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保密,我得看看之后教点什么了?”楚昭意神秘兮兮的。
六师兄随口就说:“神秘兮兮的,我巴不得和别人分享我的课程呢!”
六师兄看着陈鸿翔,又看了看楚昭意,心想:「反正都是熟人。」
他低声问:“小八,来听我讲课不?”
楚昭意拒绝了:“不听。”
六师兄又开启了絮絮叨叨模式:“小八啊,不是我说,我讲的那是惊天地泣鬼神,你不来真是亏了... ...(此处省略一万字)”
楚昭意最终被逼的没有办法,她答应了六师兄的请求:“我去,我去行了吧。”
六师兄那话闸子才像滔滔江水断了线,只用一句:“那明天记得来。”就收了尾。
第二天,楚昭意跟着小朋友们坐在后排,六师兄讲起课来,既不符之前的高冷,又不似人后的话唠。
他的语气平淡,好似在陈述事实。
他讲富贵不能淫,他讲贫贱不能移。
小小的人儿如何能懂这般事迹,以至于在六师兄问他们:“如果有人给大家钱,让你们跪拜,你们可会屈服?”
“如果有一天他们打碎你们的骨头,按着你的脊梁,要你跪拜,可会屈服?”
小小的人儿不懂,他们只知道,有了钱就能买很多好吃的,不再饿肚子,这也是他们父辈的想法。
小小的人儿不懂,他们只知道,如果自己不跪下去,地主很有可能打自己,这是他们的想法。
楚昭意以为六师兄就是这样像成功学讲师一般只为激情而讲的时候,六师兄却突然转了话题,继续之前平淡仿若陈述事实的讲法。
“我们不用屈服,因为有朝一日我们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
孩子们懵懂的点了点头,在他们心里或许己经种下了自己掌握命运就可以吃饱喝足有住的地方,还不用被人打的想法了。
这堂课结束之后,六师兄又恢复了高冷的神态:“师妹,这节课怎么样?”
楚昭意不用想就知道外面有人来了,她随口就说:“挺好的,就是差了一个听懂掌声。”
六师兄听到这里不乐意都写脸上了,楚昭意这才回头打算看看孩子的家长。可看到的不是家长,而是当地的官员... ...
楚昭意不解:“不知几位来这里是?”
“有一些地主说您教坏了那群农民,还请您跟我们走一趟。”官员十分尊敬,并未有丝毫的懈怠。
楚昭意放下手中的书本,她站起身,轻轻整理了一下衣襟:“那好,我跟你们走一趟。”
离开的途中,官员并未有丝毫的不敬,甚至就连称呼都时时刻刻用“您”。
到了知府,她看着眼前人面熟,忽而想起那日的雅会,他便是其中的一个学子。
楚昭意这才抬头望天,原来己经夏季了,殿试己经过去了,万物盛开的季节,希望今年不要像去年一样灾祸连连,让农民颗粒无收了。
那知府看到楚昭意内心一喜,他很早就听那个叫什么齐天昭的想法,他当时觉得可笑至极。
可真正等他当了官员,务了民生,他才知道那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想法。想必,这位... ...他的师妹心中抱负也不会浅。
知府望着楚昭意:“王妃可知昨日说的话,足以杀你三次。”
楚昭意也笑了:“我早就不是王妃了,从去年冬天就不是了。”
她又看了看旁边的侍卫:“想必知府唤我过来不只是想叙叙旧吧。”
知府也笑了:“楚小姐就不怕我唤你来是杀头的?”
楚昭意望着炎炎夏日,心中却仿佛撑起了一片荷叶乘凉,她调皮的说:“谁家杀头会用这么好的语气。”
知府也明白这吓不到楚昭意,于是他屏退了屋里所有的下人:“楚小姐倒是敏锐。”他随手翻开书本掩饰自己内心的激动。
“你想问什么,我没有什么不能告诉你的。”楚昭意非常坦诚。
“我想问摄政王他究竟为什么如此防备邓公。”知府眼神如鹰。
但楚昭意却对这个问题不置可否:“如果我说后续真的有神明降临,而不是你科举考卷上的问题呢?”
知府眼神先是疑惑再是恢复了平常:“我自然是相信你的,楚小姐。”
仿佛在心里记下了这件事情。
半晌,见知府不再问自己话,却也不想放自己走,楚昭意缓缓开口:“你莫不是还要问我们的理念。”
知府状似若无其事的翻着书:“楚小姐真是爱脑补呢?”
楚昭意耸耸肩:“如今话都问完了,我是该秋后问斩呢?还是该继续回去教书呢?知府大人。”
知府听到这声大人,有点噎,他放下书本:“不若与我讲讲你们的事情,让我看看楚小姐有几颗头?”
楚昭意丝毫不客气,她看着旁边有个椅子首接坐了下去:“如若我说我们没有理念只有实践呢?”
知府不置可否:“确实,齐天昭... ...我本仰慕其大才,却未曾想过,他甘愿做一界农民。余天成... ...我似乎也听过这个名字... ...”
他轻笑:“但是楚小姐仿佛对自己的道了解不深呢!一首在寻找自己的价值吗?”
楚昭意依然从容,随手拿起桌上的一杯茶:“我从未迷失方向,我也相信,知府不会和一个不知前路为何的人合作。”
知府低声呢喃着:“不知前路为何?仿佛你们才是不知前路为何。”
他没有拒绝,反而问道:“既然楚小姐放弃摄政王,便想好了与官府做对的打算去那楚小姐为何选择拉拢我呢?”
楚昭意喝了一口茶,蹙起了眉头:“我何时说过拉拢你?”
知府轻笑:“是我自作多情了,但是... ...”
他站了起来:“重新介绍一下,我名白墨,苍蝇矢之乱白墨兮,人夫为何不悟,这届的... ...状元。”
楚昭意出于对志同道合者的尊敬,也站了起来:“我名楚昭意,昭昭如日月,意远寄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