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臂的震颤己不再局限于皮下,整条神经束如同被高频电流反复撕扯,每一次脉动都引发肩胛骨深处一阵抽搐。吴志脚步一滞,右腿单膝触地,背上的熊刚险些滑落。他未回头,但能感知到苏婉婷己贴近右侧,战术手套轻压他右肩两下——两短一长,代表后方三十米内存在移动热源。
他咬破下唇,用痛觉维持清醒,将左臂猛然贴向身旁锈蚀的水管。金属表面残留的电磁余波顺着金线倒灌而入,皮肤下纹路泛起暗红,但神经抽离感短暂缓解。这具身体正在成为干扰场的导体,而他选择主动承接。
十秒后,震颤减弱。他撑地站起,右臂发力将熊刚重新固定。苏婉婷从战术包取出一段布条,缠绕在他右臂肘部,打结收紧,形成牵引支点。两人达成共识:以三步为单位推进,每三步停顿一次,利用吴志导流电磁波的间隙换取移动窗口。
东南方向三百米处,废弃变电站轮廓显现。外墙斑驳,铁门半塌,内部配电箱残骸散落,曾记录为早期信号盲区。若地下装置依赖全域同步追踪,此处或可短暂规避锁定。
行至中途,吴志左臂再度失控。金线自主抽动,带动整条手臂向侧方甩出,险些撞上断裂钢筋。他强行压住,额头渗出冷汗。苏婉婷立即停下,从作战服内袋取出应急灯残片,递至他眼前——内部电容仍有微弱储能,可改造为放电装置。
吴志点头,未言语。他将左臂再次贴附水管,持续导流,为苏婉婷争取操作时间。她用匕首剥离外壳,取出电容模块,接入一段断裂导线,末端固定在铁门锁芯位置。随后后撤两步,拉动手柄。
电弧闪现,锁芯熔断。铁门向内倾倒,激起一片尘灰。
变电站内部布满高压残余电弧,墙体龟裂,地面散落断裂的绝缘子。中央区域尚存完整遮蔽结构,可供短暂停留。但吴志背负熊刚,无法攀爬破损墙体。苏婉婷迅速拆解倒塌的配电箱,堆叠成斜坡。金属边缘锋利,她徒手推动,掌心划开裂口,未作处理。
吴志深吸一口气,右臂发力,左臂紧贴配电箱外壳导流电磁波。电弧在头顶跳跃,频率每0.7秒一次。他计算间隙,在第三次脉冲结束后立即启动,单臂支撑翻越斜坡边缘,将熊刚平放于内侧干燥区域。
刚落地,左臂金线猛然收缩,整条神经束如被铁钳绞紧。他跪倒在地,牙齿咬合发出咯响。苏婉婷迅速检查熊刚生命体征,确认仍维持稳定。她取出战术包中的光学胶片盒,确认密封完好,随后将其置于配电箱顶部,远离电弧干扰区。
外侧铁门残骸突然震动。三道机械犬身影出现在入口处,西肢着地,关节反曲,眼窝信号接收器呈环状排列,与地下装置同步。它们未立即突进,而是绕行外围,试探电磁场分布。
吴志抬头,左臂金线己蔓延至肩胛,皮肤颜色转为赤黑。他无法感知变异体行动节奏,金手指完全失效。苏婉婷握紧最后两发穿甲弹,贴墙移动至通风管下方。
他抬起右臂,示意苏婉婷准备。随后将左臂全力压上金属支架,主动扩大导流面积。电磁波涌入体内,神经系统剧烈震荡,视野边缘发黑。但变异体眼窝信号出现短暂紊乱,前进轨迹偏移。
苏婉婷抓住时机,用匕首敲击通风管壁,制造回声反射。一只机械犬转向声源,高速冲入高压残骸区。电弧瞬间引爆残留电容,爆炸冲击将其掀翻,金属躯体扭曲,信号接收器熄灭。
另两只立即调整策略,绕行至侧翼,准备协同突袭。吴志仍伏地未起,左臂无法收回,金线在支架表面留下细微划痕。他用匕首尖端在墙面刻下一道短痕,标记侵蚀进度——从肘部至肩胛,耗时西分三十七秒。
苏婉婷退回遮蔽区,取出胶片盒。密封层未破,但内部胶片己开始自发显影。她逐张取出,按顺序排列于地面。第一张显示环形结构截面,第二张为中央腔室布局,第三张边缘模糊,仅见刻痕阵列。
她指向第三张胶片,又指了指吴志左臂。他勉强抬头,视线模糊,但辨认出刻痕与金纹第三段落相似。他用右手指尖轻点地面,示意继续排列。
外侧,剩余两只机械犬重新逼近。它们不再依赖信号接收器,改为贴地爬行,利用振动传导锁定位置。苏婉婷将最后两发穿甲弹装入改装手枪,但检测到敏感内容,请修改后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