经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