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入夜后,有点上瘾
听了谢莺眠的话,虞凌夜豁然开朗。
“这是个好办法。”他道,“我立马吩咐下去。”
谢莺眠:“人的成见是一座大山,很多观念根深蒂固,一开始或许困难重重。”
虞凌夜想了想:“我让池镜去负责封地上的女子招工事宜。”
“池镜是女子,她更懂女子。”
有句话虞凌夜没说。
池镜比任何男子都彪悍。
有她在能事半功倍。
谢莺眠见过池镜。
从虞凌夜将黑虎帮和苍鹰帮收编成夜莺后,池镜就在夜莺那边负责一些关键事宜。
池镜非常冷酷,性格飒爽,雷厉风行,手段狠辣且高超,是个很典型的御姐。
她确实能震慑住一些顽固分子。
“池镜去封地的之前,让她来见我一面。”谢莺眠说,“我有些东西要交给她。”
“好。”
与虞凌夜聊过后,谢莺眠心境开阔了不少。
虞凌夜继续看图纸批阅折子。
谢莺眠则开始撰写那些未完成的手册。
不知不觉,天色已暗下来。
两人沉浸在自己的事情中,一坐就是一个多时辰。
待到结束时,两人几乎是同时停下笔,同时呼出一口气。
动作整齐同步,两人相视一笑。
“我们越来越心有灵犀了。”谢莺眠说。
虞凌夜笑而不语。
“饿了。”谢莺眠问,“晚上想吃什么?”
虞凌夜道:“都行。”
谢莺眠:“那就让厨房做一道名为都行的菜。”
虞凌夜言笑晏晏:“我不挑食,你吃什么我就吃什么。”
谢莺眠伸了伸懒腰。
忙碌起来的时候没什么感觉,等空闲下来才发现,坐的时间太久,后腰和的衣裳都湿了。
屋子里放了好几盆冰块,也无法降下夏日的暑气,连带着胃口也小了不少。
谢莺眠想到一道美食。
“吃过冷面吗?”她问。
虞凌夜:“没有。”
谢莺眠:“天气炎热,吃一碗酸酸甜甜的冷面最合适不过,要不要尝尝?”
虞凌夜:“要。”
两人并肩离开房间。
扶墨看到他们出门,远远地打了个招呼。
“王爷,王妃,凌家来信了。”
“来信不是通过信鹰送来的,是通过凌家的特殊渠道送来的,信封上是用绿色封头封住的,属下一看是绿色,知道不是什么紧要的事,就没去打扰您们。”
虞凌夜打开凌家密信。
看完后,他递给谢莺眠。
信上的内容很简单,太妃和妹妹已到达东麟国地界。
信上还说,妹妹身体孱弱,东麟国的城池普遍比较干燥,他们目前待在东麟国与大裕王朝的交界处的小城里,由凌家高手守护着,让虞凌夜不用担心太妃和妹妹的安全。
谢莺眠扬眉。
太妃的身世调查清楚后,凌家老太太日夜兼程来到上京,确认了太妃就是凌家的女儿。
凌家老太太是个风风火火的性子,在上京待了几天就跑去太妃隐居的地方,要去看女儿。
虞凌夜趁着这个机会,让凌家大爷和二爷找机会偷偷将太妃和妹妹转移到东麟国。
凌家不愧是凌家。
太妃和虞凌夜妹妹身份那般特殊,在无数眼线紧紧盯着的情况下,他们还是成功运用钞能力悄无声息将此事办成了。
虞凌夜将信点燃。
母妃和妹妹已转移,他的后顾之忧也没了。
院子里已点了灯笼。
夜风吹拂。
灯笼随风摇曳,映着虞凌夜的完美的侧脸。
“谢谢。”虞凌夜声音幽幽然。
谢莺眠不明所以:“谢我做什么?”
“你应该感谢凌家的钞能力。”
虞凌夜什么都没有说,只是轻轻笑了一声。
在遇见谢莺眠之前,他不信乱力神怪,也不相信什么宿命。
遇见谢莺眠后,他信了。
皇蕴寺的大和尚说过,他需要冲喜才有一线生机。
冲喜当夜,他就被谢莺眠救活。
谢莺眠发现了他的度厄蛊,用八十一道回阳针将他从鬼门关拉回来。
有谢莺眠在,他才能逐步恢复,才能屡次度过生命危机,母妃才能摆脱吸血的方家,才能知晓自己的身世。
种种件件的改变,都因为有她。
灯光阑珊中。
虞凌夜眼底的柔情如化不开的彩墨,将黑白色的世界里晕染成各种各样的色彩。
他望着谢莺眠,满眼深情。
谢莺眠打了个冷颤。
虞凌夜是个情绪非常内敛的人。
平常都是人模狗样寡言少语的冷酷模样。
只有在夜里,他求而不得的时候才会露出湿乎乎的狗狗眼。
每当虞凌夜露出这种眼神时,就是她死去活来时。
谢莺眠心中警铃大作。
她离着虞凌夜远了一点:“还没到就寝时间。”
“你用这种眼神看我也没用。”
“我也不会再上你的当,别想动歪心思。”
虞凌夜:……
他没那个意思。
他只是想表达一下他的感谢,仅此而已。
谢莺眠警惕地看着虞凌夜。
虽然她也食髓知味,对入夜后的虞凌夜有点上瘾。
但,上瘾需要合适的场合。
比起开荤,她现在更想吃酸酸甜甜的冷面。
扶墨觉得谢莺眠和虞凌夜之间的气氛有些怪。
他挠了挠头,觉得自己有点多余。
多余到他想默默离开。
但他的话还没说完,只能像根柱子一样尴尬地立在那里。
扶墨纠结了一会儿,硬着头皮道:“那个……王爷王妃,还有一封信。”
“信上没有署名,不知道是从哪里寄来的。”
“这封信不是通过任何途径寄来的,是厨房采买的人员在今日买的菜里发现的。”
“厨房采买的管事觉得此事有些蹊跷,就汇报给了我,那封信也就到了我手里。”
“我检查过了,里面没有暗器,没有毒,也没有陷阱,信上也没有内容,只是一张白纸。”
“您们看,是处理掉还是————”
谢莺眠:“给我看看。”
扶墨将信拿出来。
信就是上京最普通最便宜的信封,这种信封每日都有许多人购买,无法通过信封调查出送信人是谁。
打开信之后。
信纸同样是用最普通最便宜的纸。
信上确实是一片空白,没有任何字迹。
谢莺眠举起信纸,灯光之下,但隐隐能看出被水洇湿过的痕迹。
谢莺眠将信纸放在蜡烛上。
蜡烛燃烧后,信上慢慢显示出现了黄褐色的字迹。