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做事一定要让领导看见

2025-08-19 2426字 4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林有才傻眼,什么五百万两,没人跟他说这个事啊!

群众一片哗然,这可是五百万两,他们都不敢想象这是有多少钱。

“我勒个乖乖,五百万两白银,这要堆成一座小山了吧?”

卖炊饼的中年人目光呆滞,开始掰着手指头算了起来,他卖一个炊饼是五文钱,要凑够五百万两需要.....

“他妈的!贪官!大贪官!!”

CPU都烧了,他也没算出来需要卖多久的炊饼才能挣到这么多钱。

只能愤愤不平的骂了一句。

“抄的好啊!这种人就该抄家!还清官呢,我呸!”

随着他的一声怒骂,周围人像是被按下了开关,一时间各种骂声喧嚣尘上。

“亏我之前还帮他说过好话,我真该死啊!”

“他一个御史居然能贪污这么多钱,这都是咱们的血汗钱啊!”

“这个张业这么坏,他母亲肯定也不是什么好人,锦衣卫抓的对!”

无论什么时候,人们对贪官都是格外愤怒,因为贪的不是自己,当然生气了。

林有才的脸逐渐变白,先前众人声讨锦衣卫的时候,他还很享受这种万众瞩目的感觉。

就像是话本小说中的主角一样,一言一行都有无数拥趸者。

但现在,周围人的目光像是一根根银针,如芒在背,扎的他首不起腰来。

秦楚楚却不打算这么放过他,继续道:

“至于你说的国子监祭酒王寻声,他与他的家族王家,常年进行人口买卖,把孩童与女人当做货物一样交易,谋取巨大利益。”

“你知道我们在王家查出多少赃款?”

“你又知道我们锦衣卫在各地救出多少被拐的孩童?”

她每说一句,便向前一步,脚下靴子踩踏在地面上发出清脆响声,给人巨大的心理压迫感。

站在她对面的林有才止不住的后退,大冷天的他都急出一头汗了。

“我....我....”

他着急想要辩解,可却发现在这种气势的压迫下,他连组织语言都很困难。

秦楚楚失望的摇了摇头,还以为第一个主动站出来,能有多能打呢,没想到就这?

“所以你什么都不知道,还敢在这里大放厥词?”

“跪下!”

冷喝一声,林有才扑通一声瘫倒在地,浑身冷汗打湿了衣衫。

人的眼神是有力量的,就像在学校时,在面对全班同学或者全校同学讲话时,会不自觉手抖。

这就是一种眼神上的力量,无声无息,却又真实存在。

眼下被百姓包围,林有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可不如秦楚楚,做不到冷静自持。

他这会己经完全慌了,他所依仗的就是那些道听途说的消息,根本没有可信度

所以现在连反驳秦楚楚的勇气都没有。

秦楚楚没在看他,而是看向周围,那些学子以及百姓。

似乎是她的目光太过耀眼,但凡与她对视之人都会下意识避开目光。

人群又渐渐安静下来,秦楚楚朗声道:

“我知道,很多人对锦衣卫并不了解,也有人会因为这个名字而去故意抹黑。”

“但是人在做,天在看,我们锦衣卫自从成立起初,就己经立下规定,绝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只针对贪官污吏,恶徒宵小!”

“从今日起在京城成立锦衣卫镇府司,欢迎大家前去报案。”

“当地官员管不了的,我们来管!”

“他们杀不了的人,我们来杀!”

拥挤的街道上一片寂静,都在静静听着那红衣少女的讲话

当她停顿下来后,众人先是沉寂了一段时间,随后便爆发出巨大的欢呼之声。

“好!锦衣卫是好样的!”

“太好了,我娘亲的仇终于能报了,锦衣卫肯定跟那些贪官污吏不一样!”

“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这句话说的真好啊。”

明明秦楚楚也没说什么造福百姓之类的,反而说的话还很狂,却让围观群众都很信服。

演讲的魅力就在于个人魅力,同样的话不同的人说,就完全是两种效果。

一众锦衣卫们看着身前那道身影,均是面露佩服之色。

从被万人嘲到被万人敬,只需要短短不到一盏茶的时间。

先前的恶意滔天,有许多人握着刀柄的手紧了又紧。

就怕人们一拥而上,发生大规模踩踏事件。

先前还有百姓想扔石头,这会儿己经有人挤过来想送东西了。

“郡主!郡主尝尝我的炊饼吧!虽然不值什么钱,但也是小民的一点心意。”

卖炊饼的中年人不知道是真的感动,还是想借此打波广告,反正人是己经挤到秦楚楚面前了。

他推着小推车,行动不便,为此过来的时候是首接从林有才身上碾过去的。

一听到炊饼,秦楚楚就下意识的联想到武大郎。

看了对方一眼,还好他并不矮。

看着他递来的炊饼,圆圆的一片,烤的焦黄,卖相还不错。

想着这是一个营销的好机会,秦楚楚便将炊饼接了过来,并在他小推车上放了一块碎银。

“先前本郡主说了,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所以买东西是要付钱的。”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锦衣卫身为皇上亲兵,所做一切都有承皇恩。”

“要谢你们就谢当今圣上,正是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大楚才会蒸蒸日上,扫清寰宇,让天下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这就是,做工作不能只浮于表面,必须要让领导看见。

不然就是白做。

一番话说出,不知道是谁喊起了口号,整条街道的人都在喊。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形成的效应像是山呼海啸一般,所过之处纷纷响起应和之声。

离的远的百姓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一听大家都喊了,那我也喊吧。

声震九霄,有巡逻到此的官兵看到人群拥挤,群情激奋,还以为发生什么暴乱了。

但一听他们在喊万岁,纷纷熄灭了想要上前制止的想法。

然后不到一炷香时间,这件事的完整始末就一字不差的,呈现到了隆庆帝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