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点,广州香格里拉大酒店的行政酒廊。
花蕊与张雅丽面对面坐着,桌上摆着精致的下午茶——三层点心架、骨瓷茶具,还有看起来就很贵的进口茶叶。
透过落地窗可以俯瞰珠江,江面上船只来往,很是热闹。
"李主席,这茶真香啊。"张雅丽小心翼翼地端着茶杯,生怕碰坏了这套看起来就不便宜的茶具。
"您喜欢就好,这是我托朋友从英国带回来的。"花蕊温和地笑着。
"那边的朋友说这家店给英国王室供过货。"
张雅丽眼中闪过羡慕的光:"李主席见多识广,我们这些人哪有这种见识。"
"张姐您太客气了,您才是真正的贵妇人呢。"花蕊恰到好处地恭维。
"我就是个四处飘的单身女人,最羡慕您有这么幸福的家庭。"
两人相视而笑,气氛更加融洽。
这已经是她们的第三次私下见面了。
前两次聊的都是收藏、艺术这些"高雅"话题,花蕊成功在张雅丽心中建立了"有品味、有学问、有背景"的完美人设。
今天,花蕊准备换个话题。
"对了张姐,上次您问我们基金会都做什么项目?"花蕊放下茶杯,不经意地提起。
"最近正好有个挺有意思的合作机会。"
张雅丽立马来了精神:"什么项目啊?"
"是这样,我们基金会最近在筹备一个教育合作的项目。"花蕊表情变得认真起来。
"计划在珠三角找几个城市,建设一些国际化的教育园区,引进香港那边的优质教育资源。"
"听起来很不错啊。"张雅丽点头,但显然还没明白这个项目的含金量。
"不仅仅是不错,投资规模也很可观。"花蕊故作无意地透露。
"香港方面准备投入五十亿港币,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师资培训、设备采购这些方面。"
张雅丽听到这个数字,手一抖,茶杯差点掉了:"五五十亿?"
"对,这还只是第一期投入。"花蕊继续说。
"项目建成后,每年的运营费用也得十几亿。''
''说实话,我们现在最头疼的就是选址问题。"
"选址有什么困难吗?"张雅丽小心地问。
"主要是政策配套的问题。"花蕊叹了口气。
"这种国际合作项目涉及教育、规划、建设、外事等好多个部门,需要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才行。"
张雅丽眼珠转了转。
做了这么多年副局长夫人,她当然明白这种大项目意味着什么——政绩、资源、还有各种看得见看不见的好处。
"那你们现在在考虑哪些城市呢?"张雅丽试探着问。
"目前主要在深圳、东莞、佛山这几个地方选。"花蕊做出有些为难的表情。
"说实话,我个人更倾向广州,毕竟这里是省会,教育底子和基础设施都更好一些。"
"那为什么不选广州呢?"张雅丽着急了。
花蕊轻叹一声:"关键在对接部门上。''
''我们之前主要跟教育部门接触,但这个项目涉及大量土地规划和基础建设,更需要建设部门的配合。"
她停顿了一下,若无其事地说:"听说广州市建设局分管这块的是王副局长?''
''我们香港那边有朋友跟他打过交道,说这位王局长很有魄力,办事效率特别高。"
张雅丽的脸色刷地一下变了。
王副局长王志国正是她丈夫陈国华的头号竞争对手,两人为了争那个常务副局长的位子已经明争暗斗好几年了。
"王局长确实挺能干的。"张雅丽勉强保持平静,但语气明显僵硬了。
"是啊,听说他最近在推几个重点项目,跟港澳那边联系比较多。"花蕊继续不动声色地"刺激"。
"我们基金会的理事长前两天还说,要是这个项目最终定在广州,估计主要就得跟王局长对接了。"
张雅丽握茶杯的手明显用力了,瓷器和桌面碰撞发出轻微的声响。
花蕊敏锐地捕捉到这个细节,知道火候差不多了。
她故作遗憾地摇摇头:"真是可惜了,要是您先生负责这个领域就好了。''
''以陈局长的能力和人脉,这个项目肯定能办得更出色。"
这句话就像一根刺,深深扎进了张雅丽的心里。
"我家那位就是太老实了。"张雅丽忍不住抱怨起来。
"明明有些机会就在眼前,他就是不知道去争取。"
"陈局长为人正直,这是好品质啊。"花蕊表面在安慰,实际在火上浇油。
"不过有时候太低调了,确实容易错过机会。"
"可不是嘛!"张雅丽越说越来气。
"像这种对城市发展这么有意义的大项目,可现在"
她没继续说下去,但花蕊知道,种子已经种下了。
两天后上午,同样是香格里拉酒店,花蕊与刘美娟在一楼咖啡厅见面。
和喜欢喝茶的张雅丽不同,退休教师刘美娟更偏爱咖啡的苦味,她觉得这样更符合知识分子的气质。
"李主席,上次您提到的那个教育项目进展如何了?"刘美娟开门见山地问。
花蕊装出惊喜的样子:"美娟姐还惦记着这事呢?太好了!"
"当然惦记,五十亿的教育投资,这可是大事情。"刘美娟认真地说。
"不过我一直在想,这么大的项目,治安保障工作肯定很重要吧?"
花蕊心中暗喜,知道刘美娟已经上钩了。
"您说得太对了!"花蕊连连点头,"香港那边的投资方最担心的就是安全问题。''
''毕竟这么大的投资,要是治安环境不好,资金安全没保障,谁敢来投啊?"
"那你们在选择城市的时候,这个因素占多大比重?"刘美娟追问。
"非常重要,可以说是决定性因素之一。"花蕊一脸严肃。
"我们的风险评估小组会重点考察当地治安状况、经济犯罪防控水平、涉外案件处理能力等等。"
刘美娟眼中闪过兴奋的光。
她丈夫王建军就是经侦支队长,专门负责经济犯罪防控,这正是他的专业领域!
"那广州在这方面表现怎么样?"刘美娟迫不及待地问。
"总体来说还可以,不过"花蕊故意停顿,"我们实地调研时发现了一些问题。"
"什么问题?"刘美娟紧张起来。
"主要是一些地下赌博、高利贷之类的经济犯罪比较活跃。"花蕊压低声音。
"前段时间我们工作人员在天河区就碰到过这种情况。"
刘美娟皱起眉头:"这些事我也有所耳闻。''
''不过据我了解,市局那边已经在着手处理了。"
"是的,我们也了解到相关部门在行动。"花蕊点头。
"听说有个叫'小霸王'的团伙特别嚣张,涉案金额很大。"
"您连这个都知道?"刘美娟有些意外。
"没办法,职业习惯。"花蕊苦笑,"投资方对这些很敏感,我们必须摸清楚。''
''听说负责这个案子的是陈支队长?"
刘美娟脸色立即变了。
陈志明是她丈夫的同事,也是竞争对手,两人为了副局长的位子已经较劲很久了。
"陈支队主要负责涉外经济犯罪,像'小霸王'这种本土团伙,应该归我们老王管。"刘美娟有些不服气。
"是吗?"花蕊装作恍然大悟,"可能是我搞错了。''
不''过听香港那边朋友说,陈支队最近在这个案子上挺活跃的,经常跟港澳警方联系。"
这句话就像一刀,直接戳中了刘美娟的痛处。
她知道,在目前的体制下,能处理涉港澳案件的干部更容易受到重视和提拔。
"老王就是太实在了。"刘美娟忍不住埋怨。
"有些明明是他专业范围的事,就是不知道主动争取。"
"王队长为人正直,这是优点。"花蕊表面安慰,实际继续挑拨。
"不过有时候确实需要主动一些,特别是在关键时刻。"
"什么关键时刻?"刘美娟敏感地问。
"我听朋友说,市里最近在考虑成立一个专门的金融犯罪防控中心,规格很高。"花蕊故作神秘。
"要是谁能在'小霸王'这个案子上有突出表现,很可能就会被考虑进去。"
刘美娟眼睛一亮,但马上又黯淡下来:"可是现在这案子不是"
"美娟姐,您太小看王队长了。"花蕊适时鼓励。
"以他的能力和威望,要是真想参与这个案子,谁拦得住?''
''关键是得有这个想法啊。"
刘美娟陷入了沉思。
当天晚上,陈国华一进家门,就感觉到妻子情绪不对。
"怎么了?一脸不高兴的。"陈国华放下包,关心地问。
"没什么,就是心里堵得慌。"张雅丽坐在沙发上,语气冷淡。
"到底出什么事了?"陈国华在妻子身边坐下。
"今天跟李主席喝茶,听她说了件事。"张雅丽语气越来越不满。
"人家香港那边有个五十亿的教育项目,本来想放广州,结果现在要交给王志国去负责。"
陈国华眉头一皱:"什么项目?我怎么没听说过?"
"你当然不知道!"张雅丽火气上来了。
"人家早就在跟王志国接触了,你还蒙在鼓里呢!"
陈国华沉默了一会:"到底什么情况?"
张雅丽把花蕊的话详细转述了一遍,包括项目规模、投资金额、还有为什么选择王志国。
陈国华脸色越来越难看。
作为副局长,他太清楚这种大项目的意义了——不光是政绩,更是将来升迁的重要筹码。
"消息确实吗?"陈国华追问。
"李主席亲口说的,她们基金会就是这个项目的主要推动方。"张雅丽越说越激动。
"你说你,机会摆在面前,怎么就抓不住呢?"
"这事我明天了解一下。"陈国华开始盘算。
"了解什么了解?人家都谈到具体合作了,你现在去了解,不是晚了吗?"张雅丽继续数落。
"你看看人家王志国,消息多灵通,动作多快!"
陈国华被说得有些烦:"你懂什么?这种项目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我是不懂,但我知道机会不等人!"张雅丽声音提高了。
"你总是这样,什么都想按部就班,结果呢?''
''好处都让别人抢走了!"
这话深深刺痛了陈国华。
在官场混这么多年,最怕听的就是别人说他没本事、抓不住机会。
"行了,别说了。"陈国华站起身,"这事我心里有数。"
但实际上,他已经在考虑怎么在这个项目上分一杯羹了。
同样的戏码也在王建军家上演。
"什么?陈志明在负责'小霸王'案子?"王建军听完妻子的话,脸色很难看。
"李主席是这么说的,而且听起来陈志明在这案子上很积极。"刘美娟添油加醋。
"连香港那边的评估组都知道他的名字了。"
王建军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心情复杂。
作为经侦支队长,"小霸王"这种涉及地下金融的案子,本来就是他的职责范围,但最近确实有被边缘化的感觉。
"你说的那个金融犯罪防控中心怎么回事?"王建军问。
"李主席说是市里准备设立的,级别很高。"刘美娟继续施压。
"她还说,谁在'小霸王'案子上有表现,就可能被考虑进去。"
王建军眼神变得锐利。
他知道,在当前形势下,能参与处理重大经济犯罪案件,对个人发展意义重大。
"这事你别管了。"王建军下了决心。
"明天我就去了解这个案子的具体情况。"
刘美娟满意地点头,知道目的达到了。
深夜时分,两个家庭的枕边风都已经刮起来了。
而在珠江边的别墅里,花蕊正在向我汇报今天的成果。
"两个人都上钩了。"她放下茶杯,眼中闪过得意。
"按照女人的心理,她们今晚肯定会在家里吹枕边风。"
"能有多大效果?"我问。
"足够了。"花蕊很自信,"我没要求她们做任何具体的事,只是在她们心里种下了不甘和嫉妒的种子。''
''接下来她们的丈夫为了争夺主导权,肯定会有动作。"
我满意地点头。
花蕊这招确实高明——她没有策反任何人,没有提出任何要求,只是在权力的天平上轻轻放了一根稻草。
但有时候,一根稻草就足以压倒骆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