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5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今天,是二审第二次开庭,也是最关键的一次。
法院外,人山人海。
不仅有媒体记者,还有自发来声援的社区居民。
"支持周暖冬!"
"正义必胜!"
"血缘不是剥削的理由!"
横幅、标语,随处可见。
周暖冬在陈书辉的陪同下,从侧门进入法院。
"紧张吗?"陈书辉问。
"不紧张。"周暖冬深吸一口气,"我相信法律。"
另一边,王玉箫戴着墨镜,在吴成律师的保护下,艰难地穿过人群。
"不孝女!"
"滚出上海!"
"还我爸爸的房子!"
谩骂声、嘘声,不绝于耳。
王玉箫脸色铁青,但还强撑着傲慢。
九点整,审判长敲响法槌。
"现在开庭。上诉人王玉箫诉被上诉人周暖冬继承纠纷一案,二审继续开庭。"
"根据上次庭审的情况,合议庭己经进行了评议。现在,请双方做最后陈述。"
吴成律师首先站起来。
"审判长,尽管对方提供了大量证据,但这些都不能改变一个基本事实——我的当事人是唯一的法定第一顺位继承人。"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遗嘱必须符合法定形式。而周女士没有在60日内表示接受,己经构成放弃。"
"因此,我们坚持原诉求,要求撤销一审判决,改判房产全部归我当事人所有。"
陈书辉站起来,不慌不忙。
"审判长,我方有新证据提交。"
他打开笔记本电脑,大屏幕亮起。
第一组画面:王玉箫的海外奢靡生活。
游艇派对、米其林餐厅、奢侈品购物、赌场豪赌...
每一张照片下面,都标注着时间。
第二组画面:同期周暖冬的日记。
"舅舅发烧39度,整夜说胡话。"
"医生建议用进口药,但太贵了,只能用国产替代。"
"舅舅问晓晓什么时候回来,我说快了..."
对比如此强烈,如此残酷。
"这就是所谓的'亲生女儿'。"陈书辉声音沉重,"十年间,给父亲的汇款不足5000美金,却能在赌场一夜输掉50万。"
吴成律师想要反驳:"这些与案件无关..."
"怎么无关?"陈书辉打断他,"《民法典》第1125条明确规定,遗弃被继承人的,丧失继承权!"
他拿出一叠材料:"这是王玉箫的出入境记录。十年间,回国三次,总计停留不超过一周。"
"这是医院的陪护记录。69次住院,王玉箫的陪护次数是:零!"
"这是电信公司的通话记录。十年间,给父亲打电话不超过20次,平均通话时长3分钟!"
每说一句,陈书辉就把证据拍在桌上。
声音掷地有声。
"请问,这叫尽赡养义务吗?这不叫遗弃叫什么?"
法庭鸦雀无声。
吴成律师额头冒汗,还想挣扎:"即使有疏于照顾,也不能否定血缘关系..."
"血缘?"陈书辉冷笑,"那我们就来谈谈血缘。"
大屏幕切换。
出现了张晓倩威胁赵明的录音文字版。
"30万,让您作伪证..."
"您儿子晚上一个人走夜路,要注意安全..."
"不配合的话,可能会出'意外'..."
每一句话都触目惊心。
"这就是王玉箫和她的同伙,为了争夺遗产做的事!"陈书辉声音陡然提高,"威胁证人,教唆作伪证!这是犯罪!"
王玉箫坐不住了,站起来大喊:"那不是我!是张晓倩自己的主意!"
"是吗?"陈书辉拿出另一份录音文字记录。
王玉箫的声音清晰可辨:"不管用什么手段,不能让赵明开口!"
铁证如山!
王玉箫瘫坐下去。
这时,审判长开口了:"传证人赵明。"
赵明走上证人席。
虽然腿还有些不便,但神情坚定。
"赵先生,请您详细说明王达立老先生立遗嘱时的情况。"
赵明清了清嗓子:
"2024年6月15日下午两点,王达立老先生独自来到公证处。"
"他神志非常清醒,思路清晰。"
"他说,要把房产全部留给外甥女周暖冬。"
"我问他为什么不留给女儿,他沉默了很久,然后说..."
赵明停顿了一下,看了王玉箫一眼。
"他说:'晓晓不需要这个房子,她在国外过得很好。小冬需要,她为我付出了一切。'"
"他还特意嘱咐,不要马上告诉周女士。他说:'小冬心善,知道了会有负担。等我走了,她自然会明白我的心意。'"
这段话,完美解释了60日的问题。
周暖冬不是不接受,是根本不知道!
"还有,"赵明继续说,"老先生当时说了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
"什么话?"
"他说:'我知道晓晓会不服,可能会打官司。没关系,我相信法律会给小冬公道的。'"
全场动容。
原来,老人家早就预料到了今天。
陈书辉趁热打铁:"请传郑大夫。"
郑大夫上台,带着厚厚的病历。
"我是王达立老先生的主治医生。27年来,每一次看病,都是周女士陪同。"
"老先生能活到91岁,完全是医学奇迹。没有周女士的精心护理,绝无可能。"
"而王玉箫女士..."郑大夫摇头,"我从未见过。"
接下来,一个个证人上台。
李阿姨、张大爷、孙奶奶...
社区的老人们,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述着周暖冬27年的付出。
"小冬把王老当亲爹一样照顾。"
"27年如一日,风雨无阻。"
"王老临终前拉着小冬的手,一首在说谢谢..."
每一个证言,都是一记重锤。
砸在王玉箫的心上,也砸在所有人的心上。
最后,陈书辉做总结陈词:
"审判长,各位审判员。"
"这个案子的核心,不是遗产,是人心。"
"一边是27年不离不弃的陪伴和付出。"
"一边是十年不闻不问的冷漠和贪婪。"
"如果法律不能保护善良,那是法律的悲哀。"
"如果真情败给了冷血,那是人性的悲哀。"
他指着周暖冬:"这位女士,用27年的青春,9855个日夜,728页日记,诠释了什么叫孝心。"
再指向王玉箫:"而这位女士,用十年的缺席,无数次的推诿,诠释了什么叫遗弃。"
"我恳请法庭,尊重王达立老先生的遗愿,维护周暖冬女士的合法权益。"
"让正义得到伸张,让善良得到回报!"
陈书辉的话音刚落,旁听席上响起了掌声。
虽然法官立即制止,但人心向背,己经一目了然。
王玉箫的律师还想做最后的挣扎。
"审判长,无论如何,血缘关系是不能否定的..."
"够了!"
王玉箫突然站起来,打断了自己的律师。
所有人都愣住了。
王玉箫摘下墨镜,眼睛红肿。
她看着周暖冬,嘴唇颤抖。
"我...我认输了。"
全场哗然。
"我放弃上诉。"王玉箫的声音很小,但很清晰,"房子...归周暖冬。"
说完,她转身就要走。
"等等。"周暖冬突然开口。
王玉箫停下脚步。
"舅舅临终前,让我转告你一句话。"
王玉箫缓缓转身。
"他说:'告诉晓晓,爸爸原谅她了。'"
王玉箫愣住了。
随即,泪水决堤。
她跪在地上,嚎啕大哭。
"爸...爸...对不起...对不起..."
但是,一切都太晚了。
审判长宣布休庭,择日宣判。
走出法庭,阳光刺眼。
周暖冬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结束了。"她轻声说。
"不,"陈书辉握住她的手,"是新的开始。"
两人相视而笑。
身后,王玉箫被人扶着,踉踉跄跄地离开。
她的背影,说不出的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