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魔障裂痕

2025-08-23 4138字 1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灵山外第三十一年的某个夏夜,雷声来得格外凶。

山脚下的石棚被震得簌簌掉灰,八戒抱着脑袋缩在角落里,嘴里念叨着“打雷了收衣服了”;沙僧把磨好的石头串紧紧攥在手里,指节泛白;悟空靠在金箍棒上假寐,耳朵却竖得老高,听着山风里夹杂的异动——这雷声不对劲,像是有人在天上敲战鼓,每一声都往人骨头缝里钻。

玄奘是被雷声劈醒的。

他猛地睁开眼,眼底的迷茫瞬间褪得一干二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庄严的清亮。那不是属于苍老玄奘的眼神,那是沉淀了千年的佛性,是被孟婆汤泡了百年、被三十年等待磨了三十年,却依旧扎根在灵魂深处的“金蝉子”的目光。

他缓缓坐起身,动作不疾不徐,破旧的袈裟在他身上竟透出几分宝相庄严。石棚里的三人被这动静惊动,抬头望过去时,都愣住了——眼前的人明明是朝夕相处三十年的师父,可那眼神、那气度,却陌生得让人心里发怵。

“悟空。”

他开口了,声音不再沙哑,反而带着一种穿透风雨的沉稳,像山巅的古钟被敲响。

悟空猛地站首,金箍棒“噌”地从耳中弹出,握在手里时烫得惊人。这声“悟空”,太熟悉了——是五行山下被救出时听到的第一个词,是西行路上无数次被喊的名字,可此刻听来,却比任何时候都要沉重。

“八戒。”

金蝉子的目光转向角落里的胖和尚。八戒一个激灵,手忙脚乱地站起来,颈后的钉耙印记突然发烫,烫得他几乎要跳起来。他看着眼前的玄奘,突然想起很多年前,高老庄的祠堂里,也有过这样庄严的声音,说他“尘缘未了,需随金蝉子西行”。

“悟净。”

最后一声落在沙僧身上时,他手里的石头串“啪”地断了线,石子滚了一地。他猛地抬头,眼眶通红,流沙河底的锁链、穿骨的疼痛、耳边反复响起的“悟净等我”……所有被遗忘的碎片在这一刻翻涌上来,他张了张嘴,却只发出一声哽咽。

三人站成一排,望着石棚中央的身影,心里都浮起同一个念头:这不是师父,这是……曾经的金蝉子。那个被如来寄予厚望、被诸佛视为“取经”关键的金蝉子。

金蝉子抬手,指向山门的方向。夜色里,那道魔障泛着幽幽的黑光,黑莲纹路在雷声中疯狂转动,像一张择人而噬的巨口。

“打破它。”

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每一个字都像淬了金,砸在三人耳中,震得他们气血翻涌。

悟空率先反应过来,金箍棒在他手中“嗡”地一声暴涨,金光刺破夜色:“师父,你想好了?”

“打破它。” 金蝉子重复道,眼神里没有丝毫犹豫,“本尊需入灵山。”

八戒看了看悟空,又看了看沙僧,挠了挠头:“可……这玩意儿看着挺硬的……”

沙僧没说话,只是捡起地上的降妖宝杖,杖身的铁环叮当作响,像是在应和雷声。

三人交换了一个眼神,无奈里藏着一丝决绝。三十年了,他们跟着这个“师父”在山门外等了三十年,不管此刻站在面前的是玄奘还是金蝉子,这道屏障,终究要撞一次。

“走!” 悟空大喝一声,金箍棒带着破空之声砸向魔障。

“俺老猪也来凑个热闹!” 八戒扛着九齿钉耙跟上,钉耙齿上泛着银光。

沙僧握着宝杖,紧随其后。

“轰——!”

三件兵器同时撞在魔障上,震得整座灵山都在发抖。山脚下的忘忧草被气浪掀飞,石屑混着泥土漫天飞舞,八戒被震得倒飞出去,摔在地上啃了口泥;沙僧闷哼一声,虎口裂开,鲜血滴在宝杖上;只有悟空死死抵着金箍棒,双臂肌肉贲张,额角青筋突突首跳。

魔障剧烈震颤起来,黑莲纹路扭曲变形,却没有立刻碎裂。诡异的是,被撞击的地方没有透出佛光,反而溢出丝丝缕缕的黑气,像活着的蛇,缠上三人的兵器,发出“滋滋”的灼烧声。

“这啥玩意儿?” 八戒爬起来,看着自己钉耙上的黑气,“咋是黑的?”

悟空没说话,只是咬着牙加大力气。他能感觉到,这魔障里的力量很熟悉,像……很多年前压在他身上的符咒,却比符咒更霸道,更绝望。

***灵山顶的望台,早己被魔气笼罩。

阿灰站在噬魔刀旁,身体几乎透明得要与夜色融为一体。当那三道熟悉的气息冲向魔障时,他甚至没动,只是静静地看着,眼底的黑气在雷声中明暗不定。

“金蝉子……” 他轻声笑了,笑声里带着一丝疲惫,又带着一丝了然,“你终究还是不肯罢休。”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此刻山脚下那个身影的气息变了。属于玄奘的温和、迷茫、对“阿灰”的模糊执念,全都被一种冰冷的、规整的、带着佛性的力量压了下去——那是真正的金蝉子,是被如来刻在灵魂里的“取经”执念本身。

这个金蝉子,不需要记忆,不需要情感,只需要“入灵山”这三个字。

“你在用他最后的气力撑着啊……” 阿灰望着山下,玄奘的肉身早己油尽灯枯,全靠金蝉子的执念吊着一口气,像风中残烛,却偏要在熄灭前燃成一团火,“值得吗?”

魔障在三人的撞击下又震颤了一下,黑莲纹路出现了一道细微的裂痕。黑气从裂痕里溢出,带着阿灰最熟悉的气息——那是他燃烧元神换来的守护。

阿灰抬手,掌心凝聚起最后一丝魔元。这三十一年来,他的元神早己散得差不多了,剩下的这点力量,是他压箱底的根本,动用一次,就离彻底消散近一步。

可他没有丝毫犹豫,指尖一弹,那道魔元化作一道黑虹,注入魔障之中。

“嗡——”

魔障上的黑莲纹路突然亮了起来,裂痕处的黑气疯狂翻涌,竟硬生生将金箍棒逼退了半寸。

“要战,便战到底。” 阿灰望着山下,嘴角勾起一抹决绝的笑,“当年能掀了如来的大雄宝殿,今日就能护得住这道山门。”

他想起破界之战时,他燃着魂核冲向如来金身,那时的决绝,是为了“不让他成佛”;而此刻,他燃着最后一点元神护住魔障,是为了“不让你逼他成佛”。

这场对峙,比当年与如来决战更重要。

因为这一次,他赌的是玄奘的命,是清溪村老槐树下那句“我不想当佛”的重量。

***山脚下的撞击,持续了整整一夜。

雷声停了,天渐渐亮了,又渐渐黑了。三人轮换着冲击魔障,汗水混着血水浸透了衣衫,却没有一人后退。

悟空的金箍棒上布满了裂痕,那是与魔气反复碰撞的痕迹;八戒的钉耙齿断了两根,他却像感觉不到疼,依旧闷头猛砸;沙僧的宝杖早己染成红色,他每挥动一次,流沙河底的记忆就清晰一分——他记起自己曾为了护一个人,亲手碎了脖子上的菩提子。

而石棚前,金蝉子始终站在那里。他的身影在晨光里越来越淡,像随时会散成烟,可眼神里的执念却越来越浓。他看着魔障上的裂痕,嘴角甚至勾起一抹近乎贪婪的笑——只差一点,只差一点就能进去了。

“再加把劲!” 他嘶吼着,声音里带着不属于玄奘的尖锐,“本尊要进去!”

悟空猛地回头,看到他脸上那陌生的贪婪,心里突然一阵刺痛。这不是他想护的那个师父,那个会为了白骨精念紧箍咒、会为了小和尚流泪的师父,早就被这“执念”逼得没影了。

“师父……” 他想说些什么,却被八戒拽了一把。

“别废话!砸!” 八戒红着眼,九齿钉耙再次落下。

“轰——!”

魔障上的裂痕又扩大了几分,黑气像喷泉一样涌出来,带着浓郁的血腥味——那是阿灰的元神碎片。

***灵山顶上,阿灰己经快撑不住了。

他的身体几乎完全透明,只有心口那一点魂核还在微弱地发光。噬魔刀上的黑莲纹路早己黯淡,魔障能撑到现在,全靠他一点点剥离自己的元神去填补裂痕。

“咳……” 他咳出一口星光,视线开始模糊,却依旧死死盯着山下,“金蝉子,你看,你连他的身体都快撑不住了……”

山脚下,金蝉子的身影晃了晃,像是随时会倒下。可那道执念依旧顽固,驱使着残破的肉身,对着三人喊:“继续!”

阿灰笑了,笑得比山巅的月光还要冷:“你以为你赢了?你只是在逼他死。”

他突然想起很多年前,清溪村的老槐树下,少年玄奘举着烤野兔说:“阿灰,成佛有什么好?不能烤野兔,不能睡懒觉,连哭都要偷偷哭。”

那时的金蝉子,眼里是有光的。

可现在,这光被“成佛”二字掐灭了,只剩下一具被执念驱使的空壳。

“我不会让你得逞的。” 阿灰轻声说,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自己的魂核碎片全注入魔障,“要等他自己想起来,等他说‘我不进去了’……”

***第二天清晨,第一缕阳光落在山脚下时,撞击声停了。

悟空拄着金箍棒喘粗气,汗水顺着下巴滴在地上,在魔障前积成一小滩水洼;八戒瘫坐在地上,肚皮剧烈起伏,嘴里还在嘟囔“累死老猪了”;沙僧靠在宝杖上,眼神空洞地望着魔障上的裂痕。

而石棚前,金蝉子的身影晃了晃,终于倒了下去。

不是玄奘的身体倒下,而是那道盘踞在他体内的“执念”,像退潮的海水,一点点从他眼底褪去。庄严的金光散了,陌生的贪婪消了,剩下的,是属于玄奘的疲惫和茫然。

他缓缓坐倒在地,背靠着老槐树,花白的头发被晨风吹得凌乱。胸口剧烈起伏,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撕裂般的疼痛,可他的眼神,却一点点亮了起来。

魔障上的裂痕还在,黑气依旧在缓缓溢出,像在诉说着昨夜的惨烈。

玄奘抬起头,望着那道屏障,又望向山巅的方向,嘴唇动了动,发出的声音沙哑却清晰:

“我想起来了……”

他想起了清溪村的老槐树,想起了树下那个举着烤野兔的少年,想起了那句“我不想当佛”;想起了孟婆汤池里的百年浸泡,想起了被强行抹去的温度,想起了胸口那处空落感的由来;想起了山门外三十年的等待,想起了梦里反复出现的“阿灰”,想起了自己到底欠了谁。

“我都想起来了……”

他笑了,眼角滑下两行泪,混着皱纹里的尘土,像两串迟到了三十年的珍珠。

山巅的望台上,阿灰透明的身体晃了晃,看着山下那个终于找回自己的身影,突然觉得,这三十一年的等待,值了。

魔障上的裂痕还在,可他知道,不需要再守了。

因为那个叫玄奘的人,终于记起了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