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报信

2025-08-21 2159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谁说不是呢!”达瓦的火气又被点着了,他猛地一挥手中的藏刀,刀锋在昏暗的光线下划出一道寒光,“妈的!刚才就该一刀剁了那狗东西!省得放虎归山,以后看着他那张脸就倒胃口,连酥油茶都喝不下去!”

这杀气腾腾的话,配上他那张因愤怒而涨红的脸,颇有几分煞神附体的模样。

“哎呀!我的长生天!达瓦,我的好孩子!快住口!快住口!”

次旦阿妈吓得连忙合十念佛,急急地劝阻道,“佛祖慈悲!罪过罪过!这些话可不能乱说!佛祖在上,宽恕这些孩子们口不择言吧!他们心里苦啊!”

她看向达瓦的眼神,充满了长辈的担忧与祈求,生怕这莽撞后生真惹下杀孽。

“仓及在村里,除了刚才那几个跟他一样不成器的,还能有什么朋友?”

扎西更登抱着胳膊,浓眉紧锁,像是在解一道复杂的藏棋,“村里人,谁不恨他们牙痒痒?谁会甘愿当他们的报信狗,去给德吉通风报信?”

他低沉的自语,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众人心头,“到底是谁……把民兵小队这尊‘神’,给‘请’到咱们这‘耗子洞’里来的呢?”

这“请神”二字,被他咬得意味深长,充满了讽刺。

“扎西,”次旦阿妈的声音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她走到扎西身边,布满老茧的手轻轻拍了拍他结实的手臂,那动作带着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不管这潭水底下藏着多少弯弯绕绕,眼前这事儿,总算是撕开了一道口子,有了点眉目了。”

她浑浊而慈祥的目光扫过洞里的每一个人,“咱们村里人,眼睛都是雪亮的!谁好谁坏,心里都跟明镜似的!晓珍是个金子般的好女人,勤劳能干,心善得像草原上的格桑花;强强(宋大强)也是个顶顶懂事的好娃娃,聪明又乖巧!”

她顿了顿,目光最终落在扎西脸上,语气变得柔和而坚定,“现在,你最要紧的,是去你阿爸拉那里!多吉老头子,这会儿怕是还守着他那被砸烂了的铺子,心碎得跟被马蹄踩过的酥油灯一样!我们陪你一起去,把今天的事儿,原原本本告诉他!有我们这些老邻居在一旁作证,给你们爷俩搭个桥,递个话,再深的误会,也能解开!”

她挺首了佝偻的腰背,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历经沧桑的、磐石般的信念:“一家人啊,只要心还齐,劲儿还往一处使,比什么经幡都灵验!屋子砸烂了,怕什么?咱们有手有脚,重新垒!锻造炉毁了,又怎样?咱们有祖传的手艺,重新立!只要一家人能围在一起,开开心心喝上一碗热腾腾的酥油茶,再大的风雪,也能熬过去!再难的坎儿,也能迈过去!长生天在上,我老婆子相信,你们这一家子,只要心在一块儿,拧成一股绳,天塌下来都能顶回去!往后的日子,一定会好起来的!”

这番话,像一碗温热的、加了盐巴的酥油茶,驱散了山洞里的阴冷与戾气,也点亮了每个人心底那点微茫却坚韧的希望。

一行人,如同顺从的绵羊,在次旦阿妈的引领下,沉默地穿过被夜色浸透的村落。摇曳的火把在土墙上投下巨大而跳跃的影子,像是无数不安分的鬼魅在起舞,最终汇聚在多吉家那扇紧闭的、仿佛也蒙着一层灰败之色的门前。

当赵晓珍用她那带着异乡口音、却异常清晰的藏语,将何棋的电话、照片以及背后那点不足为外人道的旧事,如同剥开一颗陈年的核桃般,一层层耐心地解释清楚后,多吉阿爸拉胸腔里那块沉甸甸、名为“耻辱”的巨石,终于“噗通”一声落了地。

他长长地、无声地吁出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他多吉,当然不是那种钻进牛角尖就拔不出来的死心眼。只是,他肩上压着的担子太沉——既是这一村之长,更是扎西更登的阿爸。

他忧心的,远非小儿女情长那点芝麻绿豆。

他忧的是村里人投向扎西的目光,是那目光里可能掺杂的鄙夷、猜忌或幸灾乐祸;

他守的,是祖祖辈辈在这苦寒高原上,用血泪和骨头熬出来、又像供奉神明般传承下来的道德训诫与秩序经纬。

在他那颗被风雪磨砺得如同岩石般坚硬的心里,固执地相信着:长生天之所以能容忍他们这群渺小如蝼蚁的生灵,在如此严酷的白山黑水间挣扎求存,一代代繁衍至今,必定是因为他们的祖先,曾与冥冥中的神明签订了一份无形的“生存契约”——契约的核心条款,便是对古老道德的恪守。

他多吉,便是这份契约在人间的“账房先生”兼“护法金刚”。他必须死死守住这些“条规”,维护这看不见的“秩序”。它们,才是支撑着整个村落在这片连秃鹫都觉得荒凉的土地上,不至于被风雪彻底抹去的、无形的房梁和地基!

若这房梁塌了,地基松了,那契约便成了废纸,长生天的恩泽也将收回,后果不堪设想。

更何况,于公于私,他都不能容忍自己的儿子扎西,成为第一个抡起大锤砸向这“道德房梁”的“典型案例”!

他无法想象儿子在村人那交织着仇视、鄙夷和猎奇的目光中,像只过街老鼠般仓皇度日。若真如此,被毁掉的岂止是多吉家那几间破屋烂瓦?

那将是砸向整个村落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的一记重锤!是整个族群在风雪中摇摇欲坠的生存信心!这后果,他多吉承担不起,整个村子更承担不起!

平心而论,村人对赵晓珍母子,尤其是赵晓珍在山坡上开设小学堂之后,展现出的包容,几乎算得上是高原上的奇迹。孩子们像围绕格桑花的小蜜蜂般簇拥着她,大姑娘小媳妇们也乐意跟她学点山外的针线、认几个方块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