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咖啡馆的"影子交易"

2025-08-20 3352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张晓倩离开星巴克后,并没有首接回家。

她七拐八绕,确认没人跟踪后,走进了一个偏僻的茶楼。

包厢里,一个戴着鸭舌帽的男人己经等候多时。

"事情办妥了?"男人声音低沉。

张晓倩得意地笑:"陈书辉那个傻瓜,完全相信了。"

她把一个录音笔放在桌上:"这是备份,原件己经给他了。"

男人拿起录音笔,满意地点头:"王小姐会很高兴的。"

原来,这一切都是王玉箫的计划!

她故意让张晓倩"背叛",提供假证据,误导陈书辉的辩护方向。

"酬劳呢?"张晓倩伸出手。

男人推过一个信封:"10万定金,事成之后还有40万。"

张晓倩打开数了数,满意地收起来。

但她不知道的是,角落里,一个清洁工模样的人悄悄拍下了这一幕。

这个清洁工,是陈书辉派来的私家侦探。

陈书辉其实从一开始就怀疑张晓倩。

她跟王玉箫关系那么好,怎么可能突然反目?

所以他表面上相信了张晓倩,暗地里却派人跟踪。

果然,狐狸尾巴露出来了。

当晚,陈书辉的办公室。

"陈律师,您真是料事如神!"私家侦探老陈把照片放在桌上,"这个女人果然有问题。"

陈书辉看着照片,冷笑:"王玉箫还真是煞费苦心。不过,她失算了。"

"怎么说?"

"她以为给我假证据,我就会上当。但她不知道,我早就有了真证据。"

陈书辉打开保险柜,拿出一个U盘。

"这里面,是真正的录音。"

原来,就在昨天,赵明主动联系了陈书辉。

不是在他家,而是在一个隐秘的地点。

"陈律师,我必须告诉您真相。"赵明拿出手机,"这是我当时偷偷录下的。"

录音里,王玉箫的声音清晰可辨:

"赵先生,这是20万,收下吧。只要您在法庭上说,我父亲立遗嘱时神志不清,这钱就是您的。"

赵明:"王女士,这是作伪证,要负法律责任的。"

王玉箫:"怕什么?我会保护您的。再说,我父亲确实老糊涂了,不然怎么会把房子给外人?"

赵明:"可是王老先生当时很清醒......"

王玉箫:"清醒?一个90岁的老人,能清醒到哪去?赵先生,这可是20万,不是小数目。"

赵明:"我......我考虑考虑。"

王玉箫:"别考虑太久。如果您不合作,我也有别的办法。您有老婆孩子吧?"

威胁的意味很明显。

录音结束。

"有了这个,王玉箫彻底完了。"陈书辉把U盘锁好,"不仅是民事官司,刑事责任也跑不了。"

第二天,陈书辉没有急着揭穿张晓倩。

相反,他将计就计,给张晓倩发信息:"张女士,您提供的证据很有价值。我准备在下次开庭时使用。"

张晓倩立刻回复:"太好了!一定要让王玉箫好看!"

她马上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王玉箫。

王玉箫在电话里得意地笑:"陈书辉也不过如此。这次,看他怎么输!"

与此同时,周暖冬的小站遇到了麻烦。

一群"顾客"突然来投诉,说产品有质量问题,要求巨额赔偿。

"我妈用了你们的按摩器,腰更疼了!"

"这养生茶有毒,我爸喝了拉肚子!"

"必须赔偿!否则我们就报警!"

周暖冬仔细检查了产品,确认没有任何问题。

"这些产品都有质检报告,不可能有问题。"

"质检报告能造假!"一个男人凶狠地说,"赔钱,否则别想开下去!"

正在僵持时,陈书辉来了。

他扫了一眼这些人,冷笑:"刘军强派你们来的?"

几个人脸色一变。

"胡说什么!我们是真顾客!"

"是吗?"陈书辉拿出手机,"那我报警,让警察来查查。"

"报就报!"

陈书辉真的拨通了110。

五分钟后,警察到了。

"警官,这些人敲诈勒索。"陈书辉说。

"谁敲诈了!我们是维权!"

警察检查了产品和质检报告,又调取了监控。

监控显示,这些人根本没有购买过产品,他们手里的东西是从外面带进来的。

"跟我们走一趟吧。"警察把他们带走了。

周暖冬松了口气:"谢谢您,陈律师。"

"这应该是王玉箫和刘军强联手的。"陈书辉分析,"他们想从多个方面打击您。"

"那怎么办?"

"兵来将挡。"陈书辉安慰她,"别担心,正义在我们这边。"

晚上,陈书辉接到一个意外的电话。

"陈律师,我是钱德明。"

是王玉箫之前的律师。

"钱律师,有事吗?"

"我想提醒您一件事。"钱德明声音严肃,"王玉箫找了新律师,据说要使出'杀手锏'。"

"哦?什么杀手锏?"

"具体我不清楚,但听说与周女士的前夫有关。"

陈书辉心里一沉。

周暖冬的前夫?这是什么意思?

"钱律师,您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

钱德明沉默了一会儿:"因为我看不惯王玉箫的做法。律师可以为当事人辩护,但不能助纣为虐。"

"谢谢您。"

挂断电话,陈书辉立刻开始调查。

周暖冬的前夫叫李建国,十五年前因为外遇离婚。

离婚后,李建国再婚,现在经营一家小公司。

陈书辉派人暗中调查,发现李建国最近频繁出入高档酒店,而且......

"陈律师,查到了!"老陈拿来照片,"李建国昨天和王玉箫见面了!"

照片上,两人在酒店大堂交谈,李建国手里拿着一个信封。

显然,王玉箫收买了他。

陈书辉立刻给周暖冬打电话:"周女士,您能来一趟吗?有重要的事。"

半小时后,律所会议室。

看到前夫的照片,周暖冬脸色苍白。

"他......他想干什么?"

"王玉箫可能想通过他,挖出一些对您不利的东西。"陈书辉担心地问,"当年离婚,有什么特殊情况吗?"

周暖冬沉默了很久,终于开口:

"其实......当年是我提出离婚的。"

"为什么?"

"因为舅舅。"周暖冬苦笑,"李建国不同意我照顾舅舅,说那是负担。他甚至提出,要把舅舅送到养老院。"

"我不同意,我们大吵一架。然后我发现他外遇了,就提出离婚。"

"他没有要赡养费,因为......因为他说我不能生育。"

陈书辉一惊:"这不是真的吧?"

"不是。"周暖冬摇头,"是他的问题,但他不承认。为了顺利离婚,我没有争辩。"

"那他现在......"

"他可能会说,我是为了舅舅的房产,才故意不生孩子,故意离婚的。"

陈书辉皱眉:"这种说法太荒谬了。"

"是很荒谬,但泼脏水这种事,有几分真实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人产生怀疑。"

周暖冬说得对。

在舆论战中,真相往往不如谣言传播得快。

"我去会会他。"陈书辉站起来。

"陈律师,不用了。"周暖冬叫住他,"既然他要说,就让他说吧。"

"可是......"

"清者自清。"周暖冬虽然疲惫,但眼神坚定,"我这27年的付出,不是他几句话就能抹杀的。"

陈书辉被她的坚强感动了。

"好,那我们就用事实说话。"

他拿出一份文件:"这是我准备的新证据——社区27年来的所有记录,包括您每年参加的志愿活动、帮助的老人名单、获得的荣誉证书。"

"727位居民的联名信,每个人都写了您帮助他们的具体事例。"

"还有医院的特别证明,证明您27年来,除了照顾王老先生,还无偿帮助了其他38位孤寡老人。"

周暖冬看着这些,眼眶了。

"原来,大家都记得。"

"不仅记得,"陈书辉微笑,"他们都愿意为您出庭作证。周女士,您不是一个人在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