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冰融痕与须唤春

2025-08-18 2098字 4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残雪在草垛的缝隙里缩成了小块,像撒了把碎盐。天刚蒙蒙亮,檐下的冰棱开始淌水,“滴答”声敲在根须织的网上,网子往下坠,竟把冰棱里藏的谷壳碎末带了下来,末子落在融雪的泥里,晕开圈浅黄——根须在网下轻轻抖着,说“慢点化,别把刚醒的虫儿冻着”。

小石头是被冻土“咔吧”开裂的声弄醒的。他从草垛里探出头,见田埂边的冻土裂出细缝,缝里的根须正往外钻,须尖缠着块冰碴,冰碴里裹着颗去年的豌豆粒——是阿禾收豌豆时漏在土里的,跟着根须冻了整冬,把豌豆的青气也封在了冰里。“苏姐姐,土缝里有豌豆香呢!”他扒开冻土缝喊,根须上的冰碴化了水,顺着须子往泥里渗,渗过的地方,竟冒出点针尖大的绿,是藏在土里的草芽被惊了醒。

苏婉儿举着星图站在仓前,图上的“守”字己淡成乳白,旁边新浮起个嫩黄的“醒”字,笔画里缠着融水的影,影里裹着根须的丝。“根须在往地表爬呢,”她指着图上往上升的光点,“它们在给冻土松绑,把冰融的水往种子堆里引。你看这光点连成的线,多像从冰缝里钻出来的芽,正往太阳的方向窜。”

赵铁柱扛着锄头在田垄上走,锄尖敲在冻土上,裂出的碎块里滚出个红薯蒂,蒂上的根须缠着片紫薯皮,是窖里漏出来的,跟着须子在冻土下埋了整冬,把紫薯的紫气揉进了蒂的褐里。“这土得翻松些,”他用锄头把碎块扒开,“根须说‘冻土裂的缝是给春芽留的门,得把缝里的冰碴清干净’。你看这碎块上的根须,都往泥里钻,像在给虫儿铺暖窝。”

阿禾蹲在菜窖口翻白菜,窖里的潮气混着白菜的甜漫出来,撞在窖口的根须网上,凝成串小水珠。“这陈白菜得晒晒太阳,”她把外层的老叶剥下来,叶上的根须缠着颗冻硬的萝卜籽,“根须说‘让白菜的甜混进融雪的水,浇地时能让土发甜’。你看这老叶的脉络里,须子正往窖里缩,说‘别把窖里的暖全带出去’。”

西域老阿爷坐在晒架旁敲沙枣核,枣木拐杖的底端沾着融泥,根须顺着杖身往上爬,缠着颗裂壳的沙枣往田埂送。“沙漠的春来得烈,”他把枣核扔进陶瓮,“根须说‘让沙枣核沾点谷场的融水,开春种在埂边,能长出带稻香的枣’。你看这核上的小坑,都是须子冬夜里啄的,说要把雪水存进去醒芽。”

阿渔提着竹篮捡冰棱融水,篮底的根须缠着片干紫菜,融水落在紫菜上,竟浸出点紫汁,汁顺着须子往泥里渗。“张大哥说这融水最养芽,”她把水倒进陶盆,“根须说‘让海的咸混点冰的清,泡种子时能让芽更壮’。你看这篮沿的冰碴,须子正往盆里拨,说‘别浪费了,这水里藏着冬的暖’。”

日头爬到竹竿高时,阿古拉的儿子举着束野柳枝跑过来,柳枝上的芽苞鼓得发亮,根须缠着枝桠往稻茬边送。“阿爸说羊群快回草原了,”小家伙把柳枝插在仓门前,“根须说‘让柳枝的绿气混进仓里,新粮闻着也能醒得快’。你看这芽苞缝里,须子正往里面钻,像在给芽儿挠痒痒。”

午后的日头把融雪的泥晒得发暖,根须从土缝里涌出来,像群银线织的绸,往田垄的西处铺。绸上的融水顺着须子往土里渗,渗过的地方,冻土开始发酥,用手一捻就成粉——根须在粉里轻轻绕着,说“松快点,好让种子伸胳膊”。

“该晒种子了。”赵铁柱把仓里的稻种、青稞籽倒在竹席上,种子滚得“哗啦”响,根须从席子缝里钻出来,缠着颗瘪稻种往席边送,“根须说‘让种子沾点日头的暖,壳才容易裂’。你看这席子角的根须,都往种子堆里钻,像在给它们挠醒盹。”

苏婉儿的星图上,“醒”字的笔画渐渐鲜活,里面的根须影和融水影缠成了团,像团跳动的嫩黄。“它们在数醒了的种子呢,”她指着图上闪的光点,“稻种三百颗、青稞八十粒、沙枣核二十个……数清楚了,好按数下地。你看这光点碰在一起时,会冒出点水汽,是根须在给种子‘呵暖’。”

傍晚的风带着点湿暖,吹得柳树枝条“沙沙”晃。阿禾在灶上煮陈米粥,粥里的根须缠着颗冻豆,煮得发胀,豆香混着米香漫出来,撞在窗上的融水痕里,竟凝成圈浅绿——是去年豌豆苗的汁,根须从土里带上来的。

夜里的谷场飘着融泥的腥甜。小石头躺在草垛上,摸了摸口袋里那颗向日葵籽,籽壳裂了道缝,缝里的根须丝沾着点融水的清、冻土的褐。远处的田埂上,传来“窸窣”的声——是根须在给刚醒的草芽盖薄土,它们把融雪的泥揉成小团,轻轻垫在芽根下,说“别着凉,等春阳再暖些”。

天快亮时,东方泛起了鱼肚白。借着晨光一看,根须在融雪的泥里织成了张细网,网上挂着冰碴碎、谷壳末、柳芽苞、豆籽壳,每根须子都沾着醒的气,像谁用银线在土里绣了张迎春图。网中央的冻土缝里,钻出个的芽尖——是颗被根须护着的豌豆籽,芽尖顶着点融泥,沾着根须的丝,像要把整个冬藏的醒,全酿成开春时,第一缕柳丝抽绿的轻响。

像在说:

“醒了,醒了,带着所有的融,醒了。”

而地下的根须早己织成张往春里伸的网,网眼里兜着冰的清、泥的软、芽的嫩,顺着须子往土层里钻,往冻土化开的痕里渗,往所有等着被春阳吻绿、被耕牛踩醒的地方去。

当第一只燕子掠过谷场时,田埂的融泥里又冒出颗绿芽,芽上的根须丝沾着点残雪的白,像要把整个冬末的盼,全酿成春耕时,第一犁破土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