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熬中药

2025-08-27 5243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也许是夜里着凉了,清晨起来浑身不得劲……

我起初是打喷嚏,后来嗓子疼得像吞了砂纸似的,最后连爬上院子里的那棵老槐树都没力气了。

要知道,那棵槐树的第三个树杈是我的“秘密基地”,平时我能抱着树干蹭地一下爬上去,那天却刚抓着树皮就打了个绊,差点把裤子膝盖的补丁蹭成大窟窿。

妈妈下班回家后,一摸我的额头就瞬间皱起了眉,那眉头皱得能夹起一根筷子一样。

她转身从柜子里翻出个布包,布包是藏蓝色的,边角磨得发白,打开时哗啦啦掉出几包用牛皮纸裹着的中药,像一堆小砖头似的。

我凑过去闻,鼻子瞬间像被塞进了晒干的草药堆一样,有股说不出的味儿,不算臭,但也绝不好闻,像雨后的草地混着晒焦树叶的味道。

“这是镇上王大夫开的药,熬了喝,你的感冒就会被赶跑啦。”

妈妈一边说,一边把搪瓷药罐拎出来。

那药罐是我家的老物件,肚子圆滚滚的,口沿缺了个小角,罐身上印的“为人民服务”的字迹掉的只剩一半,另一半被常年的药渍染成了深褐色。

妈妈系上她那条印着小菊花的围裙,围裙上还沾着早上煎鸡蛋的油渍,她把药包拆开,里面的草药哗啦啦倒进碗里,有像小树枝似的黄芪,有红彤彤卷成圈的当归,还有几片薄薄的、闻着有点甜的甘草。

我蹲在灶台边的小板凳上,眼睛瞪得溜圆。妈妈先把草药放进药罐,又往罐里加水,水刚好没过草药一指节。

“泡半个时辰,让草药喝饱水,药效才好。”

她一边擦灶台,一边跟我说。

我没听懂“时辰”是啥,追着问:“是数到一百下吗?还是能看完半本《葫芦娃》?”

妈妈被我问笑了,伸手揉了揉我的头发说道:“比数到一百久点,你去床上玩会儿,等我叫你。”

我哪有心思玩?就蹲在旁边盯着药罐。

夕阳从厨房的窗户照进来,落在药罐上,罐身上的药渍像撒了把碎金子似的。

我趁妈妈转身拿柴,偷偷用手指戳了戳罐里的草药,黄芪硬邦邦的,当归软乎乎的,像我过年时玩的橡皮泥。

等妈妈回来烧火,我更兴奋了,凑在灶门口看火苗舔着药罐底,噼噼啪啪的响声里,药罐慢慢冒出白汽,那股草药味越来越浓,飘得满屋子都是,连挂在房梁上的腊肉都像沾了点药香。

“火不能太大,得用文火。”

妈妈把灶里的柴往后挪了挪,火苗一下子矮了半截,“熬中药跟蒸馒头似的,急不得,得慢慢等。”

我似懂非懂地点头,心里却把“文火”记成了“温柔的火”,原来火也有脾气,得哄着来。

熬了大概一顿饭的功夫,妈妈掀开罐盖,一股热气扑上来,我赶紧往后躲,差点从板凳上摔下去。

我看着罐里的药变成了深褐色,咕嘟咕嘟冒着小泡,罐子里像藏了群小蛤蟆一样。

妈妈把药汁滤进碗里,药汁稠乎乎的,颜色比酱油还深。

她往碗里加了勺冰糖,搅拌的时候,冰糖在碗底叮当作响。

“来,趁热喝。”

她把碗递过来,我捏着鼻子抿了一口。

啊!

苦得我舌头都要来了!

但看妈妈盯着我,我又硬着头皮往下咽,咽到喉咙口时,冰糖的甜味才慢慢冒出来,像苦水里开出了朵小甜花一样。

“妈妈,我也想熬药!”

我喝完药,我拉着妈妈的围裙角晃。

妈妈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说:“你个小不点,够得着灶台吗?”

我赶紧跑去搬来我的小板凳,站在上面,刚好能看到药罐口:“你看,够得着!我能学,我记性好,你教我,我肯定能学会!”

妈妈被我缠得没办法,只好答应。

第二天她休班,特意找了包没用的草药,教我一步步来。

第一步是洗药,妈妈把草药放进竹筛里,我拿着小瓢往筛里浇水,水溅得我袖子都湿了,草药却没洗干净,我光顾着看水里的小泡泡,忘了搓草药。

妈妈没说我,只是握着我的手,一起轻轻搓当归的根,她说:“乖,你看,这样搓,泥就掉了,草药才干净。”

第二步是泡药,妈妈让我往罐里加水,说“没过草药一指节”。

我伸着手指头量,结果我反应太慢,一下子加太多水,药罐都快满了。

“哎呀,加太多啦!”

妈妈赶紧拿勺子往外舀,舀出来的水带着草药渣,她笑着说:“你这是给草药泡澡呢,还是给它们游泳啊?”

我脸一红,赶紧帮妈妈扶着勺子,心里把“一指节”改成了“小手指头的一节”,这样就不会错了。

第三步是熬药,烧火的时候我特别认真,眼睛盯着火苗,妈妈说“火大了”,我就赶紧把柴往后挪。

妈妈说“火小了”,我就小心翼翼往灶里添根细柴。

结果添柴的时候太用力,柴屑掉进眼里,我揉得眼泪首流,妈妈赶紧帮我吹眼睛,她说:“你这孩子,熬药也能把自己弄哭,真是个小马虎。”

练了两天,我觉得自己己经是“熬药小能手”了。

刚好那周姥爷来我家,姥爷一进门就打喷嚏,还咳嗽,妈妈摸了摸他的额头说道:“爸,您也感冒了,我去熬药。”

我赶紧跑过去,拉着妈妈的手说着:“妈妈,让我来!我会熬药,我给姥爷熬!”

姥爷坐在院子里的摇椅上,眯着眼睛笑着说:“哦?我家乖孩子会熬药啦?那姥爷可要尝尝你的手艺了。”

妈妈有点不放心,我拍着胸脯保证着说:“妈妈你放心,我肯定熬得好!”

我搬来小板凳,从柜子里找出妈妈给姥爷开的药包,先洗药,这次我没溅湿袖子,还把草药上的泥都搓干净了。

再泡药,我用小手指头量,刚好没过草药一节。

然后是熬药,烧火的时候我格外小心,没让柴屑掉进眼里,也没让火太大或太小。

妈妈站在旁边看着,时不时提点我说道:“泡够时间了吗?”“火再小一点,别熬糊了。”

我都一一答应,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又紧张又兴奋。

熬药的时候,姥爷坐在摇椅上哼小曲,阳光照在他花白的头发上,暖暖的。

院子里的老槐树上落了只麻雀,叽叽喳喳的,好像在给我加油。

等药熬好,我小心翼翼地把药汁滤进碗里,还学着妈妈的样子,往碗里加了勺冰糖。

然后端着碗跑到姥爷面前说道:“姥爷,药熬好啦,您快喝吧!”

姥爷接过碗,先闻了闻,笑着说:“嗯,闻着就香,比你妈熬的还香。”

他喝了一口,眉头没皱,反而点了点头说着:“不错不错,不苦,还有点甜,你熬得真好!”

我心里乐开了花,刚想跟姥爷说“我加了冰糖”,突然想起刚才加冰糖的时候,不小心把一颗冰糖掉在地上,我捡起来擦了擦,又放进碗里,还好姥爷没尝出来,不然该说我不卫生了。

下午的时候,彤彤、小奥和小花来找我玩。

彤彤扎着两个小辫子,辫子上系着红蝴蝶结。

小奥穿着带补丁的裤子,手里还拿着个弹弓,小花穿着粉色的小裙子,怀里抱着她的布娃娃。

他们一进院子就闻到药香,彤彤好奇地问:“你家在煮啥呀?好香啊。”

“我在给姥爷熬药!”

我骄傲地说:“我会熬药,我刚给姥爷熬了药,姥爷说我熬得好!”

“真的吗?你会熬药?”

小奥睁大眼睛,跑过来围着药罐看,“这就是熬药的罐子吗?跟我家的饭锅不一样。”

“当然是真的!”

我拉着他们蹲在灶台边,“我教你们熬药吧,可简单了,我教你们,你们也能当‘小大夫’!”

三个小伙伴一下子兴奋起来。

彤彤说:“好呀好呀,我妈妈也感冒过,我学会了给我妈妈熬药!”

小奥说:“我要学,学会了我给我家的鸡熬药,我家鸡昨天不下蛋了,肯定是感冒了!”

小花抱着布娃娃,小声说:“我也学,我给我的布娃娃熬药,它昨天摔地上了,肯定疼。”

我先给他们找了三个小竹筛,又找了些没用的草药,分给他们说道:“第一步是洗药,要把草药放在筛子里,用水冲,还要轻轻搓,把泥洗掉。”

彤彤学得最认真,她拿着小瓢往筛子里浇水,动作轻轻的,还把草药一片一片分开洗,她说:“这样洗,每个草药都能洗干净。”

小奥就不一样了,他把草药往筛子里一扔,随便冲了两下,就开始玩筛子里的黄芪,把黄芪当小树枝,在地上画圈:“你看,我能用这个画画!”

“小奥,你别玩了,先洗药!”

我赶紧说:“不洗干净的话,熬出来的药会苦的!”

小奥吐了吐舌头,赶紧拿起小瓢浇水,结果水浇太多,草药从筛子里掉出来,滚了一地。

小花赶紧帮他捡,捡的时候还跟草药说:“对不起呀,别摔疼了。”

第二步是泡药,我找了三个小碗,让他们往碗里放草药,再加水。

“要加多少水呢?”小花小声问。

我伸着小手指头说着:“就没过草药这么多,像小手指头的一节那么高。”

彤彤小心翼翼地加水,加一点就用手指头量一下,刚好没过草药。

小奥加得太快,水一下子满了,溢出来洒在桌子上,他赶紧用袖子擦,结果袖子湿了一大片。

小花加完水,还对着碗里的草药小声说:“你们快喝饱水呀,这样才有力气治病。”

第三步是熬药,我让妈妈帮我们找了个小铁锅,放在小炉子上,妈妈怕我们烧大灶危险,特意找了个小炉子。

我教他们烧火,小奥最积极,抢着往炉子里添柴,结果添太多,火苗一下子窜起来,吓得小花往后躲,抱着布娃娃说:“火太大啦,会咬人的!”

“别害怕,火要温柔点。”

我赶紧把炉子里的柴拿出来几根,火苗一下子矮了下去,我说着:“你看,这样就好了,火也有脾气,不能惹它生气。”

小花这才敢凑过来,小声说:“火真乖。”

熬药的时候,我们西个蹲在小炉子旁边,盯着小药锅。

彤彤说:“你们看,锅里冒泡泡了,像小金鱼在吐泡。”

小奥说:“像我昨天喝的汽水,我想尝尝。”

我说:“不行,这是草药,还没熬好,不能尝。”

小花抱着布娃娃说:“布娃娃,你看我们在熬药,等熬好了,给你喝一点,你就不疼了。”

熬了一会儿,小铁锅里的药汁变成了浅褐色。

我赶紧说:“好啦,熬好啦!”我们找了西个小杯子,把药汁滤进去,每个杯子里都加了点冰糖。

“来,我们干杯!”

小奥举起杯子,我们西个的杯子碰在一起,叮当作响。我喝了一口,虽然有点苦,但心里甜甜的。

彤彤喝了一口,皱了皱眉头,然后笑了说:“有点甜,像我妈妈给我买的甘草糖。”

小奥一口就喝光了,还舔了舔杯子说道:“还挺好喝,我还想喝。”

小花只喝了一点点,就把杯子递给布娃娃,她说:“布娃娃,给你喝,你喝了就不疼了。”

这时候,姥爷从屋里出来,看到我们西个拿着小杯子,笑着说:“哟,这是开了个‘小大夫培训班’啊?”

“姥爷,我们都会熬药啦!”

我骄傲地说,“彤彤会洗药,小奥会烧火,小花会泡药,我是老师!”

“厉害厉害!”

姥爷竖起大拇指,“我们家宝贝真厉害,还会教小伙伴熬药,比姥爷强多了,姥爷连药名都认不全呢。”

彤彤、小奥和小花也特别开心,彤彤说:“我明天要给我妈妈熬药,让她快点好起来。”

小奥说:“我要给我家的鸡熬药,让它快点下蛋。”

小花说:“我要给我的布娃娃熬药,让它永远不疼。”

那天下午,我们在院子里玩了一下午“熬药游戏”。

我们用树叶当草药,用小石子当冰糖,用破碗当药罐,玩得不亦乐乎。

小奥还编了个顺口溜:“洗草药,泡草药,熬好草药治感冒,你也棒,我也棒,我们都是小大夫!”

我们一边唱顺口溜,一边在院子里跑,阳光照在我们身上,暖暖的。

药罐里的药香还没散,混着院子里的花香,特别好闻。

我看着小伙伴们的笑脸,心里甜甜的,原来熬药不是件麻烦事,而是件好玩的事。

能帮到别人,还能和小伙伴一起玩,真开心。

后来,彤彤真的给她妈妈熬了药,虽然熬得有点稀,但她妈妈喝的时候,眼泪都快掉下来了说:“我家彤彤长大了,会给妈妈熬药了。”

小奥没给鸡熬药,因为他妈妈说“鸡不下蛋不是感冒了,是没吃饱”,但他还是把我们玩的“草药”放在鸡窝里,说“给鸡当玩具”。

小花每天都给布娃娃“熬药”,用白开水加一点点糖,还跟布娃娃说“这是最好喝的药”。

现在我长大了,再也不用站在小板凳上熬药了,也很少喝中药了,但每次闻到中药味,我都会想起小时候的那段日子……

妈妈的围裙,姥爷的摇椅,小伙伴们的笑脸,还有那罐冒着热气的中药。

那药香里藏着妈妈的爱,姥爷的疼,还有我们这群孩子的智慧和童心,甜甜的,暖暖的,是童年里最珍贵的糖,永远的留在我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